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只要我够右,你们都是左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只要我够右,你们都是左

美军说使用了过期地图,才造成了轰炸。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李锐觉得他信了。

一脉相承嘛!

不过这里面找的背锅侠居然是一些飞行员,反而没有追究情报部门的背锅侠,这是李锐有些不满意的。但是他想一想这个年代美国情报最高官是谁,他就又想通了,对啊,在美国谁敢追究那位大人的责任呢。不管是杜鲁门还是后面的埃森豪威尔或者是谁,谁敢直面他,说他不对呢。胡佛,啧啧。李锐想着这个翻译的中文名就觉得实在是过于信达雅。胡佛,胡人之佛,至高无上。不过看到这些报道的陆光达和冯石两人都气乐了。

陆光达阴阳怪气的笑着说:“哎呀,原来美军石弄错了啊。轰炸失误!”

冯石也阴阳怪气道:“人有失误,马有失蹄嘛。偶尔炸错了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李主任,你怎么看?”“我用眼睛看。”李锐坐在沙发上玩弄着自己的手指:“两位,你说我们国家的医疗条件是不是还是比较差。”

两人不太明白李锐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但是陆光达还是顺着李锐的话说道:“确实一般。”

“对啊,我们救助伤员其实也确实是很一般啊。”李锐玩弄着手指说道:“你说,我们医疗条件这么差,那些受伤的美国战俘啊,各国的使领馆成员啊。是不是要放回去呢?”陆光达和冯石两人对视一下,瞬间明白了李锐的心思了。冯石哈哈大笑:“小李,你小子真是奸的不得了啊!”“老冯,你可别乱说啊。我这可是秉持着一颗人道主义的爱人之心才提出的建议。什么杀人诛心,什么受伤的战士更能扰乱军心降低士气什么的,我统统都不知道!”李锐义正言辞,一脸正气。

陆光达笑着指着李锐:“坏还是你坏。美国佬好不容易找了个台阶下。不管老百姓信不信,至少是个脸面,你这是要把人的脸面再次撕破啊。”李锐摊摊手:“这我可没法保证,毕竟人家要是不要脸起来的话,我们就算是把他们全送回去,他们也是没办法开口的。”

冯石道:“没法开口,那也只是没办法在公众面前开口。那些人的家人呢?朋友呢?美国政府总不能让所有人都闭上嘴吧。还有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呢。”

“小李这个提议好,让他们都回去吧。还节省我们宝贵的药品。”李锐的提议获得了冯石和陆光达两人的坚决支持,于是李锐等人呈报了着一条建议。中央阅览后,批复的也很快。【按照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应该为受伤的外国伤员寻求更好的治疗环境。考虑到国内目前医疗体系的不健全,送他们回去自己发达的西方国家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行,这就是上面批准了。中国方面和朝鲜述说利害后,朝鲜方面也非常大方的表示愿意放人。

毕竟伤员嘛,朝鲜自己的伤员都救不过来,哪里有那么多药救外国俘虏。还不如大方一把。不过光是这么送回去也不行,因为美国佬在不做人的方面那是出了面的不做人。要是他们憋着什么坏心思,不给这些人治疗,看着他们死呢?虽然说其他外国的使领馆成员,他们是没办法。但是那些美国大兵,他们有的是对付的办法。

所以,李锐以自己部长的身份正式对包括苏联《真理报》、东德的《新德意志报》等十几份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欧美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媒体前来中国。来干什么?当然是宣传中朝的大仁大德啊!做好事不宣传,那就是傻!可以低调做人,但是一定要高调做事!要是在宣传工作中把握不好这个度,那所有的宣传都和笑话一样。正在中国走访的海明威也赶来了东北。并且他已经给美国的几份报纸拍了电报过去,说他就在中国。正第一时间获取战俘营的第一手的相关资料。

作为美国目前最杰出的作家,海明威的在新闻媒体界的威望还是很高的。而且现在这件事正是热点,很多新闻出版社都希望海明威能提供报道。

当然,至于用不用,怎么用,那是报社自己的考量了。

所以当这群受伤的战俘和外交人员被撤离的时候,那可真算得上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英国大使卡特都懵逼了,哪来的那么多外国记者?那么多的照相机摄像机。所有记者都掏出笔记本在采访这批被提前释放的战俘。

