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 - 意难平太子执掌天下 - 芭蕉纵微雨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产量

产量

安南第二天就让那些掌握东西比较熟练的跟着扶苏走了,送去了纸坊。

“这纸坊要分成四个不同的地方,中间用水泥隔开,别让他们看到对方用的什么东西。这是不让法子被泄露出去的最好方法。免得马上就被那些士族贿赂了。”

齐七应下,这纸坊是用之前的一个废弃地方改造而来的。损毁并不严重,随便修修就行。

安南又转去研究区开始折磨谢祥他们,花样层出不穷。细腻度,白皙度,厚薄,浸墨程度等等,都在安南的考察范围内,这些全部都要纳入考核的标准。

一次次的否定,一次又一次要重新试验。

子灯本来都要改得开始烦躁了,这时候安南就会给他们发奖金,一发就是五镒十镒的。搞得他都不好意思说什么了。毕竟这钱是他外面好好工作几年都难挣到的,在这里没几天就能挣到这么多,他就是有话说,也没那个心气儿了。

子盛对着他摇着头笑。还把这些事情通过信件给墨家人写回去。说得颇为有趣,想要让家里的人放心。

但是王四看到信件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五镒”“五镒”“五镒”。

这两个字就像是魔咒一样,在他脑子里面旋转,旋转。他忍不住咽了一口水,这得是他多久才能有的钱,自家侄子就这样出去了几个月,就挣到了?

真不是什么犯法的东西吗?王四想了想之前看过大秦律法上面写的那各种刑罚,浑身一哆嗦。

把信递给了子时,“叔父,您看看。这两个孩子是不是被人骗了?还想着把我们骗过去呢。”

子时把信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先是看字迹,确实是子盛的笔迹。也没人会无聊到模仿自家一个小侄孙的字,然后则是信的内容。他这算是知道为什么王四一副像是死了叔父的样子了。肯定是被这五镒给迷昏了眼。

王四在一旁眼巴巴的等他回答,子时故作高深的停顿了一会儿,“这五镒确实很多。”

王四立刻像是找到了什么知己一样,一下子雀跃起来。

“我也觉得,难怪子盛最近给寄信都多了不少。我看他这是最近这钱变多了的原因。叔父,您说他们这钱,是不是真的?”

子时慢悠悠的反问:“你不是觉得他们被骗了吗?怎么,这下子不觉得了?”

“我这不是和您讨论呢,您说呢?”

子时摇摇头,“子盛不是个傻孩子,他可精着呢,我看他没被骗。这什么安南只怕身份不低。所以出手才这么大方。”

子盛没把所有信息都告诉他们,只是说在安南手下做事情,隐隐约约透露出这安南似乎很想再找几个他们墨家的人。

这次寄信过来似乎颇有些试探的意思,似乎想把他们都叫过去。只不过,子时摇摇头,他这把年纪了,可没心思长途跋涉那么远就为了五镒。要是王四有心思就让他去,他可没这个心气儿了。

王四确实是心动了,那眼睛都快闪着光了。但是他一看子时完全没把这些钱放在眼里的样子,叹了口气,没说话。

看得子时还奇了,“怎么了?怎么看着我一眼就转头了?我这么不招你待见了?”

“我要是走了,谁照顾叔父你?”

“我还需要你照顾?再说了,墨家又不是只有你了?你还怕没人照顾我。”

王四看他一眼,“我要是走了,谁还能防住你半夜起来吃些不好消化的东西。还有自家提炼的细盐,我看着您也没少吃。我走了,谁能管住你。”

子时一下子哼出声,“你这话说得好像我是多么不通情达理,多爱吃东西的人一样。”

王四无言以对,自家叔父真的对自己没数啊。

—————————

“出五千张。”

扶苏皱着眉头,“这么久了才五千张?这速度未免太慢了。”

下头汇报的人也暗自叫苦,“谁知道这东西看着简单,做起来每一点都要扣细节。”但是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只好在下面有些无奈的解释。

扶苏拿着纸,有些忧愁。他还指望着靠这东西减少培养读书人的成本呢,免得被士族人把控了朝堂。

“让人分批进去学,多点人进去。记住,不准让人全部学了去。最多只能学习两部分,不能让他们在三个及以上的地方窜。”

这要是两三个月只能靠着这五千张纸过日子,这东西肯定分不下去。光是那些达官贵族购买就不够的,更何况大范围使用。

既然短时间内效率提高不了,那就增加人手吧。现在是上郡,日后送一批熟练工去各个地方,让他们学起来,效率就高了。

那人领着命令下去,快速地召集了一批人。现在这什么坊在这些地方可是好工作,能在干净的地方工作,有钱赚,关键还不担心东家不给钱。主要还是大家都清楚这位扶苏公子下头的人不欺负人,请他们去不是去当牛做马的。

最底层的人民虽然好欺负,但是也不是不知道比较的。那些士族里面,谁对他们不是呼来喝去的,为了钱一时间能忍,但是长久下来谁能没有一口气在。

所以就凸现的扶苏的各种坊格外的吸引人。之前的水泥坊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并且现在上郡里头,但凡是有两个闲钱的,都想着去买点水泥来修补下屋子。尤其是那些士族,扶苏可从他们那里薅了不少羊毛。

造纸的步骤不难,没过多少天就把需要注意的地方讲清楚了。按着惯例,把人送去了咸阳,不提咸阳城里头因为这种新的书写材料而吃惊。

嬴政的反应和扶苏基本上一致,一下子想到了关于读书人这上面。现在不少人才都是士族的,毕竟只有他们才有财力来培养读书人,请名师。

但是嬴政十分清楚这种士族人对于未来朝政的消极影响。若是太多的官员都是士族人,时间越来越长,那么皇帝对于这些朝政的影响会有多少。但凡来个压不住的帝王,那基本上就形同摆设了。

所以必须要斩断士族完全把控朝政的可能性,培养平民是最好的方法了。能够最好的让天下平静,同时给底层人民一层往上方爬的道路,让他们有奔头。也算是缓解阶级矛盾的方法。

只不过难以预料的是,在日后即使是平民也会相互勾连,结成党派。但是这个方法,已经是目前最合适的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