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会议结束!嘈杂声
“三千……精兵?”听罢,魏延怔了一怔。
弯了弯眼,他说:“怎么?嫌少?”——真不是他不信任魏延,实是……精兵所剩不多,满打满算就只有六千了,其中还有两千人是轻伤状态!
他也恨不能把精兵一个当十人来使,把所有精兵都拨给魏延,奈何兵力不足啊!
“——不!”幸好魏延没异议。魏延拱了拱手,咬牙地说,“足够!”
真的假的啊?!
听到魏延的回答,众人面面相觑,暗地交换彼此的目光:魏延这厮怕是吹破牛皮了罢?——三千精兵能唬到长安那边的魏军守备?开甚么玩笑?!
铁青了一张脸,杨仪道:“魏文长,休要胡言乱语!你真能保证三千精兵就能威慑长安?——万一你失败了,又该怎么办?!”
魏延瞪眼道:“杨威公,你甚么意思?难道是想咒本将军没法完成任务么?——这对你有甚么好处?我若不够资格,难不成你就有?!”
上上下下地打量杨仪,魏延一脸鄙夷。
的确:论若带兵打仗的本事,十个杨仪也比不上魏延!
杨仪涨红了脸,嚅嗫了嘴唇,气得说不出话来。
杨仪怎么反驳?——讲真的,在场的武将们当中,魏延的能力还当真数一数二,便是文吏们也想征战沙场,也得看自身实力是否匹配啊?
拂了拂袖,杨仪立即转换思路,对自家丞相说:“丞相,不能只让魏延这一莽将前往啊!威公觉得,派王平将军或者马岱将军亦可!”
魏延怒道:“杨威公!”
王平和马岱,则头皮发麻。
王平赶紧道:“丞相,非是子均不愿,而是子均感觉……感觉……”
感觉什么?——王平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显然,王平确想率兵作战,但是王平一点也不想和魏延闹翻同僚情谊的小船。
被杨仪和魏延夹在中间,王平别提多难受了。
相比之下,马岱可要轻松许多。
马岱道:“丞相,马岱愿往……”
话音未落,马岱便因激动而触痛了伤口,疼得马岱「嘶」了一声。
瞅了一瞅马岱,他干脆地替马岱推辞道:“你就免了,好好地养伤罢。”
忘记说了:马岱是硬撑着一身伤过来参加议事的。
转看杨仪,他冷不丁地叹道:“威公,你是认真的么?”
杨仪打个激灵,果断地改口道:“丞相,不能只让魏延这一莽将前往啊!需得再配个理智的副将才行。”
他:“……”
“哦?”挑了挑眉,他斜视杨仪退而求其次,“——威公可有合适的副将人选?”
他把「副将」两个字咬得极重。
杨仪虽与魏延不合,其投好之意却深得他心:没错,他本就没打算把所有鸡蛋放进同一篮子里……毕竟真如杨仪所说,魏延失败了,那么蜀军也就元气大伤了。
此战,他亦不敢赌啊!
他正愁着以魏延的高傲性子,没法开口给魏延塞个副将呢!刚好杨仪就递来了枕头……秉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他便问了。
上道地,杨仪张了张嘴,半天都没推荐出一名合适的副将人选。
见状,他顺势地环顾一圈武将们,就见武将们个个抬头挺胸,做好了准备,就等他来挑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也不拐弯抹角,径直道:
“子均将军,你可愿意助文长将军一臂之力否?”
又被点明的王平愣了一愣,立即恭敬地行礼道:“愿意!”
抚了抚掌,他说:“好!那么,就请子均将军和文长将军一起行动罢?——文长将军,你可有意见否?”
魏延哪敢有意见?——事实上,魏延嘴里提到的精兵就是指「无当飞军」,而「无当飞军」一向由王平统领……是故,魏延真要完全地指挥「无当飞军」,必然少不了王平!
而且,观王平此人,忠勇而严整,虽不认字,却能口授作书,且又晓知大义,与魏延可谓相辅相成……他想:相信魏延急躁行事,王平定能规劝下去。
果不其然,就听魏延道:“听从丞相之命。”
“善。”他眯了眯眼,“文长,希望你能多多听从子均的安排,明白么?”
“文长明白!”
魏延便和王平相视一笑,相互地颔首。
暗地松了一口气,他亦道:“那好,事不宜迟,今晚你们便出发罢!”
“喏!”魏延和王平齐齐地领命。
然后,他和众人又商讨了一番细节,具体表现在:假若魏延和王平率领「无当飞军」赶至长安后,务必不要拼死博斗,一切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再者,若要夺取潼关、武关等险要,还得留一部分兵力留在长安,以假乱真,迷惑敌军,让敌军以为魏延和王平等蜀兵并未离开……
最终,蜀兵要以少量兵力,牵制长安,最好做到让魏兵们以为蜀军主力要攻打长安,这样就能转移郭淮等魏将们的注意力——到时,他「诸葛亮」领兵迈出五丈原,就问郭淮是想追击他,或是为了追击他而丢掉长安!
眸光微闪,他又记起这次曾祖父诸葛亮出兵伐魏前,还特意地派遣使臣去了吴国,请求吴帝孙权出兵——结果:吴军进攻合肥,可惜未果!之前他看文书的时候,已然了解到是魏帝曹睿亲率大军十万来救,于是吴军辙退……
轻扣案几,他说:“文伟,你带上礼物,再去一趟吴国,让吴国再次地出兵……这次,只需吴军驻守合肥城外或是其他魏城郊外,摆出决战的架势,让魏军误以为吴军要来攻城!”
“……文伟明白。”一名文质彬彬的中年文士行了行礼,轻描淡写地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