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劫后之乐
斥候急报,匈奴单于集结五万大军,意图再犯咸阳。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咸阳城中炸响,百姓人心惶惶,朝堂之上亦是愁云密布。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董宇,此刻却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咸阳城,护国侯府邸。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院落中。几株梅花傲然挺立,点点红梅点缀枝头,为这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
"夫君,又在想战事吗?"虞姬轻柔的声音打断了董宇的沉思。
董宇回过神,看着眼前巧笑倩兮的妻子,心中一片柔软。他起身走到虞姬身边,轻轻将她拥入怀中,“无事,一些跳梁小丑罢了,不足为虑。”
虞姬轻轻依偎在董宇怀中,感受着他的温暖和力量。自从董宇领兵出征以来,她无时无刻不在为他担心,如今他平安归来,她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夫君,你不知道,当你领兵出征的时候,我有多担心。好在,你平安回来了,还为大秦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连陛下都对你赞赏有加呢。"虞姬抬起头,眼中满是崇拜和爱慕。
董宇微微一笑,轻轻抚摸着虞姬如瀑的长发,“一切为了大秦,为了你我。”
几日后,秦王宫。
"护国侯董宇,智勇双全,以少胜多,大败匈奴,保我大秦边境安宁,实乃我大秦之栋梁!来人,赐黄金千两,良田百顷,以示嘉奖!"嬴政高坐在王座之上,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谢陛下!"董宇躬身领旨,心中却毫无波澜。这些赏赐对他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他真正想要的,是这天下,是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护国侯功勋卓着,实乃我大秦之幸啊!"
"是啊,有护国侯在,我大秦何愁不兴?"
朝臣们纷纷附和,言语之间满是敬佩和赞叹。然而,在人群中,却有一道阴冷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董宇,那目光中,充满了嫉妒和怨毒。
此人,正是当朝中车府令——赵高。
他阴冷地望着董宇,心中暗自思忖:董宇,你如今风光无限,却不知你的荣华富贵,已经走到了尽头。你等着,我一定会让你为你的狂妄付出代价!
赵高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上前一步,拱手道:“护国侯真乃神人也!老朽佩服!佩服!”
董宇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这赵高惯会阿谀奉承,如今这般热情,只怕肚子里不知又在打什么坏主意。他不动声色地回礼道:“中车府令过誉了,本侯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
“护国侯谦虚了,”赵高干笑了两声,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想那匈奴人凶悍无比,此次竟被护国侯杀得片甲不留,如此功绩,足以名垂青史啊!”
董宇心中冷笑更甚。这赵高明着是夸赞,实则是在挑拨他和嬴政之间的关系。他故意将“杀得片甲不留”说得如此夸张,无非是想让嬴政忌惮他的军功。
“中车府令谬赞了,此战的胜利,离不开陛下的英明决策,更离不开大秦将士的浴血奋战,董宇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董宇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将功劳推给了嬴政和所有将士,滴水不漏。
赵高碰了一鼻子灰,却也不恼,只是皮笑肉不笑地附和了几句,便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退朝后,董宇回到府邸,心中的不安却挥之不去。赵高此人阴险狡诈,绝非善类,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更让他确信,赵高已经将他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日后必会想方设法地除掉他。
“看来,是时候该想想对策了。”董宇望着窗外,喃喃自语道。他深知,在权力的游戏里,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为了自己,也为了虞姬,他必须步步为营,小心应对。
夜晚,董宇和虞姬共进晚餐。虞姬见他心事重重的样子,关切地问道:“夫君,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董宇不想让虞姬担心,便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大事,只是在想一些军务上的事情罢了。”
虞姬善解人意地没有追问,只是温柔地为他夹菜,柔声细语地与他说着家常,试图让他放松心情。
然而,董宇心中的阴云却始终挥之不去。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这一晚,董宇失眠了。他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赵高那阴冷的目光,心中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秦帝江山第139章劫后之乐
董宇一夜未眠,心中的不安如同藤蔓般缠绕心头,让他无法安睡。东方破晓,天边泛起鱼肚白,他才疲惫地合上双眼。然而,他还没来得及享受片刻的宁静,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侯爷!侯爷!大喜啊!”侍女小翠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她一路小跑进来,脸上泛着红晕,“夫人,夫人她……”
“夫人怎么了?”董宇心中一紧,猛地坐起身,急声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夫人有喜了!”小翠难掩激动,兴奋地说道。
“什么?!”董宇先是一愣,随后狂喜涌上心头,一把抓住小翠的手,声音颤抖着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姬儿真的有喜了?”
小翠用力地点点头,笑得合不拢嘴:“千真万确!太医已经确认过了,夫人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了!”
董宇放开小翠,激动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虞姬有孕了,他要做父亲了!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比打赢任何一场胜仗都更让他兴奋。
他快步走到床边,轻轻地握住虞姬的手,柔声说道:“姬儿,你听到了吗?我们要做父母了!”
虞姬的脸上也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眼中充满了慈爱:“是啊,夫君,我们有孩子了……”
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吹散了董宇心中所有的阴霾。他决定,为了孩子,为了虞姬,为了他们共同的未来,他要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秦国,一个百姓安居乐业,再无战乱的太平盛世!
几日后,董宇邀请了丞相李斯到府中议事。
“恭喜护国侯,贺喜护国侯啊!夫人有喜,真是可喜可贺!”李斯一进门,就满脸笑容地向董宇道贺。
“同喜,同喜。”董宇笑着拱手回礼,待李斯落座后,便直入主题,“丞相,我今日请你来,是想与你商议一些关于秦国未来发展的大计。”
李斯正色道:“护国侯请讲,斯洗耳恭听。”
董宇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些年,秦国虽然一统六国,但连年征战,百姓疲弊,百废待兴。如今匈奴虽然暂时退却,但难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国力,才能抵御外敌入侵,才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李斯赞同地点了点头:“护国侯所言极是,不知您有何高见?”
董宇沉吟片刻,说道:“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发展教育,广开民智。只有百姓有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才能让秦国长治久安。”
接着,董宇又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建议,例如兴办学堂、鼓励商业、发展农业等等,听得李斯连连点头,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