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一章你战(上) - 匠相 - 大河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匠相 >

第五三一章你战(上)

微微一顿,他续道:“主公,天下当此『乱』世,『乱』世中用人,更应该破旧出新,不拘一格!望主公三思!”陈群比较着急,今天是每月三次的大集会,相当于朝廷的大朝会。大将军府内各曹各司的主官,各个史和少史,或者下邳城内有一定地位品级的官员,都有资格参加。这件事,必须在他们来到,大集会开始之前敲定,给接下来的计划埋下一个伏笔。所以,他才天不亮就进了大将军府,把刚刚做完晨练的刘备找了来。

刘备皱眉点头,迟疑道:“长文啊,就没有别的人选了吗?孙凯勉强还算过关,可是另外两个人选,实在是太……”

陈群苦笑摇头,道:“主公啊,不是群办事不用心,实在是……我们徐州地盘增长过快,有能力有德行的官员又多数都进入军中为官,余下的实在是不敷使用啊!呵呵,主公啊,孙、李二人为官时间虽然短,可是政绩突出,还算是有些才能的!”

刘备点点头,奈地道:“好吧,那暂时就这样吧!”

陈群点点头,长嘘一口气,道:“主公英明!”

二人又商量了一阵,刘备看看书案上的沙漏,道:“嗯,时辰到了,众人也该来了。”

陈群抱拳道:“主公,群先告退!”

刘备笑笑,道:“好!”

目视陈群离开,刘备缓缓起身,看了看宽阔的大厅,之后面带微笑,嘴里哼哼着『乱』七八糟不成曲调儿的小曲儿,背着手走向主位。今天他心情很好,因为简雍从琅琊赶回来了。

坐到主位上,刘备不由有些胡思『乱』想。主要是关于简雍的,简雍从琅琊赶回来,主要目的是向刘备要一批物资。琅琊国地处前线,近段时间里青州刺史袁谭所属的军队出现大规模调动,很有可能是要来打琅琊,简雍不放心,所以来一趟。

不过刘备打算把他留下来,在刘备看来,琅琊离开简雍完全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就可以顶替,甚至现在张辽军中的军师法正完全可以兼任琅琊相。而自己这边,简雍有更大的用处。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口一个大嗓门的侍卫喊道:“辰时初刻已到,众官员入内!”

刘备忙收起胡思『乱』想,将目光投向门口。

不一时,一个个文臣武将依序入内。首先入内的,乃是假司直刘琰,他身为司直,有维持秩序的责任,自然要先入内。十二个司直史一个个忙着将众人带入各自的位置,大厅内鸡飞狗跳,好一阵忙碌。

终于,接近一刻钟后,所有人依序入座。

刘琰满意的点点头,来到刘备座位斜下方,向刘备一礼,道:“启禀主公,今日参加大集会的文臣武将已经依序入座,大集会可以开始了!”

大集会,是相对于大朝会来说的,因为在刘备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所以起了个很别扭的名字。朝廷大朝会相当于给低级官员们一次直面皇帝,与皇帝直接对话的权力,而大集会也有同样的功能。

但是大集会不同于大朝会,大朝会的时候,要求所有大臣都要参加,除非有大事实在不能参加,而大集会不要求必须参加,只是规定一定职务以上的官员有资格参加。就像今天,贾诩没有来,田凡没有来,吕布、张飞、关羽、高顺、赵云等军方重将,全都没有来。毕竟这是战时,一切以战争的胜利为最终目标,一切都要给军方让路!

刘备点点头,威严地道:“既然如此,开始吧!”[

刘琰转身,扫视众人一周,高喊道:“主公有令,大集会,开始!”

众人齐齐站起身来,转身向刘备一礼,高声道:“臣等见过主公!”

刘备微微颔首为礼,抬手道:“诸位请坐!”

众人齐声道:“谢主公!”

言罢,一个个坐了下去。

刘琰扭头看向刘备,见他点头,又扫了眼与他站在一排,在刘备右前方,如同木雕石刻的许褚,这才假咳一声,高声道:“各位同僚,有事早禀!”

