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学针线 - 小冰河时代求生日常 - 划水的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1章学针线

第71章学针线

外头的狼嚎声一直持续到天将亮才逐渐散去。

南乔后半夜几乎没合眼。

即便知道狼群上不来山洞里,而且有野山羊在前头吊着,估计狼群也看不上他们这几口肉,可听着那一声声的,难免觉得瘆的慌。只要一闭眼,好像就能看到一双双绿油油的眼睛在面前晃动。

睡不着,干躺着也是难受,索性起来做早饭。温暖的火苗儿映红了灶膛前的脸,锅里的米粒煮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米香味儿,这纯粹的烟火气逐渐让她心里平静了下来。

一个月前腌上的鸭蛋应该已经彻底入味了,南乔打开陶罐,拿出两个裹着泥巴的鸭蛋,洗干净放水里去煮。煮熟过凉后一切两半,如玉的蛋白里包裹着橙红流油的蛋黄,细细一看,那蛋黄呈现细沙一样的质地,用筷子轻轻一戳便是一个洞。

咸鸭蛋摆在盘里,再捞上两根腌黄瓜,切成小段。蒸熟的野山药直接用篦子盛着,放在桌子中间,一人一碗熬开花的香浓白粥。再简单不过的早饭,却叫人打心底里觉得温暖。

吃罢饭,另外几家主事儿的都过来陆家说话。南乔给他们生了个火盆,又拿了些山药栗子过来,埋在火盆里烤熟了,说话间可以剥几个过过嘴瘾。

所说无非是昨晚的狼嚎,闹得人心惶惶的。

南乔坐在炕头上编麻鞋,上回邢老太给她家一人做了一双鞋,便是用麻绳、干草和芦花混合编制的,穿起来舒适透气又能保暖。南乔穿了之后很喜欢,便跟着邢老太学了来。

天天进山的人特别费鞋,多做几双也能有个替换。

刘氏坐在旁边认真的看着,她家一个男人俩孩子,都是费鞋大户,学会了也能给他们做上几双穿穿。

“半夜里那狼嚎真吓人,我听着好像就在我耳朵边儿似的,真怕那狼冲进来了。”乔三娘坐在一边缝衣裳,边上放着一簸箩雪白的芦花,缝上几针便絮些芦花进去,拿手拍拍给拍的松软一些,继续缝。麻布空隙比较大,怕里面的芦花钻出来了,就得在缝制上多费些工夫:“我爹后半夜一直抱着长枪守在门口,就怕那狼真冲进来。”

女人们正闲话家常,晏和景过来敲门:“娘子,我们出去查看一下情况,晌午大概回不来,中饭别做我的份儿了。”

南齐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穿上鞋出去:“要进山去查看狼群的活动痕迹吗?”

晏和景应了声,看到跟在南乔后头出来的婶子嫂子们,打了声招呼:“你们有什么嘱咐的赶紧说,一会儿就该出发了。”

各家女人们慌忙去找自家男人,这大冷天的要进山,不穿的暖和些可顶不住,连忙回家翻腾衣裳鞋袜去了。

南乔跑到孟氏屋里:“娘,以前我爹的棉衣还有吗?”

家里拮据那会儿,值钱的东西卖的卖当的当,几乎没剩下什么。冬天的厚棉衣也是抢手货,典当行是很乐意收的,当初为了给南乔配药,孟氏就当了自己的袄子,还是后头娘儿俩卖起了包子,有钱了才另外置办了一身。

“有倒是还有一件,你是打算给阿景穿啊?”陆秀才生前穿的衣裳都是好料子的,孟氏除了留两件做个念想,其他基本都当了。

她从箱笼里找出一件青色棉袍,上面还绣着一丛墨竹。孟氏摸索着这丛墨竹,怀念道:“这还是我亲手给你爹做的呢,因着不会画竹子,还是叫你爹自己画的花样子,他便画了这么一丛竹子。”

说罢将棉袍递给南乔:“拿去吧!不过你得先问一问阿景愿不愿意穿,万一有什么忌讳呢!”

