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口味
飞机的残骸都在,而且看伤口确实都是高炮打下来的。
因为高炮造成的伤口和飞机上的枪炮造成的伤口还是不大一样的。
巴基斯基可以很快的确认,这些飞机都是中国人用高炮打下来的。
在确认了中国人确实用高炮在十分钟内干下六架美军飞机后,巴斯基斯很快就给莫斯科回了电报:“中国人没有撒谎,他们真的做到了。他们确实有一种秘密武器。”
“我和高炮团长刘志和进行过交流,但是他支支吾吾的不愿意透露。很明显这种武器是一种保密级别极高的东西,没有上级的允许,他们不准有任何的泄露。”
在得到了巴基斯基的电报后,莫斯科方面也很快做出回复:“令:巴基斯基同志前往哈尔滨与莫斯科去往中国的代表团汇合,一并前往北平与中国中央进行谈判。”
“巴基斯基同志的任务是帮助使团辨别与确认这种秘密武器的价值,以供使团进行参考。”
得到了莫斯科方面的来电,巴基斯基将军也就没有在安东过多的停留。
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哈尔滨。而哈尔滨方面,莫斯科来的代表团刚刚下飞机(在哈尔滨中转加油与检修。然后在飞往北平),趁着飞行的空档,代表团想要参观了一下哈尔滨第一食品厂。
因为第一食品厂里有很多副食品生产完之后是直接供应苏联的。
代表团来了,也就顺道走访一下,就当是临时的卫生检查之类的。代表团有这样的需求,哈尔滨当地政府自然不会拒绝。
通知了工厂后,就带人前往食品厂进行参观。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因为去食品厂参观嘛,那么试吃各种产品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各种膨化食品对于这群代表团成员来说自然是吃过的。
但是工厂里为中国军队生产的野战应急食品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其中这群人最感兴趣的就是能量棒了。
所谓能量棒,实际上就是由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糖浆,混合坚果(主要是花生和少量芝麻)和淀粉制作的一种快速补充热量的食品。
其口感和味道非常接近后世的高糖坚果棒。
如果外面裹上一层巧克力外壳的话,那么味道可以说和士力架差不多。
这玩意儿在部队中进行过试吃,但是评价两极分化极为严重。有一部分战士表示这东西很好吃,但是更多战士表示这玩意儿根本吃不下去。
主要原因就是甜度的问题。因为这东西太甜了,其成分基本上是糖。如果论甜度的话,它甚至超过了后世的士力架。
要知道在后世,士力架这玩意儿在中国也不是所有人都爱吃的。
有的人半根士力架都吃不完,就会被腻到牙抽抽。而这种能量棒比士力架还要甜,这年代很多士兵根本就受不了这么重的甜味。
几口下去就甜到恶心了。就像是彭德怀,吃了一口就甜腻到整个人汗毛都抽搐了。
所以这东西的评价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不过考虑到它确实能快速补充热量,军队还是要采购的。作为特种作战时的应急食品使用。
不过这种并不是所有中国战士都爱吃的能量棒却在苏联代表团内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这玩意儿真好吃诶!”
“是啊,浓郁的花生香味和恰到好处的清(腻)甜(死)味(人),味道太棒了!”
“我觉得比胜利糖果厂生产的糖果还要好吃。”
“这要是能进口到苏联,我相信广大百姓都会很喜欢的。”厂长张冠林听着这群苏联代表团这么说,他人都忍不住擦擦汗。
他心里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长春糖果厂生产的糖果据说在苏联销量不行了。
之前长春有一家糖果厂,在49年底的时候就接到过外贸订单。
说是苏联需要糖果,让长春糖果厂制作。当时长春糖果厂很高兴,觉得这是大好事。
又能促进厂子里的经济,还能帮国家赚外汇,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所以长春糖果厂加班加点的做了好多糖果卖去苏联。
但是听说苏联那边的销量惨淡,搞得长春糖果厂自己都很纳闷。
不是都说苏联人爱吃糖吗?
怎么我们的糖果就卖不掉呢?
当时幻想的一糖难求的场景根本不存在,长春糖果厂的糖果就静静的躺在商场的中国商品专区货架上乏人问津。
只有实在是买不到国产糖果的苏联人才会买长春糖果。
于是长春糖果厂开了好几次内部会议,还请了一些专家来调整口味。甚至内部还做了检查,是不是我们哪里生产环节出问题了,苏联人不喜欢我们的糖果?
是不干净还是糖果做的太丑了?反正50年一年,长春糖果厂是搞得鸡飞狗跳。
作为兄弟厂,张冠林自然是知道长春糖果厂的事情。
作为一名纯正的中国胃,张冠林个人是非常喜欢长春糖果厂的糖果的。
如果去了总是会想办法买两包带回家。
有其他家做的龙须酥,张冠林觉得好吃的不得了。
怎么苏联人就不喜欢呢?现在,张冠林觉得破案了。
听听苏联人的评价吧!
这种对中国人来说能甜腻死人的能量棒,在苏联人口中变成了可口的清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