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母子对峙 - 渡红尘,从华妃开始 - 甜酥酥小土豆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母子对峙

此时,一个小太监过来在苏培盛身边耳语几句,苏培盛的脸色变了又变,思索片刻,便走到皇帝身边,轻声道,“皇上,太后有请。”

皇上眉头紧锁,沈长歌敏锐的察觉到他有些不悦,二人之间的矛盾除了十四爷就隆科多了,也不知是什么事?

皇帝站起身,神情冷漠,“朕还有事,这里皇后你来处理吧。”

“是,臣妾明白。”皇后脸上稍显喜色,“定会勉励亲为,不让皇上失望。”

谁料皇帝冷笑一声,“皇后,

你是中宫皇后,可是也要知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道理,这些日子,朕很失望...”

“失望...”皇后的喜悦就这样被一盆冷水直接泼下,她不顾形象的跌坐在座位,脸色布满嘲弄,“是啊,是该失望啊...”

可是下一秒就恢复了原样,她正襟危坐,看着这下首的嫔妃,“你们也听到了,皇上对本宫甚是失望,以往的宽厚仁慈现在却成了刺向本宫的利刃!”

她锐利的审视着众人,“本宫不管你们心里有多少心思,都给本宫安分一些!”

“还有敬贵妃,华贵妃,你们统领六宫以来,后宫争端不断,也该自省,华贵妃禁足时日未到,便就再加一个月,菀妃既然要喂养公主,便好好待在碧桐书院,其余人也要敬小慎微,听明白了吗?”

“是,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一众嫔妃神色各异却又恭敬的行礼应是,陆续退下。

皇后看着这场面心里才略微舒服了一些,只是盯着沈长歌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谁知沈长歌突然转身,口中无声的说了几个字,就让皇后脸色大变,一脸惊恐。

而沈长歌则心情愉快的往清凉殿走去,敬贵妃有些疑惑,轻声询问,“你说了什么,怎么让皇后这么震惊?”

沈长歌不以为意,“也没什么,不过是说了个她最害怕的秘密罢了。”

眼见沈长歌不说,敬贵妃也没再追问,只是摇摇头,“真不知道这样心惊胆战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我们去接五皇子和温宜去吧,若不然,你回去不还是要禁足?”

敬贵妃有些担忧,“可要我向皇上求求情?”

“不必,”沈长歌与敬贵妃边走边聊,“不过你要小心了,沈眉庄那里你多关注些,别出了岔子,惹得皇上也厌了你,毕竟你是一宫主位。”

“什么?”敬贵妃自然听懂了沈长歌的言外之意,她压下心中的震惊,似乎有些不相信性子温吞的人竟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沈长歌点点头,隐晦道,“这宫里,谁又不是可怜人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了。”

敬贵妃也点点头,“是啊,这一生也就如此了,所幸,我还有温宜相伴。”

提及温宜公主,敬贵妃浑身都柔和了起来,沈长歌心想,这也算是她与公主之间的救赎了。

不一会,颂芝提醒道,“娘娘,长春宫到了。”

二人敛下神色,满脸微笑的向前走去。

只是刚行至内门,竹息就将弘昼和温宜领了出来,笑道,“二位娘娘,皇子和公主给您带出来了,太后和皇上还有事情商议,请恕老奴就不请二位进去喝茶了。”

“母妃!”

弘昼和温宜高兴的向二人扑来,而沈长歌敏锐的用内力探听到什么北境,战场的字眼,她心下了然,转身摸了摸弘昼的小脑袋,对竹息道:“既如此,本宫与敬贵妃就先行告退。”

竹息颔首,将二人送至门口才作罢。

而此时长春宫内,太后和皇帝听着外面人渐渐远去,这才继续开口,

“皇帝,北境战场之事,哀家不管,后宫不干政,哀家还是知道的,只是齐威,这个人,你要谨慎应对才是!”

皇帝抬起头来,直视着太后,“怎么应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皇额娘可知晓因为他的急功近利,战场上死了万名战士,这些战士就不是我大清的百姓吗?”

太后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可是就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过些安生日子,皇帝也不愿意吗?”

“允禵那里,哀家嘱咐过了,他不会参与朝政之事,你就将他监禁在大佛寺也就罢了,留他一条命...”

“齐威之事只是个幌子,十四弟才是皇额娘真正想说的吧?”

眼看气氛降至冰点,太后放下药碗,换了个话题,“皇帝,你是打算留下年羹尧了吗?”

他垂眸不语,太后轻笑一声,“你看,你不也舍不下年世兰吗?”

皇帝反驳,“儿子不是,只不过如今形势所逼,况且无论年羹尧如何,世兰...

儿子都会给世兰一个位份,让她在宫里活着,毕竟是儿子自潜邸就共患难的女人,儿子不想做的太过绝情。”

“那如今,齐威和年羹尧你势必只能留下一个,一山岂容二虎?何况弘昼还过继给了华贵妃,你就不担心外戚势大吗?”

“皇额娘,您就这么在乎隆科多吗?”

这次轮到太后沉默了,她望向窗外的红枫,意有所指,“哀家也是,不过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罢了,可若是他影响到了大清的基业,影响到我儿子的皇位!”

“哀家不会容他!”

“怎么,皇帝不信吗?”

皇帝苦笑一声,缄默不语,“皇额娘好生休息吧,至于您所说的,朕会考虑的。”

言罢,便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太后望着他的背影,有些失神,“咳咳......”

竹息赶忙上前将太后扶起来,“太后,您明知皇上向来对隆大人心存芥蒂,您又为何......”

“竹息,哀家这身子骨恐怕熬不到回紫禁城的时候了,不过也罢,紫禁城困住了哀家一辈子,也葬送了哀家的一生。若是能在圆明园终老,也算是哀家逃离了那牢笼,你说是不是?”

竹息眼眶湿润,声音稍显哽咽,“是,太后也是情势所迫。当年若不是与隆大人周旋,他又怎会力保皇上登基?如今皇上却误会了您......”

“都是冤孽,冤孽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