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山中日常 - 小冰河时代求生日常 - 划水的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3章山中日常

第63章山中日常

新来的人们在山中安顿下来。

晏和景告诉南乔,回来的路上他专程去了一趟黑石坡,却发现那里一个人都没有,早就空了。打听了附近的村子才知道,前阵子闹蝗灾后,黑石坡的人就全村一起逃荒去了。

说话的那村民难掩羡慕:“那时我们还笑话黑石坡的呢!蝗灾又没对我们这儿造成太大损害,等朝廷下旨赈灾免了来年赋税,那收成就都是自己家的了。”

谁知道啊,赈灾的旨意没等来,等来了各处土匪作乱,胡人犯边的消息。晏和景来打听消息时,他们村子也已经准备要逃荒了,早就跑了的黑石坡顿时成了大家眼中的有远见者。

“跑了啊!”孟氏闻讯后只是呆愣了片刻,娘家人跟着村子一起逃荒去了,却没人给她送个信儿。随后却只是轻轻吐了口气:“跑了就好,活着就好。”

有些事情没必要太过深究了,这个世道,只要都活着便好。

“季连川这个无能鼠辈!”乔老得知北境大败,胡人大规模犯边的消息后破口大骂:“一将无能祸累三军!季连川这个只会欺上媚下,靠女人裙带关系爬上去的废物,他懂什么治军打仗?可怜边境军队和百姓啊!昏君误国啊!”

乔家人淡定的无视了老爷子的怒吼,喊吧喊吧,反正是在山里,都是自己人,不怕被别人听到了惹出祸端,就让老爷子骂两嗓子出出气吧!

乔三娘还帮不明就里的邻居们解释了一番:“季连川是北境军大将军,是宠妃季昭仪的舅舅。听祖父说这人没什么真本事,最擅长冒领军功,吃空饷什么的,是个大大的军中蛀虫。”

乔家之所以被举家流放,正是因为弹劾季连川。结果老皇帝被年轻貌美的宠妃枕头风吹昏了头,非但没有彻查发落季连川,反斥责乔老妄生事端居心不良,把乔家给流放了。

若非淑妃与三皇子母子多番求情,又上下打点,乔家人只怕要死在流放路上!哪能像来时那般,能乘马车,还能携带一些随身细软。说是流放,其实相当于贬官搬家了。

几家坐在一块儿,一起痛斥了一番昏君狗官,掉几滴眼泪,随后便将其抛之脑后了。他们升斗小民没那大能耐去关心国家大事,单纯只是活着就已经很难很难了。

他们要赶在入冬前把房子给建起来,安顿下来后,男人们便天天忙着砍树建房,女人则在南乔和乔三娘的带领下,以山谷为中心,一点一点向外探索。

主要目的在于熟悉周边环境,同时找到可以用于耕种的土地。乔家尤其迫切,他们家来的匆忙,大半身家都丢在了昌平县内,粮食更是没有。这几日是靠着另外几家的周济,还有自家设法猎山鸡野兔,采集野菜度过的。

眼下看着倒还过的去,可等到天气冷了大雪封山,不管狩猎还是采集,都会变成难题,难不成到时候一家老小缩着脖子挨饿受冻不成?也不能总是指望着邻居周济,大家都不好过,而且救急不救穷。他们一家手足俱全,难道还养活不了自己了?

知道南乔他们想在山里种地后,乔家立刻积极响应。要是能耕种,便是厚着脸皮跟邻居们借些种子,哪怕收获之后加倍奉还呢,也能叫家里存下些粮食,不必那般捉襟见肘了。

“三娘你来看!”南乔叫住乔三娘,教她辨认一些可食用的植物:“这是野山药,这会儿还没彻底长成,等秋天里挖了回去可以当粮食吃。栽种也简单,把山药头留着,储存好了来年春天再种下去,到秋里又能收获一茬儿了。”

乔三娘认真的记住山药藤叶的样子:“我只吃过山药,还是头一回儿见到它长什么样子呢!”

她身后的背篓里已经放了不少东西,各种野菜、野果、可食用的菌子......已经装了快有半篓子了。就是摘那菌子的时候比较麻烦,她压根不认得哪个能吃哪个有毒,摘完了还得南乔帮着看一遍,把那不能吃的都给挑出去。

“山里面能吃的东西多了,只要留心总不会饿肚子。”南乔知道乔家人急于寻粮,便道:“等房子盖好,也该入秋了,山里的板栗、柿子都该成熟了,到时候大家一块儿去摘。”

乔三娘知道南乔是在安抚她,点点头:“好啊!去的时候一定叫上我,我好多东西都不认得!”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南乔眼尖的发现一棵野梨树,鸡卵大小的果子已经泛黄了,夹杂在枝叶间随风轻轻摇摆。

