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 七十年代回城大美人 - 刺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9章

第29章

十二月底,松城迎来了今年最大的一场雪,漫天雪花簌簌飘落,吹拂过屋顶,匆匆掠过树梢,最后悠哉悠哉在地面洒落雪白的印记,仿佛一夜之间,松城宛如披上素裹银装,焕发新颜。

苏念从温暖柔软的棉被中离开,起床洗漱的功夫想起今天是赵和平约自己去吃米粉的日子。

前几日赵和平邀约她去吃儿时吃过的米粉,刷着牙的苏念想起昨晚碰到沈雅欣,得知她今天请假休息,便等洗漱好后,上沈家拉上她一起作伴。

赵和平上苏家来接人时,见到沈雅欣也在,先是一愣,转而看向苏念:“你们感情倒是好。”

“雅欣也想尝尝那家米粉味道,我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挺爱吃的。”苏念说话时,哈出一团雾气,这个天儿确实是越来越冷了。

两个女同志穿着厚实的棉袄,脖子上都缠绕着围巾,戴着手套,还算是温暖。而唯一的男同志赵和平则更多地要风度,军大衣也敞开穿,看得沈雅欣笑话他。

“和平哥,你这样俊是俊,可是不冷吗?”

赵和平瞥她一眼:“你个小丫头懂什么?”

说完这话,他看了一眼苏念,不过苏念只专注地盯着路边的几柱淡紫色花瓣,像是没听到两人的对话,也没关注他敞着军大衣是否有几分英俊潇洒。

城南的国营饭店生意不错,赵和平领着两个女同志来得算早的,附近国营厂的工人还没下班,他们挑了靠墙的好位置,付了六两粮票和六毛钱,一人吃上一碗米粉。

这家国营饭店的厨子在还能私营做生意的年头是一家米粉店老板,家中的酸辣臊子米粉是一绝。

后来时局变化,私营充归国营,苏念还以为那米粉再也吃不到了。

酸辣臊子米粉,汤底是熬制的大骨浓汤,骨汤鲜美浓郁,再添上一勺辣椒油,几滴陈醋,便能激发出藏在深处的鲜味。

米粉是以前的手艺人老板的独家秘方,圆头圆身,不算太粗,柔软的口感中带着些微嚼劲,配上喷香流油的臊子,香得能吞下舌头。

苏念对于这一口米粉的记忆很深,此刻再次尝到这熟悉的味道,味蕾先一步被唤醒,一时间,桌前三人都没说话,专心吃着米粉。

国营饭店的吃食都是一分钱一分货,讲究一个物超所值,肉是最好的五花肉,米粉也用的最好的大米,加上分量足斤足量,苏念和沈雅欣吃得差些撑住。

赵和平笑话两人:“你们女同志就是胃口太小了。”

苏念见赵和平吃得满足,分量似是刚好,转瞬便想起谢晖,这家的米粉得找机会带他来尝尝。

沈雅欣则是不以为然:“我们女同志秀气呢!”

吃过米粉,按照赵和平原本的计划是准备和苏念去看看电影,逛百货大楼买东西,最好晚上再两人去吃个西餐,很是罗曼蒂克。

现在可好,沈雅欣一来,气氛全破坏了,他成了可有可无的,苏念和沈雅欣在前面手挽手聊得挺高兴。

下午,三人兴致不高,便都没准备在外吃晚饭,赵和平同苏念道别后,再往前走了十来米,便到了自家门前。

母亲卫英已经出院,只是还得注意休养,家中便请了个远房亲戚过来照顾,名为远房亲戚,实则是保姆。

只是大运动结束不久,他们还不敢光明正大地找保姆,担心被人举报是资本家压迫劳动人民,便只能借用远房亲戚的名义。

赵和平到家时,李嫂已经做好饭菜,赵华良和卫英在桌前有些惊讶地看着回家的儿子。

“不是说和苏念出去玩了,怎么这个点儿就回来了?没吃晚饭?”卫英放下筷子,让李嫂去给和平添了碗筷。

“雅欣跟着来了,逛了会儿百货大楼,她们想回去吃饭去,我想着也就算了。”赵和平坐下吃饭,今日计划全部泡汤,自然是有些郁闷。

卫英眉心一皱,夹菜到儿子碗里时念叨一句:“雅欣多大人了,怎么没个眼力见。”

赵华良听闻这话,眼角浮起笑意:“你现在嫌老沈的闺女影响和平追求苏念了?”

“本来就是嘛。”卫英着急抱孙子,原本再不愿意也不得不妥协,“反正我现在别的不求,和平和苏念抓紧结婚抓紧生孩子就是。和平啊,你们什么时候定下来?”

自己儿子这一年多对苏念的殷勤任谁都看在眼里,现在自己这个准婆婆松口了,可以定下来了。

“妈,你现在还着急了?”赵和平没让父母知道苏念拒绝过自己,毕竟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因为母亲之前没有松口才导致自己和苏念没成。

卫英叹口气:“我能不着急吗?看看你姨你舅家的,年纪比你小的都结婚了,你可抓紧!”

赵华良也赞同爱人:“苏念嫁进来是好事,和平,你妈现在也同意了,你抓紧定下来就是,我们和老苏一家也好商量婚事。”

赵和平听得烦躁,吃了几口饭菜便放下筷子上楼回房间了,他倒是想赶快定下来,可苏念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没有变化,几乎是软硬不吃。

着实愁人。

=

苏念从日前同赵和平以及沈雅欣出去一趟后,接连几日都没再出门。

一方面,松城这几日越发寒冷,在外头走一遭都冻手僵脚,另一方面,她总是需要找些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小学数学老师的课本简单,她干脆借来一打高中的各科课本,没事时便翻阅几回,当年没有能上到高中一直是苏念的遗憾,如今有闲散时间,自然能弥补一二。

就在她看着高中课本学习时,家里突然来了t客人。

来人是父亲以前的同学兼好友,现任松城第一轧钢厂的厂长杨明志上门拜访。

杨明志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松城轧钢厂工作,后来被委以重任去邻市建厂,完全是从无到有的奋斗。当年苏明德出事时,他不在松城,到底是隔着距离,只能打电话托关系为同学打点一二,这些情分,苏家人也铭记在心。

去年苏家返城,杨明志仍在邻市,也就是这个月月初才调任回来,直接接班退休厂长的位置,成为松城轧钢厂最年轻的厂长。

苏明德同老同学在客厅下了会儿象棋,谈起这一年多松城的快速变化,颇为感慨。

等临近午饭时间,苏念陪母亲在厨房忙活,灶台上炖着鸡汤,锅里焖着茄子豆角烧肉,阵阵香气飘到客厅。

苏念端着碗筷到饭厅,正好听见杨伯伯对着父亲夸自己。

“老苏,你闺女能干又贴心啊,我记得小时候就乖,陪着你们两口子熬过来不容易,比多少当子女的强多了!”

最混乱的那几年,子女举报父母的不在少数,人人自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