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好人
这几个孩子全都是跟着胡大爷姓的。
此时两个小的哭的厉害,眼睛全都肿了。
唯一的孙子更是披麻戴孝的。
邻居们感慨,说胡大爷心善,捡回来几个孩子,硬是成了个好人家了。
本来,是胡大爷的妻子李氏年轻时候大病一场,所以落了个不能生养的结果。
没少被公婆嫌弃,后来公婆过世后,胡大爷也不肯休妻。
又抱养了一个孩子做养子,只是那孩子身子不大好,一身病。
两口子赚的钱,半数都给孩子看病去了。
可惜就是这样,也没能养活了他。十七岁的时候,那孩子还是病死了。
不过,老两口只有伤心,没有嫌弃。
又过了一两年,才捡了孙女。
渐渐的,就捡回来好几个。
日子是穷,可胡大爷这个人,一辈子真是没少帮衬人。
就这一片住着的,谁家有事叫他都去。
赶上有逃荒的,进不去城里的那些人,他也没少接济。
李氏也不说他不顾家。
这几年,日子不大好。
家里没有壮劳力,老两口一个就替人家洗衣裳补衣裳赚钱。
一个就冬天卖糖果,夏天摆摊卖糖水和茶水赚钱。
也是大孙女和二孙女大了些,都能做针线,贴补家里,才好过些。
可饶是这样,老两口还是倾尽全力,替三个孙女攒嫁妆。
他们毕竟是穷人家,总不能攒太多了,可胡大爷还是给三个孙女都打了头面。
反倒是孙子,胡大爷说男人家的,大了就要自己养活自己了。
家业都给他,倒没有替他攒什么了。
老两口是熬干了自己,真心替孙子孙女们打算的。
此时,胡大爷站在自家院子里,又是伤心,又是高兴。
他一辈子与人为善的,如今看,还真是没白做好事。
三娘靠着薛冲笑道:“这老头上辈子也是个好人。只不过,却因一时错想,烧死了一窝狐狸。正好五只。因五只都是有些道行的,事出突然没能逃出去。此事惊动了下面。于是这一辈子,是他恕罪来了。”
五只,第一只自然是老两口那早死的养子。
这四只,就是四个孙子孙女了。
“前世时候,他富甲一方,却也积德行善。只是因自己的儿子与狐女相恋,一时怒极。就从道观求了药水,迷晕了狐女。烧了她的山洞。因那时候,狐女的母亲刚刚产崽,法力虚弱。所以生出的一窝小狐狸都没能逃过。偏,那一窝里的三只都有天狐血脉。上头自有人要问。于是,底下就叫这娘几个重新投胎。正好叫这胡大爷此生还债来了。”
薛冲点头:“那要是这么说,此番还债,还算温和。”
“是啊,虽然是胡大爷的一时狠心,他其实不知里头还有狐狸。只想烧死狐女一个。不管这么说,总归是作恶。可他上辈子倒也确实是个善心人。也是救了很多人。还拿出半数家财,给一个知府修筑河堤。所以此生,虽然困苦,却依旧是有些后福的。”
“他们从未有自己的亲生孩子,所以也不会经历亲生子嗣去世的苦楚。至于那李氏,前世心术不正,欠债不还,导致人家家破人亡。所以此生也是还债。不过到如今,债也差不多了。”
这家人,依旧不会有什么富庶的日子,不过平淡还是有的。
胡大爷看过了家中,也安了心。
他一辈子跟李氏没什么秘密,他死了,也不会有什么是李氏不知的。
看着老妻,心里心疼她,可还有懂事的孙女和孙子呢。
孙子给他祖母端茶:“奶奶您也喝,爷爷不在,还有我和姐妹们呢。您以后也不愁。”
这孩子虽然因为胎记显得丑,可也是个老实的好孩子。
李氏抹泪点头,接了茶。
三娘他们呆了许久,直到人散了,李氏也睡了。
李氏梦到了胡大爷。
胡大爷笑道:“我可就走了,你自己好好的。要是来世有缘分,咱们还做夫妻。孩子都还小,你可不要想不开。我求了贵人,日后有人照拂你们的。”
“大宝婚事已经耽误了两年多了,我只是个祖父,也不是亲生的,不要叫她守孝了,要是实在要守孝,就守三个月。然后赶紧成婚吧。孙女婿是个好的,嫁出去不吃亏。”
“二宝心思重,你平时说话千万注意,孩子也大了,女孩子家的。你别舍不得,叫她买些头绳珠花的。日后她也孝敬你。”
“三宝是个小子,该用他时候就用他。小子到了十来岁就顶事儿了。不过可千万叫他吃饱,长身子的时候呢,他老实,吃不饱也不说。你看着些。咱家没什么好的,粗茶淡饭也叫孩子们千万吃饱了。”
“四宝身子弱,却也不可一味只遮盖着。郎中不也说了,要跑跑跳跳才能好呢。”
“咱家丫头都是好丫头,长得也好。日后千万不要想着攀龙附凤的,嫁给踏实人家过日子就行啦。”
“老婆子啊,我可就走了,你也好好的,吃好喝好。你有后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