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敬妃是个好朋友
勤政殿内,皇帝正兢兢业业的批折子,
浙江巡抚:皇上,年底可能去京城给您请安?
皇上回:否。
广州知府呈上奏章:请求拨款修缮当地的学宫。
皇帝审阅后,朱笔一挥:可,务必保证工程质量。
礼部侍郎:大佛寺重修,请圣上裁决,何人负责,另需要白银八十万两,用于修缮,改建,请求户部拨款。
皇帝:再议!
一个小小的大佛寺竟然要花那么多,万一出现灾情了,这笔钱给了你,百姓怎么办!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上书:微臣不日即将抵京,经临清水镇见此地久旱无雨,遂散银三万两,用于赈灾,这笔钱户部能否拨款还给微臣?
若是皇上允许,便将金银转赐给贵妃娘娘,臣不胜欣喜。
另微臣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军队之中,竟然有不服管教,挑拨是非者,四处散播微臣不敬圣上的谣言,微臣可否就地解决?请圣上裁断!
皇帝望着年羹尧所书,提笔久久未动,最终还是批阅:可!
处理完政务,皇帝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苏培盛上前为皇帝整理衣袍,顺便询问道:
“皇上,今夜可还去贵妃娘娘那里?”
皇帝摇摇头,他心绪有些烦躁,“许久未见温宜了,朕去瞧瞧。”
此时敬贵妃已得了旨意,在门口恭候圣驾。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
话还未毕,人就被皇帝虚扶了起来,“敬贵妃是宫里的老人了,朕今日来你这清静清静,不必多礼。”
敬贵妃举止得体,温柔的玩笑道:“臣妾一定尽力为皇上解忧。”
“温宜呢?”皇帝向内走去,正好看到温宜奶呼呼的正趴在软榻上睡觉,似是听到声音被打扰了有些不乐意,小嘴也撅了起来。
敬贵妃解释道:“公主刚刚睡下,小脾气傲娇的很,若是皇上想要清静,臣妾得赶紧将公主移去內殿了”
“哈哈,”皇帝见着这温馨的场景,心情也好了许多,或许是想起来自己儿时不得太后宠爱,现如今看到敬贵妃如此上心,他心甚慰。
“敬贵妃,温宜被你养的很好。”
敬贵妃温婉一笑“能照顾公主,是臣妾的福分,公主也算是臣妾在这宫中最为温暖的慰藉了。”
说着,静贵妃为皇帝端上一碗山楂冰酪,看出皇帝心情不佳,她暗暗猜测,“皇上可是有烦心事?”
皇帝叹了一口气,“朕近日为朝堂之事烦心。年将军在奏折中提到军中有人挑拨是非,朕担心此事会影响军心,进而影响边疆战事。”皇帝一脸愁容。
敬贵妃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皇上,军中的事情向来复杂,若处理不当,确实会引发诸多问题。不过,年将军久经沙场,想必对此事已有应对之策。”
皇帝点了点头,“年将军虽有能力,但朝中一些大臣却对他颇有微词。朕需权衡各方势力,确保朝局稳定。”
敬贵妃眼珠一转,计上心头,“皇上何不召见几位爱卿,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也可借此机会观察他们的立场。”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法甚好。贵妃果然了解朕的心意。”
“皇上谬赞了,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荣幸。”
这时,一阵啼哭声响起,“公主醒了,”敬贵妃急忙向内殿走去,紧张慌忙的前去安抚,“温宜不哭,额娘在呢,在呢...”
苏培盛刚想出声便被皇帝的手势打断,“小声些,让温宜继续睡吧,走,摆驾,碧桐书院。”
“恭送皇上...”
“娘娘,”含珠有些担心道,“皇上走了,您不再留留吗?”
敬贵妃苦笑一声,“这人想走,哪是能留得住的?今日,本宫看在当日年氏相助的情分上,帮她一把,你一会派一个眼生的小太监将话传过去,让她早做打算。”
“是,”含珠应道,“娘娘放心。”
与此同时,沈长歌收到了小太监的传话,“贵妃还有什么话?”
小太监恭敬的回道:“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好,你下去吧,听闻近日温宜公主活泼好动,本宫库房里还有些小玩意,不如就赠予公主,”说罢,颂芝会意,引着小太监向门外走去。
屋内,沈长歌细细思索,哥哥平日行事没有章法,如今倒是可以趁此机会来探探朝中大臣的心意。
若是之前,沈长歌绝对没有办法,哪怕她有系统的帮助,也不可能天天躲勤政殿门口去偷听,可是,沈长歌邪魅一笑,这不是有个小孩哥嘛!
想到此,沈长歌招招手,小德子恭敬的向前几步,二人耳语几句,随后小德子就匆匆离去了,谁也没有注意一个瘦弱不起眼的小太监正往五皇子所住的厢房而去。
话说五皇子虽是得了太后青睐,但皇帝仍未松口,所以就一直居住在当时沈长歌安排的厢房之中,无人关注,毕竟谁也不敢确定皇帝如今圣意如何,却也方便了沈长歌与他联系。
这边,弘昼见到小德子前来,眼神沉稳,面无表情,开口问道:“你是哪个宫里的?”
不怪他没认出来,小德子装扮过后,直接变了一张脸,这也是沈长歌放心让他前来的原因。
小德子压低声音道:“奴才是翊坤宫的,我们主子让我给皇子带句话。”
弘昼心中一喜,连忙把小德子拉进屋里,关上门窗。“快说!”
“劳您妙手丹青,画一幅山水田园图,就以大佛寺后山取景最佳。”
小德子转达完沈长歌的话后,在一侧等候,“奴才等您画完为主子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