第27章农门寡母和好大儿(27)
云芃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只等肥皂生意有些起色再去与族长商谈。
回到家,王月月早等着她回来了。
两人一件一件的将买回来的物品拎出来看,商量一番它们的用途,然后再将它们收到合适的地方去,乐此不疲地循环往复着。
“这棉花好白好软,做成棉衣穿着一定很暖和……”
“这布匹颜色好漂亮!用来做新衣正合适!”
“这些珠钗好精致啊!这支木钗好适合娘!这银镯也好漂亮,娘快来戴戴看看!”
“好多脂粉哦……”
“好多肉……”
云芃看着王月月惊喜满满的小脸,心情也不由自主好了很多。
“你既喜欢,就拿去一旁慢慢赏玩吧,我去趟铁匠那里,把家里的铁锅修一修。”
原主家里有一口铁锅,原是公婆家的,后来公婆要她奉养之后便一起用了,再后来婆婆金氏搬去赵老二家把这口铁锅留给了他们,他们便一直用着。
前阵子她要捣鼓肥皂,用吃饭的这口铁锅自然不行,她到处翻腾,几乎要把家底都翻出来,终于翻出了另一口生锈的破铁锅。
这还是原主丈夫置办的,只可惜买来的时候就很破,用了一阵子更是直接破了个大洞,花钱补好后没多久又破了,再后来就被丢在角落里没用过了。
这正合了她的意,拿来鼓捣肥皂了。
就是那个破洞很烦人,每次用的时候都要倾斜着锅,一次只能煮很少的肥皂,不然就会漏出来。
原来没搞出成品来,她不想花钱修锅,现在搞出来了,锅是必须要修的,不然效率太低了。
她站起身来要去修锅,原本沉迷于布匹和珠钗的王月月也跟着站起身来,说,“我和娘一起去,我给娘拿着锅。”
云芃笑,“你有这份心就好了,我哪里还提不动个锅了呢?”
王月月却笑嘻嘻地跑去拿起锅,站到门口等着出门了。
云芃摇摇头,也不和她计较这些,拿好钱袋锁好门便同她一起往村中的铁匠家里去了。
村里的铁匠也姓赵,祖祖辈辈都是铁匠,手艺很过硬,原主得喊他四叔。
“四叔,您看着把这口锅给补一补行不?”
赵铁匠捞起铁锅细细看了一阵,叹了口气说道,“这锅,我十年前补的时候就说了,没必要补了,融了重新做吧,花的钱也差不多。”
云芃:“……”
倒不是担心钱的问题,主要是担心时间不够用。
“那融了打一口新锅要多长时间?”
“三天吧。”
三天,倒也差不多。
换了新锅的话,一次就可以做更多肥皂,一天赶个一百块两百块问题不大。
“那就融了做口新锅吧,多少钱?”
“融了重做只收工费,给二百铜钱就是。”
云芃点点头,那确实不太贵,“要是加材料把锅做大一些呢?”
“那便贵了,得一两银子上下。”
“时间呢?也是三天么?”
“三天不太够,得四五天吧。”
云芃皱眉权衡一番,最后道,“那加料做大些吧,这是三百铜钱,先做定金,晚些我再把剩下的钱送来。”
赵铁匠点了头,在两人离开后拿着那钱袋发了许久的呆。
“爹,发什么呆呢?这是今天的活儿?”
“啊,这个,融了打个大的。”
“呦,大活儿啊,谁家的?”
“石头家的。”
“他家啊,怪不得,听说现在卖布卖了不少钱呢,确实能拿出这笔修锅钱来。”
“……儿子啊,你说,石头家的运道怎么忽然间就这么兴旺呢?”
“害,这有啥的,老一辈人不是常说,熬过了一辈子的苦,剩下的就都是甜了,这是石头家的苦吃完了呗,自然就剩下享福了。”
老铁匠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老人这话几分真假到了他这个年岁上多少都能明白,再者说了,石头家这运道可不是一般的旺啊。
很多人现在看不穿,过阵子便能看穿了。
***
四五天才能拿到锅,这几天的时间云芃也没闲着,准备了更多材料,还让石头新搭了一个灶台,打了很多模具,这样以后做起肥皂来便能快很多。
模具打了一版四乘五二十个的,一次可以制作二十块肥皂,上面还印有“赵氏肥皂”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