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十四卖惨,甄嬛神伤
长春宫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片祥和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这是太后的寝宫,平日里除了亲信之人,极少有人敢于擅闯。
然而今夜,有一个人,却静静地坐在内室之中,在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今日寿宴发生的事情让他警觉起来,原以为他这位亲哥哥或许能容自己偏居一隅,不涉及皇权争斗也就罢了,毕竟成王败寇,他无话可说。
可是今日是皇额娘的寿诞之日,若是连皇额娘都能被利用,成为射向他的利箭,那么他这么多年的隐忍又算什么?
他想起了那些曾经信任的面孔,如今却变得陌生而可怕。
他们的笑声在他耳边回响,却像是在嘲讽他的天真。
想到此,杀意在眼中悄然滋生...
当太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允禵立刻收敛了自己的锋芒,换上了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他站起身,迎上前去,声音中带着一丝失意:“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看着眼前的小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关切:“允禵,出了什么事?”
“皇额娘,儿臣只想保家卫国,为大清效力。如今,儿臣却不知该如何自处......”
允禵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无奈。
太后轻抚着允禵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既然不知,那就用心去看,去感受,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凡事思虑周全,万事留一线,知道吗?”
“皇额娘年纪大了,经受不住多少风波了,现在就希望你能好好的,好好的活着...”
允禵看出太后眼中的深意,言道:“这次回京,儿臣想要留下来,”不顾太后脸上的惊讶,
“若是此次离开,再见到皇额娘恐怕遥遥无期,”他神情落寞,
“不过您放心,如今朝局还算安稳,儿臣不会有异心,这圆明园风景甚好,若是皇额娘喜欢,儿臣想在旁边不远的大佛寺住下,陪着皇额娘安度晚年。”
良久,一声叹息在静谧的夜晚格外明显,太后忧愁道:
“皇帝多疑,恐怕不会许你留在京城。”
允禵心知太后的为难之处,只是如今,他不能坐以待毙。
“今日,皇额娘可知,若不是儿臣侥幸,明日就会传出十四爷觊觎皇帝的女人,在太后寿诞之日,私通宫妃的传言?”
“你说什么!”太后惊诧的站起身来,“是谁的安排?”
“还能是谁,皇额娘猜猜看,背后之人安排的是谁?”
允禵苦笑一声,“您可以试想一下,被下了药的儿臣被引到后宫嫔妃换衣的居所,是什么后果?”
“还好儿臣身体强壮,又在边境厮杀多年,这寻常的春药还不足以让儿臣失去神志。”
太后脸色阴沉,她当然知道这是谁的手段。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
“皇额娘,儿臣不想与皇兄争权夺位,但也绝不能任人欺凌。儿臣愿倾尽所有,只求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允禵目光坚定地看着太后。太后凝视着允禵,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她知道,允禵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心。
“也罢,哀家会尽力护你周全。但你也要记住,行事须谨慎,莫要冲动。”
“是,儿臣告退。”
“太后,您觉得这是谁的手笔?”竹息扶着太后缓缓坐下,轻声问道。
太后闭上眼睛,沉默片刻后说道:“还能有谁?这事肯定有皇后的手笔,哀家竟不知道,她当面投诚,背地里却又帮着皇帝扎我的心!”
她的语气充满了愤怒,“皇后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乌拉那拉氏能成为她荣登宝位的垫脚石,也能变成吃人的炼狱!”
“不知经此一事,莞嫔的龙胎还能保住吗?”竹息担忧地说。
太后微微颔首,“若能保住最好,保不住,那就是皇后的责任!另外给莞嫔和华贵妃那里,都透些消息,别让皇后闲着了!”
竹息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那我们要不要告诉皇上?”
太后摇了摇头,“皇帝生性多疑,若贸然告知,只怕会引起他的猜忌。况且,今日之事未必没有他的默许。”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十四爷受委屈吧。”竹息着急地说。
太后沉思片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允禵若是留在大佛寺也好,希望皇帝能对他少些怀疑。”
竹息点点头,“还是太后英明。”太后叹了口气,“冤孽啊...”
而此时,碧桐书院的气氛格外的沉重。
浣碧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她的双膝已经麻木,那张与甄嬛相似的脸上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娘娘,长姐,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是被人陷害啊!”
甄嬛眉目冷冽,她早知这个妹妹不是个省油的灯,如今却走了最差的那步棋,她简直恨铁不成钢!
“我知你对十七爷有意,今日之事是顺水推舟还是遭人陷害,暂且不论,你可知,稍有不慎,甄氏满族都是灭顶之灾!”
浣碧心知自己不对,跪着就去抓甄嬛的衣角,“长姐救命,是我糊涂。”
“如今既然已成定局,你与十七爷也算过了明路,但是你生母的身份仍然是个定时炸弹,既如此,只有你去与十七爷实情禀告,让他处理,多年过去,就算皇帝心有疑虑,没有证据,也只得作罢。”
“是,”浣碧行了一个大礼,“奴婢以后一定谨言慎行。”
敲打一番之后,甄嬛也将人扶了起来,语重心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