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他的小青梅,他不捧着谁捧着?
孟彤跟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要不是前世他自己为了做教培公司,去专门做了市场调研,如今还真不知道得这么清楚。
“舅舅,别的不说,我们学校里农村学生很多连饭都吃不起,病都没钱看。我就有个同桌,饿的跟个大号棒棒糖一样。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为他们不得不学,他们没有不学的资本。”
想到严晓兰那皮包骨头一样的身体,孟彤都觉得心疼。
那傻孩子,前世为了帮他,指不定付出了多少呢!
能从农村跳到城市就要付出不一般的代价。
更遑论还要一直帮他对付那俩贱人。
向明安觉得自己终于明白儿子为啥转变这么大了。
原来是多了个好同桌,心有感触。
不过该说还是要说的。
“臭小子,什么大号棒棒糖哪儿有你这么埋汰同学的?不过,既然是同桌,有时候可以帮帮忙。”
孟彤点点头。
他家宝贝,他不帮谁帮?
“所以舅舅你看,我同桌有我帮助了。但是其他那些吃不起饭,看不起病,甚至因为家庭原因辍学在家的同学呢?”
向明安皱了皱眉头。
他就是个搞教育的。
以前是老师,后面进了教育局。
但孟彤说的似乎和他们的专业无关啊?
孟彤无奈了。
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舅舅,我们国家成立的时候,伟人还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今我们教育是要为了社会提供人才,这并不只是教育局的问题,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教育局可以联合其他各个部门,联合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让他们吃饱了,才会想到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要提升自己。但吃饱穿暖,不归教育局管吧?”
“而让农民吃饱,首先要提高收入。提高收入得社会各界的参与。”
“帮农民增收之外,还要减轻家庭负担。大家可以帮忙搞一些鼓励政策。比如说,有经济条件的学校,可以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一些现金奖励。或者在一定基础上免除这些学生的各种费用。”
“再比如,面对那些学习好但没能力上学的学生,zf方面能不能给点助学金?对于一些考上了大学,但没钱上的学生,教育局能不能联合各大银行,为他们提供一些无息贷款,等他们毕业之后偿还?”
“往更大的地方说,地方政府帮了忙,国家不帮忙不合适吧?助学金得有,奖学金不得多一点?助学金帮助那些孩子们上学,奖学金鼓励那些学生们努力上进,上好学。”
“再比如,各地的各种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都冒了出来。那么,他们能不能拿出来一点资金,来资助一些农村学生的学习?为了鼓励他们,政府还能在政策上对他们进行一些优待和扶持?算是大家互利共赢?”
“至于素质教育,要把目光放在乡镇和农村学校。很多老师们还都是当年的门外汉,没编制。他们自己本身能力不足,更别提教学生。这样的话,在制定高考招生政策的时候,能不能鼓励学生报考师范?比如说,鼓励定向师范生报考?”
“定向师范生是什么?”
“就是在报考的时候,允许他们免学费入学,但在他们毕业之后必须强制进入需要的乡镇或者农村小学教学。教学年限可以是五六年,给编制……”
向明安则跟如获至宝一般,捧着本子写写写。
等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完了之后,他才如饥似渴地继续开口。
“怎么不说了?”
继续啊?
孟彤无语。
他是海绵吗?
挤一挤总会有的?
“舅舅,我还只是一个高中生,这是你自己的工作!”
向明安恍然察觉。
他尴尬一笑,又目光诡异地看着孟彤。
“你真是我那个大外甥?”
刚刚,他在听孟彤说话的时候,感觉那不像是他外甥,反而像是自己的领导。
尤其那一套一套的东西,更不是孟彤一个学生能说出来的。
什么助学金啊,奖学金啊,企业资助,政府政策扶持啊等等,他们这些专业的人都没人想出来。
偏偏他儿子竟然说了出来。
孟彤无语。
“舅舅,我不是你儿子是谁啊?只是你们思维僵化了,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向明安点了点头,表情也严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