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帮帮老白男
1950年,上海的市长是陈毅。上海这样一个城市,还真的必须要是陈毅这样的老将军才能镇得住。
现在的上海也是乱象丛生,解放军在这里灭烟扫黄都遭受到不小的阻碍。
陈毅有的时候都想要不干脆杀个人头滚滚好了。
但是这种想法也就是很生气的时候发泄时想一想罢了。
真的把上海杀个人头滚滚就怕整个上海都不稳了。
和上海的这群资本家打交道,陈毅也经常是被搞的一肚子火。
这帮人还真以为还在民国呢?去年年末的时候,上海打了一场金融战,把一群投机倒把搞两白一黑的不法商人搞了一批。
这样上海才算是安稳了一些。最近上海也在搞这些资本商人。
中央那边已经有掌握青霉素生产突破能力的科学家了。
那个叫做张为申的科学家已经悄悄进入了上海青霉素工厂,开始对青霉素工厂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据说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了。
而且据说那个名为曙光厂的最高保密机构已经流出了许多药品配方。
甚至很多是西方国家都没有的。
上海这边有些厂子经过改造后可以直接生产这些药品。
这让陈毅很高兴。因为他之所以要和一帮资本家继续打交道,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这帮人手上有联系西方买办的渠道。
新中国成立,手上各种东西都缺,尤其是药品急缺。听说今年江西又闹吸血虫病了。
治疗吸血虫病的药物中国也无法生产。
只能是通过这些商人和西方的买办们进行购买。
还有治疗小儿百日咳的药,还有治疗白喉的疫苗等等。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陈毅就是在不喜欢也要捏着鼻子和这些资本家打交道。
而现在曙光厂那边传来了很多好消息。
大多数常见药物都已经在曙光厂那边经过了技术验证,可以开始小规模生产了。
只要能大规模生产,那么陈毅就可以彻底甩开那些资本家,不用看他们的脸色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新中国缺乏药品的生产线,想要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时间。
但是这已经让陈毅很开心了。
因为他还是懂这些药品的技术价值的。
生产药品最难的就是找准配方,只要配方找到了,相关的生产线总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到时候哪怕是集全中国之力,总是能把中国急缺的药品生产线先搭建起来的。
“要是能在多点外汇就好了。可以直接和国外先买现成的药品生产线和设备。这样我们的发展就能更快了。”
陈毅坐在办公桌后看完一份文件后忍不住感叹道。
哒哒哒,敲门声响起。“请进。”陈毅的秘书,解放军战士小王走了进来。
他进门后先敬了个礼:“报告。”
“有什么事呀。”陈毅和颜悦色的问道。
“市长,有一名叫做石中的商人说想要见您。他说是有关于赚取大量外汇的事情。我收到消息不敢耽误,就问问您要不要见他?”
陈毅听到石中的名字后觉得有些耳熟,然后想了想。
诶,他不是那个已经在渔网里的医药商人了吗?
陈毅配合中央在上海搞了场针对医药贩子的钓鱼执法。
也不能叫钓鱼执法吧。
总之就是国家出钱收购一批肯定用的上的战略医疗物资。
包括青霉素、酒精、双氧水、生理盐水、纱布、止血棉等等。
这些东西以后抗美援朝一定是用得到的,先囤货总比到时候临时去找要好。
这些订单放到上海来找这些资本家们来买。
如果他们只是单纯的赚取合理范围内的利润,也不囤积居奇也不以次充好的话,那么一切都好说。
这些钱给他们赚了也就赚了。共产党人也是讲诚信的,只要你们在法律规则下规规矩矩的照章办事,我们也不找你们麻烦。
但是你们要是搞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故意涨价等等行为的话。
那就不要怪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铁拳打到你们身上了。
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选择,看他们愿意在新中国当一个堂堂正正的商人,还是想要继续当民国的资本家。
不过现在看来很多人都挺让人失望的。
给了他们一条路走,他们不走。非喜欢走捷径。陈毅已经掌握了很多情报了。
包括王康年、石中在内的很多商人都以各种方式以次充好,还想对政府公职干部进行腐蚀。
这些都在陈毅的掌握之中,所以他实在是想不通石中是怎么会想到来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