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准备转移
“如果是斯大林同志的话,他就根本不会向中国提出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要求。因为他知道我和亿万的中国人民都是不会答应的。”“他可能会提出别的诉求,谋求经济上的利益或者政治上的支持,但斯大林同志绝不会愚蠢的提出一个绝不可能实现的要求。”今年二月主席才刚刚从苏联回来,他和斯大林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充分的交换了意见。最后斯大林让步了,废除了和国府签订的和平条约,与新中国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条约。苏联在远东唯一的不冻港旅大港正式重新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而中长铁路的运营也规定在1952年之前逐步转接替换完成。斯大林是有政治智慧的领导人,他知道什么东西他可以拿得到。什么东西他是拿不到的。对于那些拿不到的东西他会估算代价,付出的代价和收获的利益到底是不是成正比。
在和主席的会晤中,他明显的感觉到了主席的决心和勇气。在经过估算代价,是否真的要和中国军队在东北打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后。
斯大林选择了放弃中长铁路和旅大港。因为算来算去都不值得。而且万一要是输了呢?那就更加不值得,还会显得自己特别傻。
主席认为斯大林是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在主席还弱小的时候,斯大林派来的第三国际就能拿捏的主席浑身难受。
建国后虽然丢了旅顺和中长铁路,但是靠着朝鲜半岛和中苏援助又拿捏了主席一把。这让苏联在中国面前当不成爸爸,但是当老大哥总是没问题的。每每看李锐拿过来的这些历史资料,主席都会感叹斯大林的权谋之深。朝鲜之战是个阳谋,自己是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中国必然出战,出战就必然要苏联援助。你一要援助,你就被拿捏了。就像当年第三国际给中国马列党送活动经费样。人家给钱了,就是有话语权。这是主席能看见的一个坑,但是他却不得不往里面跳。阳谋就是这样,让人避无可避。
主席也是一生只用阳谋击败了日本人,挫败了蒋光头。所以主席才会说自己和斯大林斗了大半辈子。而从来不认为赫鲁晓夫算个什么东西。
“从我观看赫鲁晓夫的生平来看,他是个权谋高手,但是缺乏政治智慧,同时也没有他自己想象的强硬。”
主席吞云吐雾道:“如果是斯大林同志面临美国人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的话,那么斯大林同志要么不推行古巴导弹计划。他只要一旦推行,那他就绝不可能放弃。除非美国先苏联一步从土耳其撤军。”“而不是像这位赫鲁晓夫一样,向美国总统写一封又臭又长的妥协信。斯大林同志会正面回应美国总统,质问他:阁下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他会把选择权丢给美国,而不是自己灰溜溜跑去美国做私下交易。”“再加上这位赫鲁晓夫同志在任内做的其他事情,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位被李锐同志称为赫玉米的人,他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人罢了。”
“如果中国能在1957年以前掌握原子弹和中短程导弹。哪怕数量只有几枚,这位赫鲁晓夫同志也不敢向中国提出长波电台和共建海军这样的无理要求。”
“因为他知道我有勇气让这几枚核弹在苏联爆炸。”主席说着话时一脸严肃,没有人会怀疑他这话的可信度。
总理也忍不住说道:“可惜我们这边没有办法延长斯大林同志的生命。就连李锐同志他们后世都搞不清楚斯大林同志到底是怎么死的。”
主席摇摇头:“不用烦恼这个。斯大林同志不管是生病死亡或者是什么其他原因,那都是我们鞭长莫及的。我们要去管的话,说不定还会惹出事情来。到时候别吃不到鱼还惹得一身腥,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这时候的好选择。”
“我们外交部的同志要做好后斯大林时代的工作,有些工作要提前准备。”“这方面已经安排了。”
“原子弹的研究让有关部门抓紧,先组成专家团进行理论研究。尽快进行,尽快吃透。导弹的研究我们还是却一个领军人物啊。总理,钱学森同志他们那边安排的怎么样?”“我们的人已经和他们接触上了。正在准备接引他们回国。”“尽快。按照李锐同志提供的消息,他们要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到时候我们又要等五年,又要用十几个飞行员和上百个俘虏来换他们了。这五年我们等不起啊。”“是啊,钱学森对我们太重要了!对了主席,关于李锐他们提议的先从功德林开始放电影和歌曲改造战犯这件事你看交给谁去办。”“让罗瑞卿去办吧。他知道李锐同志,也知道破晓基地。同时也是公安部长,这件事他做最合适。对了,陈赓最近不是常说想去功德林看看老同学吗?让他一块去吧,刚好让他看看那些黄埔高材生的反应。”
主席说道这里突然笑了起来:“说起来还真要感谢蒋先生,要不是他,我们功德林也没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啊。”
总理却话锋一转:“主席,你不该光感谢蒋先生,你还要感谢一下你自己啊。”“怎么讲?”
“你可是黄埔一期的招生办主任啊。黄维都是你招进去的啊!”“啊,对对,哈哈哈哈!我都差点忘了!”
……………………
美国,加州,洛杉矶。
在洛杉矶郊外一处装修别致的别墅中,别墅的主人正在急匆匆的收拾行李。
“蒋英,蒋英。你看见我的那本《高等物理学》了吗?”
“你上次看完放在卧室的书桌上了。”
“好!我找到了。”
“我要不要把冬天的衣服带过去?北平的冬天可比加州冷多了。”“回国在买吧。”“听说新中国成立,什么都没有。”“就算什么都没有,北平的瑞蚨祥总是开着的。防风大衣大衣做不了,狗皮帽子和狗皮大衣总是有的。”“讨厌!我才不穿狗皮帽子呢。”
一位美丽女子巧笑着假打了自己儒雅丈夫一下。女子名叫蒋英,男子名叫钱学森。
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就准备着手回国事宜。原本他是打算在九、十月份回国的。但因为一些意外,他和妻子已经提前到四月底就准备回国了。两人正在别墅内收拾行李,突然别墅门口传来敲门声,钱学森和蒋英都吓了一跳,两人停下手中的活对视一眼。
钱学森皱起眉头:“你别动,我去看看是谁。”ps:如果喜欢本书,请推荐收藏!最近收藏好少啊!大家要是喜欢,请帮本书宣传一下,息壤是个小网站,推广不易。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