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下山
山中无日月,玉清在静室之中开始修行后,已经过去一年之久,在这一年里太虚总坛变得有些冷清。
大比结束后,前来祝贺的散修和分部的内门弟子已经离山而去,只留下原本就属于总坛的弟子。
至于掌教和想要收下玉清为徒的众峰主,也被道童传下仙人命令,知道玉清已经被赐予道号,并且不会拜任何人为师,这让长岳峰峰主丘哲,感到惋惜不已。
不过想到其他峰主也不能收为弟子,心中又感觉好了很多。
昏暗的静室之中,玉清缓缓的睁开了双眼,一道金光瞬间激射而出:“没想到已经过去一年了”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将筑基期的法力修满,再往上就是入道之期了,不过他打算先沉淀一番,而且他心中又感此次下山之行,有助于他对因果之道的感悟。
而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也学会了两门神通,一门是鞭山移石,一门是撒豆成兵。
前者是受到青玉的启发,觉得此法在对敌上效果确实不凡,而且也能布下一些简单的例如幻阵这类阵法。
至于撒豆成兵则是因为原先一些经历,虽说凡人对于自己来说不过随手一招的事情,但人数太多,亲自出手也麻烦。
借助此神通凝聚的而成的傀儡,完全可以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也转修了太虚经,修行之时造化玉碟也在不断的汲取着经文之中的大道,这些吸收的道韵转了一圈后又被自己所吸收。
这也让他对仙人的境界有了一定的了解,正是这点了解他才明白仙人是何等的伟大。
走出静室路过庭院之时,地上散落的大片枯黄的树叶,这时他突然有些意动:“也不知道这撒豆成兵召唤出来的黄巾力士能不能干活”
按理来说能够与人战斗,应该也能打扫卫生。
于是从怀中掏出几颗神通炼制的黄豆,朝着地面一撒,黄豆落地的瞬间几名身材魁梧,面无表情的力士直愣愣的站在原地。
“去给我把这里打扫一番”玉清说着从储物袋中拿出工具。
接收到命令后,力士便接过打扫的工具开始清理地上的枯叶以及周围建筑上的尘土。
看到黄巾力士们一丝不苟的打扫着,玉清不由眼睛一亮,虽说是傀儡而且还是短时间存在的,但这灵性却是很高,这让他不由的想到了宗家的水龙术。
这门虽不是神通的法术,却拥有媲美甚至超越的潜质,这让他不得不感叹创造这门法术的宗家修士到底是何等才情。
这类法术虽然用法不同,但在根本上都涉及到了造化大道,而造化大道在延续生机上非常出色,也就是说创造这门法术的修士很有可能并没有死,可他却没有听说宗家有什么大能坐镇。
想到这,玉清微微眯起了眼睛,他觉得宗家很有可能在藏拙,如此的话自己就不能修行水龙术,只能将其作为参考造化大道的助力之一。
就在他静心思绪的时候,黄巾力士已将即将庭院打扫的差不多了,不得不说这些神通幻化而成的傀儡,在干活上面非常迅速,不会和凡人那样有一丝懈怠。
于是在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单手一收,那些黄巾力士身上开始浮现出法力灵光,不多时身体就开始缩小,几息之间就化为几颗黄豆飞入手中。
收起神通后,玉清走出了自己的宅子。
随着宅门没有人推动也自动打开后,他就看到门外那在自己修行之前修整过的土地,此时已经杂草丛生,看上去非常的荒凉。
虽然看上去杂乱,但满眼的绿意还是让玉清不得不感叹生命的顽强,于是心中生出不忍,便没有出手清理这些杂草,打算直接下山而去,等回来的时候再做处置。
于是脚下升起凭空升起一团云雾,直接驾着他往太虚总坛的入口而去。
等他来到入口走出来后,就听到耳旁出现两道声音。
“见过元始师兄”二人拱手道。
见是他们,玉清笑着道:“是你们啊”
两位守门的太虚弟子没有想到,在总坛之中威名赫赫,以一人之力打败四位精英弟子的元始师兄居然还记得他们,这不禁让他们有点受宠若惊,于是连连点点头。
不过他奇怪的是,自己被仙人赐道号的事也没有说过啊,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于是疑惑道:“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道号,我也没有说过啊”
见玉清一脸疑惑,一旁的守门弟子拱手道:“回禀师兄,大比结束一段时间后,教中就已经告知教中多出一个道号名为元始的真传弟子,而大家都是知道最近加入教中的真传弟子只有你了”
玉清闻言这才恍然大悟,没有想到上面居然把自己的道号都广为传播,不过这也好过以后自己和师弟们重复介绍自己了。
在和两位守门师弟寒暄了几句后,玉清便御行而走了。
看着元始师兄远去时的背影,一人不禁感叹道:“元始师兄当真风姿卓绝,不愧为真传弟子”
听到同伴的话语,另一人也是感叹道:“元始师兄看上去很和蔼可亲啊,怎么在擂台上那么目空一切”
“废话,你也不想想,你要是知道对手联手都不如自己,你估计也会目空一切”面对同伴的疑惑,那人解释道。
面对这番解释,另一人想了想觉得也是如此,自己要是有元始师兄这番势力,恐怕会更狂傲。
已经离开的玉清并不知道,在自己走后,两门守门弟子对自己的讨论。
此刻在空中飞行的玉清,看着广阔无边的天空,和绵密厚实的白色云雾,心境仿佛在这一瞬间被无限打开,一股天地任我走的豪情直上心头。
由于此行自己并不急迫,便打算好好欣赏一番周围的景色。
这一路以来行色匆匆,总是有一股压力推着自己往前走,从未好好的放下自己的内心,如今在天地美景的熏陶下,只觉得身心放松,仿佛心中的浮尘被一洗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