“那里有棵梨树,看着果子好像已经熟了。”

一群女人背着背篓爬上坡,仰头望着黄澄澄的梨子,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南乔顶着孟氏颇不赞同的眼神,将裙摆扎在腰间,两手抱树没几下就爬了上去:“娘你可别瞪我了,进了山都得学爬树,要是撞见什么野兽,就近找棵树爬上去,关键时刻能救命的!”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乔三娘第一个响应,豪迈的掀起裙角往腰间一掖,摩拳擦掌就要往树上爬:“说得对!咱们都进山当野人了,就把那些贤t良淑德的条条框框都扔了吧!要我说这裙子就不方便在山里穿,改成胡服那样最好!”说着又一次从树上滑下来,窘迫道:“南乔,这树究竟是怎么爬的?”

明明看着南乔做起来很简单啊,她依样画葫芦怎么就是不成?

南乔姿态豪迈的坐在树杈上哈哈笑:“你还是改日再学吧!接好了,我要开始往下丢果子了!”

乔三娘直接兜起裙摆:“怕你不成!我肯定能一个不漏全接下来!”

两位母亲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没眼看,她们的女儿好像一点淑女风范都没有了呢!

“在山里嘛!”孟氏安慰自己也安慰乔母:“怎么方便怎么来,倒也不必太恪守教条了。”心里想的却是还好南乔已经成亲了,女婿看着也不像是注重女子规矩的人,要不然就这豪放派头,日后还怎么找婆家?

乔母点头称是,心里则想着幸好三殿下不在这儿,三娘在他心中还是原来贞静贤淑的样子。

南乔摘完了梨子溜下树,大大咧咧的拍了拍衣裳,就听孟氏在一旁道:“回去之后我把你的裙子给改一改吧,就像三娘说的那样,改成胡服怎么样?”

穿上胡服就没办法掀起裙子来了。

“好啊!”南乔早就不耐烦穿裙子了,好看是好看,行动着实不方便:“多改几条,在山里边穿裤子可比穿裙子方便多了。”

乔三娘倒是也想改,但是她家连粮食都没来得及带上,衣裳自然一样,就只有身上穿的这一套,哪有可更改的余地!家里用的被褥还是另外几家给匀出来的,过冬的棉衣还未有着落......这桩桩件件的,一想便忍不住头大。

意外发现的梨子装满了各家的背篓,只好先折回去把背篓清空一波。路上乔三娘悄悄问南乔,知不知道有什么纺线织布的方法,他们家里现在急需布料。尤其乔父,因为每日伐木,身上的衣裳已经快被磨破了。

她记得前世南乔发现了一种西域作物,取名叫棉花,用来防线织布,做棉衣棉被都非常好,寒冷天气里成了不少人的救命法宝。

玉米都已经提前出现了,那棉花呢?

“我记得前两天在那边发现了好些茼麻,我娘会织麻布,待我问问她。”南乔立刻说道,不过这茼麻多数是被用来做麻绳、麻袋用的,若是做衣裳穿,难免粗糙。

这个时代广泛流行的麻布多是用苎麻织成的,那种植物多生长在温暖多雨的南方,他们这边可不太好找。

“有的穿就行了,我不挑剔。”乔三娘高兴道,粗糙便粗糙些吧,总比没的衣裳穿好:“我爹说了,等过阵子外面稍微平静些了,寻个机会出去看看,也好给家里添置些东西。”

届时再买些好些的布料回来,裁成衣裳穿在里头便是了。外面就穿自制的麻布衣裳,还更耐磨呢!

“纺麻织布啊?”孟氏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这可是她为姑娘时的看家本领:“你们可算找对人了,以前在黑石坡的时候,全村上下就属我纺的线织的布最好!”

秀才娘子当了十几年,南乔不说她都快忘了自己这手绝活儿了,当下便来了兴致:“走!我带你们采麻去,顺便给你们说说这麻布要怎么样才能柔软紧实。”

南乔说的那片茼麻就在山谷腹地,一大片长得郁郁葱葱的,好些还开着嫩黄小花。

“都是茼麻啊!”孟氏见状有些嫌弃:“要织布做衣裳,那还是火麻更好一些,茼麻虽也能做,到底差了些,做麻鞋倒是好用。”

与乔三娘说道:“你要是想织布做衣裳,那还是找找火麻吧!这东西到处都是,我就不信这偌大的山里没有,仔细找找定是能找到的!我今儿先教你们剥麻泡麻,就用这茼麻来教吧!第一步先把这叶子给它撸掉!”

叶子撸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杆儿,然后将那麻皮给它整根儿的剥下来。茼麻没什么分叉,剥起来挺方便,三人没一会儿工夫就剥了一大捆。

“走,回去找个水泡子,咱给它泡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