虽然是厚棉衣,还是好料子做成的,可到底是过世之人留下的,别人忌讳些也是正常。

晏和景却不在乎这些,见南乔担心他受凉,专门拿了厚衣裳给他穿,乐呵呵的穿上了:“这有什么可忌讳的?别说那是你爹,我岳父,冷极了的时候,路边死人的衣裳我也是扒下来穿过的。”

南乔抿了抿唇,晏和景很少提起他以前的经历,可是单从偶尔的只言词组中便不难发现,他以前应该过得很是艰难。若非生活所迫,想来他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往危险的山里钻,人人都赞他本事大,但这本事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历经艰难险阻才磨练出来的。

晏和景个子高,陆秀才穿上能到脚踝的棉袍,穿到他身上堪堪只到膝盖。幸好棉袍是宽松样式的,要不然以他的体格,还真未必能塞得进去!

他还觉得挺美,伸开双手在南乔面前转了一圈儿:“怎么样?我觉得挺合适的!”

南乔瞅了一眼,不独下摆短了一截,袖子也一样,没到手腕,露出了里面黑色的衣袖。

“先将就穿着吧!”她帮着整理了一下:“三娘针线活儿特别好,等我跟她学学,给你做双靴子,做副手套。”

孟氏都不忍心提南乔那糟心的针线活儿,明明做别的都挺巧的,一动针线那手就跟不听使唤了似的。就这还打算挑战做靴子呢?等她做出来了怕不是冬天都过完了!

“还是我来做吧!反正我在家里闲着也没事儿。”

晏和景连忙道:“不用不用,娘您没事儿多歇歇,别累到了。娘子与我做便好,我不着急,慢慢来。”

哎呦呦!孟氏酸的几乎倒牙,说得好听,还叫她没事儿多歇歇,不就是想穿媳妇给做的吗?

“得了得了,我晓得你什么意思,不跟你们面前碍眼了!我喂鸡鸭去!”说完便笑呵呵的走开了。

晏和景说了中午不回来吃饭,南乔便拿了几个鸡蛋,舀了些面粉,趁着别家还没过来汇合,快手快脚的摊了几张鸡蛋饼,仔仔细细包裹了好几层。又用水囊装了些热水,一并给他带上。

“这个天气不要吃凉饭,晌午要是回不来,想法子烧堆火,把食水热一热再吃。可不能仗着自己身体好,就吃凉的,仔细吃坏了肚子。”

不管她说什么,晏和景全都笑着应下,见其他人出来了,向南乔摆摆手:“你说的我都记着呢!别送了,快回去吧,外面冷。”

男人们背着弓箭挎着刀,“咯吱咯吱”的踩着积雪前进,在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足印儿。

“得亏是发现了另外能出谷的路,要换做咱们来时的斜坡,这种天气可怎么爬呦!”乔三娘叹了口气,邀请南乔去她家坐坐:“你t不是说要跟我学针线活儿?这大雪封山的,也没别事儿可做,走走走!我这便当回老师,教你做针线去。”

南乔诧异道:“你是如何知道的?”那话她明明是在自家说的!

乔三娘没撑住,笑了出来:“你家晏二郎只差逮着每个人炫耀一通了,你问问还有谁不晓得你要给他做靴子做手套的?你可得好好学,要不然到时候做不出来,就该被人打趣了!”

不过南乔妹妹在针线女红上的手艺吧,乔三娘想起前世种种,很是为她捏了把汗。她许给晏二郎的靴子跟手套,也不知道这个冬天能不能穿上。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明明是挺心灵手巧的一个人,偏偏在针线上七窍开了六窍。前世王府有的是绣娘,自是用不着她费心,如今都沦落到进山当野人了,这针线能学还是学一些的好。

应该能学会吧?乔三娘不确定的想。

南乔得知晏和景的炫耀行为,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牛皮都已经吹出去了,这让她不努力都不行了啊!

其实针线活这事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要想做到乔三娘那样,一根线能劈成二三十股,绣出来的图样栩栩如生,那很难!不但需要天赋,还需要长时间的勤学苦练,就是乔三娘,也是有两辈子的加成才能有如今这般绣艺的。

但南乔又不是想做绣艺大家,只要针脚匀净,能做出结实舒服的衣裳鞋袜来就行了,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做什么?只需要学会如何打版裁剪,怎样缝合更结实省力便足够了。

这个就简单的多了,只要有耐心,谁都能学得会。

在乔家消磨到快晌午,南乔准备起身告辞,却听到乔家的厨房里,乔母满是惊恐的尖叫声:“蛇!有蛇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