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人有悲欢离合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七十二章 人有悲欢离合

107火箭的发射架已经不能用简陋来形容了,在钱学森看来这已经是粗暴到就像随便找个工厂焊工,在找了几块角铁给做出来的东西。

还真别说,他猜对了!

107火箭的发射架还真的就是这么做的。除了在焊接的时候用水平仪和角度尺固定好角度之外,其他但凡有点高科技的地方都算107火箭输了。钱学森其实是个性格很严谨的人。甚至在年轻时性格可以说是很臭屁,立项目从来不和下面的科研人员解释。

因为在他看来,连我写的公式都看不懂的傻瓜,还是滚回去重修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目吧。

不过一直是用智商凌虐他人的钱学森发现自己现在有些看不懂了。

他被一众人带到一个掩体后面,所有人都准备就绪之后,李锐才下令:“发射!”

107火箭如窜天猴一样的飞了出去,咻的一声消失在天边。

在钱学森看来这完全不像是导弹啊!这就像是个大号的窜天猴。

就在钱学森目睹着107火箭飞向天际的时候,火箭十一人组已经围到李锐身边去了。钱学森也好奇的围了过去,看他们在看什么。然后就看见李锐的手上捧着一个微型屏幕,尺寸不超过六英寸,而且很薄。但是却在播放着高清全彩的图像。

钱学森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屏幕,而且看上去这屏幕好像是实时传播画面的。而上面的画面正是之前自己远眺山坡上的那个标靶。

钱学森内心掀起波涛,这是什么技术?!美国人好像也并没有掌握这种高清晰度的实时图传的能力啊。不!应该说美国连这种高清晰画面成像技术都没有掌握!

就在钱学森内心掀起惊涛骇浪的时候,那个如同大号窜天猴的107火箭轰然一声击中标靶。

如同重炮一样的威力瞬间将整个标靶毁坏的一干二净。李锐摇摇头:“三枚火箭,只有一枚算是正中目标的,我们的精度还差得远啊。”

“钱学森同志,您怎么看?”李锐把视线转移到钱学森那边。钱学森一脸茫然,他看了看李锐手上的手机,又看了看掩体外那个简陋农具式的发射架,还有画面里已经被击毁的标靶。

钱学森有些茫然,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今年是1950年吗?

为什么我感觉不太对劲,谁能给我一杯咖啡?!107制导火箭完全颠覆了钱学森对现有导弹体系的认知。在他的构想中未来的导弹肯定是有小体积的,包括飞机使用的空空导弹,对海军使用的对舰导弹等等。但那只是藏在他头脑中的一些未来的构想罢了。现如今的导弹还是脱胎于德国的V2,都是大体积导弹。

因为在电子元件没有取得突飞猛进之前,缩小导弹体积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107火箭的体积很小,比一枚120毫米口径的火炮炮弹还要小。在这种情况下要塞入制导系统简直是不可能的。

钱学森觉得今天肯定有什么地方出错的。一直到他有些晕乎乎的跟着李锐回到了曙光厂破晓基地。

………………经过重重哨卡,当钱学森来到这座北平戒备最森严的基地时,他的心也跟着激动了起来。当他看见曙光厂里那台五轴加工中心时,钱学森的双眼不可置信的瞪得滚圆。而当他看见上百台来自未来的电脑时,他更是久久不能言语的失声。在陆光达为他演示了一些测算力学和构建三维模型的软件之后,钱学森沉默了许久,然后才开口道:“我一直都认为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比谁笨。”“美国人、苏联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一样可以做到。我们只是受限于我们的近代的落后,工业化的迟滞。”“李主任谢谢你证明了我的猜想。我们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到工业化,可以做到民富国强。一样可以靠我们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道这里钱学森想起了自己之前看过的广州,又想起了从前的旧中国。他双目含泪紧紧的握着李锐的手:“我能来这里工作吗?我会遵守一切的保密协议。”“你将会失去你曾经所有的荣誉,你的名字可能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时空也许不会再有大名鼎鼎的钱学森了。”

“没关系,我愿意!”

…………………………

钱学森和其他回国的科学家们都被安排好了各自的去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他们就是新中国最重要的一批人才。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被聘入音乐学院教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因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外需要大量输出各种文艺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让李锐从未来弄来,但是有一部分还是要本土原创。

只不过李锐从未来找来了更先进的音乐理念和拍摄手法等等。这些人才已经开始着手培养,只不过还需要时间。

而钱学森自然而然的是进破晓基地工作,他的工作注定了即便是身处北平,他也不可能时长回家。

在离开家的前一晚钱学森拥着妻子站在四合院的天井里看着天空上的星星。“今晚的星空真美。”

“是啊,也许再过几十年就看不见了。”“瞎说,星星在天上都几千年了,还能过几十年就看不见了?”

