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太后病重
翌日,长春宫。
“咳咳咳......”一阵急促而剧烈的咳嗽声在殿内骤然响起,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太后,您快喝些药吧?”竹息满脸忧色,轻柔地为她顺着气,“您这是何苦?”
太后无力地摇摇头,那原本就风烛残年的身体,仅仅过了一夜,仿佛精气神都被无情地抽走,只剩一副空壳。
“哀家这身子,自己心里清楚。”太后的声音虚弱而沙哑,带着深深的无奈。
说罢,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问道:“皇帝来过了吗?”
竹息沉默不语,脸上满是不忍。太后见状,自嘲地笑了笑,“无碍,不来也好,也好啊......”
“竹息,你去请,就说哀家病重,若是他不来......”太后顿了顿,艰难地说道,“长春宫就暂时封闭起来......”
竹息转过头,悄悄抹了抹泪,应声道:“是。”
闻言,窗帘外的小太监竭力压抑着自己的气息,身躯微微颤抖,似乎下一秒就会情绪失控。
“长寿呢?”
“长寿?”
小太监急忙走过来,低眉顺眼道:“您可是想吃什么东西?”
竹息轻轻退开,将位置让给长寿,随即摆摆手,将宫人都带了下去。
只见太后慈爱地拉着长寿的手,“如此也好,哀家亏欠你良多,如今最后的日子能与你一起,也是上天给的福分了。”
长寿闻言,眼眶瞬间湿润,喃喃道:“皇额娘,儿子不孝......”
紧接着,他摘下脸上的人皮面具,隽秀的面容已微微泛红。
再抬起头来,哪还有什么长寿,正是十四爷允禵!
“好孩子,哀家怎么会怪你呢?”太后满眼心疼地抚摸着他的脸,目光专注而深情,仿佛要将他的模样深深地刻在心里。
“细数下来,只有幼时,我们母子生活的日子最为快乐。只是那时后宫争斗不休,等你再大一些,你已然是能独当一面的将军,威风凛凛。”
回忆起那时的允禵,意气风发,太后的嘴角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可惜,帝王家无情无义,没有亲情可言,否则你与皇帝也不至于走到如今这步。”
太后长叹一声,满是无尽的悲哀。
“唉......”
“哀家老了,不中用了,争了一辈子,如今竟然有些不想回到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太后笑着,泪水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十四将太后轻轻靠在自己的身上,默默地听着。此刻,太后最需要的便是一个倾听者,毕竟心中的苦楚太多太多。
隆科多的死对她打击极大,刚刚十四悄悄为其把脉,已是油尽灯枯之象。
想到此,他的身体不禁紧绷了起来。似是察觉到了什么,太后轻轻地拍着他的手,“你呀,就是个武将的鲁莽性子!”
“总也长不大......”
“这段时日,就陪在哀家身边吧,好吗?”太后的声音轻柔,带着最后的祈求。
十四轻轻点头,“皇额娘在哪,儿臣就在哪,您放心,大佛寺我已安排妥当,不会露出丝毫端倪。”
一个母亲,最担忧的便是自己的孩子自相残杀。即使皇帝再如何,依然是她的孩子,只是他看不清罢了。
太后欣慰地点点头,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显然是极为放松。
不多时,她的呼吸逐渐平缓下来。
十四轻轻的将太后放下,细心地掖好薄毯,才又带上人皮面具,收敛起浑身的戾气,身形也佝偻起来,慢慢的低着头向外走去。
竹息早已在门外毕恭毕敬地等候着,十四从殿内轻手轻脚地走出来,瞧见竹息,压低声音轻声说道:
“姑姑,太后睡着了,奴才去小厨房做些奶糕,一会太后醒来但愿能吃些。”
竹息脸上满是欣慰之色,关切道:“可要我派人过去帮忙?”
十四果断摇头,“奴才一人足矣。”
“既如此,你去吧,别误了时辰,午饭时分,皇上或许会来。”竹息轻声提醒着。
十四心领神会,点点头,给了竹息一个让她放心的眼神,便默默退下了。
与此同时,清凉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
沈长歌正百无聊赖地斜倚在榻上,瞧着哥哥送来的礼物。
此次哥哥立了大功,皇帝竟然赏赐了不计其数的黄白之物,以至于这清凉殿都被御赐的宝贝挤得满满当当。
那璀璨夺目的东珠在锦盒中散发着迷人的光泽,珍贵稀有的鲛珠被妥善地放置在丝绒布上,还有那品质上乘、温润通透的翡翠玉石,更有甚者,连西方那些稀奇古怪、造型别致的玩意儿也一股脑地送了过来,真可谓是赏赐极为丰厚。
沈长歌听着颂芝在一旁仔细地汇报,脸上却是一片漠然,微微蹙起眉头,冷声道:“这些玩意儿也就只能哄哄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姑娘,颂芝,你可知这算什么?”
颂芝抬起头,一脸疑惑小心翼翼地问道:“娘娘,这是何意?”
“哼,这叫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沈长歌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愤懑。
“皇上这是担心本宫荣宠过盛,有意打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