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糖既权力
肚子发出咕咕声的是一个名叫罗厚才的战士。
他和班里其他几个战士正在挖夜战防炮工事呢。
这套工事是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央军委根据朝鲜战争时期我军在炮火不足的情况下,面对美军炮击而挖的反炮洞改进而来的一种工事。
和夜战避光无烟灶一样,都属于朝鲜战争之后的产物。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在1953年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战术和经验早就被李锐一股脑的打印成了书籍,交给了彭老总了。
连带着一起交给彭老总的还有在另一个时空中1950年开始到1953年结束的朝鲜战争所总结出来的后勤保障经验,防空经验等等。
这些书是几十上百万的中朝军队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每一本都是沉甸甸的,每一本都巨厚无比,里面的内容也详细无比。
从支援军队后勤最少使用的卡车数量,使用什么样的卡车型号多少马力,甚至连使用什么样的卡车轮胎准备多少备胎都事无巨细的做了经验总结。
后勤上在没有卡车或卡车难以通行的地方,使用多少大车、马车,民夫也做了总结。
还有管与使用铁路洞(山洞)进行防空和贮藏带来的问题和隐患,以及解决办法。
再加上扩编工兵规模,减少对民夫的征集等等等。
这些都是支援军和人民军用血泪换来的经验总结。
光是对汽车的使用所总结出来的两页内容,短短的只有一千多字。
但这里是多少汽车兵战死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啊!
一个字的背后就是一条人命。
李锐本来想着从后世的沙雕网友那里找一些关于朝鲜后勤补充经验的。
后世的沙雕网友们也不负所望,在他发帖下面吵成一团,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一两个立场上去驳斥其他人的观点。
后来李锐发现了这本中央军委自己总结的经验发现,这才是宝贝。
比后世网友只能看见一两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觉得掌握了真理相比。
这种面面俱到的经验总结才是志愿军更需要的。
这些书已经丢给了彭老总,彭老总熬夜看书上总结的经验,然后消化吸收书上的内容,对需要入朝作战的军队进行专项的训练和整编。
李锐相信,有了这些经验总结,志愿军完全不需要自己这个完全不懂军事的法学生提什么所谓的军事建议。
自己擅长的也并不是这个。李锐实际上最近已经没有那么忙了,基地走上正轨,需要他亲自操心的事情少了。
所以李锐其实自己在起草一份《中央与地方税制改革方案(草拟)》的文件。
这些才是他擅长的东西。当然,这份改革可能需要借助抗美援朝的这个机会才能无阻碍的推广下去。
而现在,孙腾宇和方然就是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助力的一个方向。
听见罗厚才的肚子叫了,孙腾宇立刻叫停了训练。
连长刘家龙和指导员李延年走了过来。
刘家龙理了理帽子:“孙同志,怎么回事?我们这野战工事训练的项目才完成了八成,还有两成没完成呢。”
孙腾宇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他揉了揉脸,让嘴巴不那么僵硬后说道:“我刚刚听到这个同志肚子叫了,想来应该是已经饿了。”
“刚刚在训练前我已经和大伙说过了,要是肚子饿了就举手。我们要统计,这样一份方便面能支撑我们战士在这样的天气下能工作多久。
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我们能心里有数。知道每种军粮的配发数量,还有热量差额。”
孙腾宇的话是这么说没错,毕竟是做实验嘛,一切要以实事求是为主。
方便面毕竟是油炸食品,一百克面饼里含油量接近二十克。两百克面饼,那就是四十克的油脂含量。
这个油脂摄入量已经超过黑龙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家三口一天的油脂摄入量了。
四十克油脂摄入在后世也算是挺多的。
但在大冬天顶着寒风挖掘坚硬的土地,这是一个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
很多战士都满头是汗了。
孙腾宇和方然是很理解战士们工作三个小时就饿了。
毕竟他们之前还全装行军五公里呢。
不过连长刘家龙却觉得罗厚才这样让七连很没面子。
他忍不住说道:“罗厚才,全连都没叫唤饿,你叫唤什么。丢不丢人啊,我们七连打仗的时候,一天一夜没饭吃不也打跑了敌人。你这点小苦头都受不了?”
罗厚才身高和体重比一般战士都大一点,他一脸委屈的说道:“连长我没叫唤啊。我肚子叫也不能赖我呀。又不是我让它叫唤的,我的肚子有它自己的想法。”
“嘿,你这个罗厚才。”刘家龙被罗厚才给气乐了。
其他战士也纷纷笑着调侃道:“罗厚才,你不行啊。干这点活就饿的肚子叫了。要是你碰到敌人,打仗打一半肚子饿了,是不是要先煮碗面吃饱了再打啊。”
“哈哈哈——”罗厚才恼怒的骂了一句:“滚蛋!老子打仗能这样?!”
在刘家龙和七连战士们看来,吃苦耐劳抗饿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
战士们打仗就该吃苦,尤其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剿匪战争的七连。
解放战争时期,有的时候给养送不上来,那不就是要挨嘛。有时候饿一天饿两天都经历过。
剿匪的时候其实后勤好多了,不过有的时候钻老林子剿匪,你也不能指望后勤能把伙食翻山越岭给你送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