钱学森笑了笑没有辩解,也许三十年后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北平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霓虹闪烁的大城市,那时站在城市里自然是看不见星星的。“我要离开你,你会怪我吗?”钱学森低头看着蒋英。蒋英半躺在他怀里,抬头注视着自己的丈夫:“你生来就属于宇宙。你想要保护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铸造一把属于自己的卫国宝剑。”“你想到什么就去做吧。我永远都会支持你。”蒋英挣脱丈夫的怀抱,她站在四合院里的海棠树下凝望着海棠。“学森,你知道北平曾经有一个职业叫收尸人吗?”

“嗯?”“每年冬天都会有熬不过去的老百姓,最多的是孩子。因为会吃不饱穿不暖,一觉睡下去第二天身体就凉掉了。”

蒋英徐徐的讲述着:“很多孩子都很小,有的孩子连开口叫爸爸妈妈都来不及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看到过一个孩子,他死的时候还没一只小狗大,全身上下瘦的只有骨头。家里人没钱给他处理后世,只能把他丢在街头,让收尸人帮他收尸。”“为了节约,连孩子身上的衣服都被拔下来。十冬腊月,那个孩子的尸体如枯柴一样倒在街上。然后被收尸人当垃圾一样收走。”蒋英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深吸一口气:“我们死了好多好多人,在旧中国老百姓活着太难了。学森你知道我今天上街看到了什么吗?”

“什么?”

“我看到了一群身穿打着补丁衣服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了学堂,我还看见钢铁厂的工人去供销社买了肥鸡回家给孩子吃。”“我看见解放军战士和老百姓一起在龙须沟进行改造,也看见纺织厂的女工下班后脸上带着的笑脸。”蒋英擦去眼角的泪水:“我喜欢现在这个国家,我不希望这个国家变了。学森你有能力,我相信你和你的同事们能为我们这个老大国家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大伞。”

钱学森快步上前将雨带梨花的妻子拥入怀里。“学森,你去做吧。我相信你。保护好我们的国家,保护好我。我今天听见一名解放军战士和他妻子说的一句话。”

“什么话?”“我们一家不圆万家圆。”钱学森紧紧搂住妻子,久久不能放开。

………………湖南长沙有个地方叫做板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建国后主席回湖南时特别来过这里,因为这里有他亡妻的故居。骄杨已然故去,死在反动派的屠杀之下。而这里作为她的故居也被保护了起来,但是今天她的故居却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变化。一群解放军战士接到上级的命令,正在这座故居中寻找着什么。很快有战士在墙缝中有所发现。“这里,这里有东西!”

“取出来!”连长急忙命令道:“但是注意,小心不要破坏烈士的故居!”在战士们小心翼翼操作下,一沓藏在墙壁中的信件提前三十二年重现人间。

因为这是来自军中高层的指示,负责这件事的连长一刻不敢耽搁。他也没有打开信件,而是用一个牛皮纸袋装好后小心的放入挎包中。

然后做上汽车连忙赶往火车站,在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颠簸,终于是赶到了北平。

当他找到冯石将军时,冯石问他:“东西找到了?”

“首长,找到了。”连长敬礼道。

“没有损坏吧。”“没有!也没有人偷看。”连长补充了一句。“好。”冯石点点头,他从连长的手上接过牛皮纸袋就赶往主席的居所。不过白天主席一般都是不在的,他很忙,有很多会议要开。冯石就在外面等着。中央军委想向苏联购买一批武器,因为现在中国军队的武器是正经的万国造。有日式,有汉阳造,还有中正式,还有美械。乱七八糟不成同属。如果是和平年代慢慢理顺了就算了,但是朝鲜战争马上开始了。军队还是需要尽快统一武器。

不然光是后勤都能弄死人,朝鲜本来就是山高路险的地方。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后勤难度了。

中央军委希望购买一批苏联的先进武器。不过主席和朱老总提议,中国还是先买苏联淘汰下来的旧货用。比如说莫辛纳甘,虽然是一战的老枪了,放在现在也许火力密度不够。但是志愿军本来也没办法敞开弹药让战士们使劲霍霍。给战士们全装备上半自动步枪,国内的后勤根本供应补上。莫辛纳甘第一是便宜,第二是皮实。中国直接指定要苏联二手淘汰货,想必他们也实在是开不出什么价钱了。就算是想要卖个高价,到时候还还价就是了。

现在苏联正在内部进行全面换装,莫辛纳甘早就处于淘汰的行列。属于留在手上都是压箱底的垃圾。在军委开完会议之后主席又忙了几件事,批阅了几份文件。还写了一篇文章后才有时间休息。而这个时候冯石拿着一份文件袋进来。

“主席,这是我们在骄杨同志故居发现的。”冯石默默的将一份文件放在主席桌上。把文件袋放在主席面前的桌上后,冯石悄然退了出去。

原本脸上还带着笑容的主席突然默不作声,他看着这文件袋许久。

他伸出手,手有些颤抖,似乎在害怕又在期待。

文件袋被打开,里面是几封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