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要个出海口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二百一十一章 要个出海口

李承晚等反动政府如果能稍微做点人,那也不至于一点人都不做。

而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彻底激怒毛主席了。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现如今发生在韩国百姓身上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中国百姓身上。

甚至可以说毛主席是亲身经历过的。当年在江西搞革命,建立中央苏区,最开始在井冈山,后来在瑞金。

红区曾经发展的如火如荼。后面因为种种原因红区失败了,开始长征。

但是毛主席一直都很关心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

因为江西实在是为中国革命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多少江西人送自家的子弟上井冈山或者去瑞金,就是为了参加革命,为了保住革命的胜利果实。

多少人撇家舍业的支持毛主席他们。

那些百姓是真的对红军一心一意的好啊。

家里有南瓜给南瓜,没南瓜给红薯。如果红薯都没了,哪怕是种粮也会掏出来给红军吃。

就这样的一个江西老区,就这么一群支持革命的人。当红军失败,被迫开始转移后,老区人民遭受了白狗的疯狂报复。

这种报复可不仅仅是打骂或者是加重盘剥。

而是真切的动刀子杀人!

蒋介石一纸命令:“草要过刀,石要过火,人要换种。”

那是杀得江西人头滚滚,几万几十万的死。

而且蒋介石还在给前线将军的手令中详细的写了关于如何执行这一命令的详细措施。

【燃烧弹要丢两遍才能保证都烧死…………】【要用最残酷的方法杀死他们,才能震慑其他人…………】

【不用在乎妇女老幼,如果有通共匪嫌疑,一并处理…………】如此种种的言论,不一而足。

都说慈不掌兵,善不掌权。但偏偏毛主席是一个过于善良的人。在解放战争晚期,他看《古城会》会默默流泪。

一句【二十年流不尽的是英雄血…………】他会痛哭流涕。他不是在怜惜台上的戏曲里的角色。

而是联想到二十年来在中国革命中牺牲的仁人志士们。

毛主席对这一切太有切肤之痛了。

所以当看见李承晚在韩国做的一切时,他忍不住想到当年江西所经历的一切。

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和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怒瞬间冲上心口,闷的他胸口疼。

毛主席用各种难听的话把李承晚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难听程度让警卫员都不好意思听。一直到周总理过来,毛主席还没停。

一直到周总理开口道:“毛主席,你这样骂,李承晚也听不见啊。除非你到李承晚面前去骂他。”

“我倒是想呢!”毛主席的气还没消,所以说话的时候没什么好气:“要是李承晚在这里,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周总理知道毛主席不是在和自己生气。

所以也不在乎毛主席口气很差的问题。

他反而尽可能的宽慰道:“要是李承晚在这里,毛主席还想找他比划比划?我听说李承晚长得瘦小,要是一对一的话,应该不是你的对手。”

“要是真打起来,怕是你一只手就能把他抽死了。”周总理用一种风趣的话语解了毛主席的心头气。

“毛主席还是先吃饭吧。”周总理说道:“我看到这份电报之后,我就知道你肯定要生气。一生气又不吃饭了。人是铁,饭是钢。挨饿可不行。”

毛主席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长长叹了出来:“既然你来了,那就陪我吃点吧。”

“好。”周总理没有拒绝。

毛主席的晚餐算不上多么丰盛,也没有多么简陋。正月十五还没过,都在年里。

所以后厨做的菜也就稍微花样多一点。

一个烧豆腐,一个宫保鸡丁,一个土豆烧肉丁,一个大白菜。宫保鸡丁是考虑到周总理来了,毛主席让人临时加了一个菜。

虽然菜的花样多,实际上分量却不是很多,每一份的量差不多相当于后世那种比较好的中式快餐店里一碟的分量。

因为毛主席吃饭不喜欢浪费,连碗里的米粒都要扒干净,有的时候还会菜汤拌饭吃。

如果有剩菜,他又不舍得丢。总是让后厨留着,下一顿热热再吃。

他的私人医生多次建议他不能这么搞,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不好。但是毛主席总是不听劝的。

既然劝不动毛主席,那么私人医生只能和后厨说了。反正饭菜花样要多,但是分量要少。

最好就是毛主席一顿的量。而自此之后,这个规矩也差不多算是定下来了。

菜的分量减少,够毛主席吃一顿就好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人边吃边聊。

“现在美军和人民军在三八线对峙。毛主席认为美国多久会越过三八线?”

“不会很久,美军刚打完汉城,弹药消耗比较大。而且人员士气都要修整,只要这些都到位了。那就是他们越过三八线的时候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笃定美军一定会越过三八线。

这不是因为有了李锐所以他们开了先知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