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决战前最后的宁静
晋毅昂首挺立在破奴城的选址之处,目光坚毅地遥望着远方。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无尽的天际,直达未知的未来。他心中明白,眼前的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他渴望着那些匈奴人能够聚集起来,这样才能给予他们更为沉重的打击,为大汉的荣耀和百姓的安宁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支汉军小组如凶猛的狼群,又如矫健的猛虎,在广袤的草原上迅速散开。他们就像是经验丰富的猎人,紧紧追逐着每一个匈奴人的踪迹,绝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每一支小组的士兵们都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决心,他们的心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为了大汉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丝毫懈怠。
在草原的深处,匈奴的残部如同惊弓之鸟般四处逃窜。曾经的狂妄与傲慢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他们的统领在战败后,慌不择路地带领着残军直接逃回了匈奴本部。这一败逃之举,使得鲜卑匈奴顿时陷入了无人组织大军抵抗的混乱局面。那些匈奴士兵们,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失去了主心骨,只能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
两个月的时间里,晋毅的部队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在草原上不停扫荡。匈奴人面对汉军的强大压力,根本无力抵抗,无奈之下,只能纷纷开始撤出鲜卑。然而,匈奴人分散在各处,这给清剿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虽然汉军成功剿灭了大约七八万匈奴人,但这对于庞大的匈奴势力来说,只是冰山一角。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汉军在战斗中缴获了大量的牛羊马匹,这为军队的补给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在匈奴王庭,紧张的气氛如同乌云般笼罩着每一个人。当乌桓格战败逃回时,匈奴王呼延硕勒怒不可遏,差点当场宰了他。幸好,军师呼衍达及时拦住了愤怒的匈奴王。呼衍达冷静地分析道:“汉军势大人多,乌桓格大统领战败情有可原。如今,我们不应沉浸在愤怒之中,而是要冷静思考如何打败汉军。”呼延硕勒眉头紧锁,无奈地说道:“这次汉军居然出动了四十万,这架势分明是要与我们鱼死网破啊。就算我们举全族之力打败了汉军,我们也必将被打残,没有几十年的时间难以恢复元气。我们匈奴的人数与汉人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这四十万人对他们来说,恐怕连十分之一都占不到。”呼衍达微微点头,接着说道:“确实如此。虽说汉军攻打了我们,但说到底,鲜卑是汉军所灭,我们只是趁机占领。如今汉军出兵强占回去,也在情理之中。我们目前只需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如若他们不再继续进攻,我们也没有必要和他们决一死战。如今大汉硝烟四起,这晋毅有如此实力,怎会甘心放弃大汉富庶之地?等他撤军去争夺大汉内部的地盘时,我们再趁机攻占他们新建的城池,作为我们抵挡汉军的堡垒!让他们修吧,以后这些城池都是我们的。”呼延硕勒听了军师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高兴地说道:“好……哈哈哈!军师说得很对。既然这群汉人要建城池,就让他们建吧!以后都是我们的。”
与此同时,晋毅站在忙碌的建设工地旁,看着四十万百姓辛勤劳作着。他们用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一砖一瓦地建造着这座象征着胜利和希望的城市。破奴城的城墙在百姓们的努力下,逐渐高耸起来,仿佛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人们的希望。城内的房屋也一栋栋地拔地而起,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晋毅深知,这座城市不仅仅是一座军事堡垒,更是百姓们未来生活的家园。
为了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晋毅将众人召集起来。他看着面前这些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将领们,严肃地说道:“如今破奴城城墙已经差不多完工,但要等到完全完工估计还要一年多的时间。诸位可有什么想法?是继续保护着这里进行建设,还是继续向匈奴推进?”众人陷入了沉思,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片刻之后,郭嘉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坚定地说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的想法是继续推进。我军目前气势正盛,应该进一步扩大战果!”戏志才也赞同地说道:“我们三十多万大军在这里按兵不动,只会白白消耗我们的实力。以战养战对我们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化!”黄忠等武将们更是热血沸腾,纷纷请命出征。晋毅看着下方众志成城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大声说道:“好,那就继续推进。太史慈、萧烈风、王虎三人留守破奴城,剩下的诸位与我率领三十五万大军继续出征!”半月后,大军整装待发,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当匈奴王呼延硕勒听到晋毅再次率领大军出征的消息后,顿时暴跳如雷。他愤怒地大骂道:“晋毅小儿欺我匈奴无人吗?不乖乖撤军还敢继续与我大匈奴开战,点军,我要灭了他!”呼衍达连忙劝说道:“王上还请息怒。既然汉军要与我们决战,我们自然不惧。但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集结部队。另外,羯、氐、羌这三族我们也得将他们拉下水,不能让我们一家独自抵挡汉军。即使我们胜利了,他们三族也不会让我们好过。我们应该召集全族儿郎,集齐四十万兵马,同时让他们三族一族出兵十万与我们共同抵挡汉军。如果他们不出兵,那他们就是想看我们与汉军两败俱伤。他们不出兵,咱们就出军灭了他们,不想让我们不好过,那就大家都别想好过!”匈奴王呼延硕勒听了之后,觉得军师的话非常有道理。他果断地说道:“就这么办!让他们半月之内集结兵马来支援我们。我就不信,到时候我们七十万大军还能灭不掉他四十万?”
随着匈奴王的命令下达,匈奴使者们迅速奔赴羯、氐、羌三族。在羯族部落,首领们聚集在一起,紧张地商议着对策。有人提出应该出兵,毕竟匈奴实力强大,如果不配合,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但也有人担心与汉军交战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经过激烈的争论,羯族最终决定出兵十万,以避免与匈奴发生冲突。氐族和羌族也面临着同样艰难的抉择。氐族首领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和与匈奴的关系,决定出兵支援。而羌族则在犹豫之后,也同意派出十万兵马。
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王庭开始忙碌起来。士兵们积极备战,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晋毅率领的三十五万汉军,也在坚定地朝着匈奴的方向挺进。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