厅中众人一阵沉默,互相看了看,却不约而同的选择的沉默,不是他们没事儿,而是都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儿。

好一阵沉默,刘琰不由一皱眉头,道:“诸位,主公办此大集会,就是为了倾听诸位之心声,不论是什么事都可以说,请诸位珍惜这样的机会!”

终于,有人站起身来,举着笏板向刘备一礼,道:“启禀主公,微臣有话要说!”

刘备一看,见不认识,不由看向刘琰。

刘琰向刘备一礼,小声道:“主公,此人乃是平原人祢衡,字正平,颇有才名。前些日子在旺山书院就学,书院中的几位老师都说此人才分过高,没什么可以教授他的,因辩才双,学识渊博,被书院的学子尊为‘小先生’!现为大将军府文学掾!”

刘备听了,点点头,道:“哦,原来是正平啊,有话尽管说!”

祢衡再施一礼,道:“谢主公!启禀主公,微臣进入大将军府时间不长,却发现了大将军府内工作量很大,各位同僚不论是谁,每日都处理数公文。仅以微臣所见,一位同僚一上午功夫处理了五十多份文书,等到中午之时,已经疲惫异常了。

“而同僚们中午的午餐和休息时间,只有一个时辰。家近的同僚可以回家吃,可这样一来,时间不免紧迫,势必吃的不安心,也不舒心,中午休息也不充分,严重影响了下午的办公。微臣见过不少同僚下午打盹,这不是因为他们怠慢公事,而是因为他们太累了!而另一部分同僚,家里比较远,只能随便带一些吃食,可每日吃生冷的食物,对身体不好,不少同僚已经出现习惯『性』胃痛的『毛』病。虽说有些同僚可以派遣家人送饭,吃一顿热乎的,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条件。

“故此,微臣建议,由大将军府拨专款给众位同僚配置午餐,根据官位不同,可以有所差距,但一定要让众人吃好吃饱。这样一来,既彰显了主公之爱人,使诸位同僚沐浴主公恩德,又能节约时间,让同僚们下午能有更多时间办公,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祢衡再施一礼,道:“望主公三思!”

话音刚落,不少人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不由将笏板使劲的敲击在掌心,同时高声喝“彩”!一时间,厅内彩声连连,甚是热闹。

刘备不由一笑,看来这事儿还得现在就办,不然可惹了众怒了。

他点点头,双手一摆,众人慢慢静了下来。

“此事,备不必三思!呵呵,诸位可能不知道,关于午餐的事,前些日子伯光早已建言,我也早就允了,并派了子仲核算具体事宜,现在该当差不多了吧?”

说着,他看向糜竺。

众人一听,不由将目光转向糜竺的方向。

糜竺举了举笏板,面带微笑地道:“呵呵,主公竺已经核算完了具体成本,并根据诸位同僚身份地位的差距,设计出了一套草案,正想今日呈送主公阅览,想不到正平倒是先提了出来,呵呵。”

说着,他从兜里取出一张纸,递给一个机灵的赶过来的小校。

刘备从小校那里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道:“好,呵呵,这个工……嗯,工作餐的事,就这么办!”

微微一顿,他扫视众人一周,道:“还有何事?”

这时,一个人站了起来,向着刘备一礼,大声道:“启禀主公,微臣有一事要奏!”

刘备微微颔首,道:“讲!”

那人道:“启禀主公,小臣认识一个人,那人为梁国人,对梁国境内山川地理比较了解。小臣与之闲谈时偶然了解到,睢水在梁国境内的一段,因水流放缓,导致河道淤积,水流不畅,不但没有了旱涝保收之功效,反而成了梁国一害!小臣又经过一番考察,发现确如他所言,睢水水道已完全不像样子,河道内淤泥淤积严重,不止难以行船,只要水流一大,就有漫过河床,淹没附近良田百姓之险!

“故此,小臣连同一干好友同僚历经三个月时间,考察了睢水附近几道水流,想到了一个办法,不但能改变睢水的状况,使得害河变益河,还能沟通汴水、淮水,方便两地交通,此乃小臣设计的方案,请主公斧正!”

说着,他将身前矮几上厚厚的一叠纸张拿起来,递给了刚刚赶过来的小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