“能回家,我是很高兴的。我想念我妈妈的馅饼了。”一个断了一根手指头的家伙这么说道。

“呜呜呜,我终于能回去了,再也不用被空军轰炸了。”某个断了腿的家伙如是说。“我回去之后一定要去抗议!”某个没了双手的家伙这么说。

而这一切都被忠实的记录了下来。苏联、东德、中国、各种尼亚、各种斯坦……毕竟苏联的宣传口领导人不是傻子。当中国要做释放俘虏,并且李锐以部长身份邀请各国的媒体过来的时候,苏联就知道他们想干啥了。给美国人添堵,这是苏联人最喜欢的事情了。实际上李锐还向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也发了邀请。比如说泰晤士报啊,镜报啊,读卖新闻啊,太某报啊,李锐都是发了邀请的。

可惜这些报纸没人来。要不然能更热闹一些。中国和朝鲜方面通知欧美各国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也疯狂发力。苏联甚至用了长波电台在世界范围内广播这个消息,还用了多种语言。

还真别说,还真把不少人给气得半死。

但是开心的人也不少,比如说那些战俘的家人们,他们都在日夜期盼着亲人的归来。社会主义阵营的报纸在连篇累牍的报道这件事,盛赞中朝两国在这件事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反而是西方媒体这一次有些集体失声了。他们想要低调处理。可惜的是苏联没打算给他们低调处理的空间。长波电台天天播,是个鬼都知道啦!海明威的新闻报道也通过电报拍回了美国。

这一下真的是让不少人有一种捏着鼻子吃屎的感觉。因为民情在这里,你不报道那就不合适。你报道但凡只要公正一点,那都是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宣传。

什么叫阳谋?其实这就是一种大势碾压的阳谋。

所谓阳谋必须要有一个势均力敌甚至是能压制对方的势力才能这么做。幸好这个年代还有苏联做靠山。不然靠中国根本不可能发动这样的宣传攻势。当这些战俘被送回国的新闻发李锐手上的时候,他也并没有显得特别开心的感觉。陆光达忍不住问道:“怎么?这赤裸裸的阳谋也算是成了,怎么你还显得不是很高兴的样子?”李锐折叠报纸说道:“我啊……嗯……说一句不当人的话,其实我还真的不怎么想看到美军战俘坐飞机回到美国的新闻。”

“嗯?”陆光达疑惑:“这不是我们要做的吗?”“其实吧……”李锐欲言又止,但想了想还是说道:“说一句不当人的话,我其实更想看到美国空军在半空把这架飞机打下来的新闻。”陆光达:“!!!!!”他惊的瞳孔都放大了一点。“反动派要是在反动一点就好了。”李锐站起来说:“他们还不够坏,还不够反动,还不够不当人!”“我继续说不当人的话,有时候敌人比朋友更能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李锐看着陆光达的两个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他笑着摆摆手:“这个当我胡说,胡说。”“我去后厨看看,今晚吃什么。”说着话,李锐丢下一脸凌乱的陆光达就跑了。

………………

只恨反动派不够反动,这话对还是不对无法讨论。

但是对中国来说,现在美国最大的反动派麦卡锡正在遭遇人生巨大的危机。他正在被资本家们抛弃。被抛弃的原因很简单,民情需要一个宣泄口,需要一个情绪垃圾桶,需要一个足够大的背锅侠。

几个飞行员并不能平息国内外的愤怒。大家需要一个脑袋更大的背锅侠。

而杜鲁门总统立刻把眼光盯上了麦卡锡。而盯上他的原因很简单,麦卡锡太锋芒毕露了。他几乎不掩饰自己对权利的欲望,不管是国会山演讲,还是在各种活动上的煽动性演讲已经在触碰权利的核心了。没有总统会喜欢他这样的议员。而麦卡锡确实是权力欲望大到疯狂的一名议员,他的下台也是因为如此。在杜鲁门之后上台的埃森豪威尔甚至一段时间内对麦卡锡的权利都无法牵掣。美国国内自己都说,总统的权利被麦卡锡给架空了。

杜鲁门搞麦卡锡并不是因为意识形态,而是因为权力之争。

而搞掉麦卡锡,美国的反动势力会停下吗?

不,这是大势,全美国能抓住精英阶级痛点需求的人可不止是麦卡锡一人。没了麦卡锡还可以有麦卡铜,麦卡铁,麦卡金,麦卡银。

资本只需要一个代言人,他们并不在乎这个人具体是谁。只要他足够的右就可以。只要他足够右,那么谁在他面前都是左!得克萨斯州的一处乡下,断了一根指头的美国大兵卢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吃到了妈妈的苹果派。

而他的屁股还没坐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卢比的妈妈去开门,门外站着几名身穿黑西装的男子。为首一人大约三十五岁左右,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他看上去就像是一尊古典的士兵雕像。面容冷峻且坚毅,一双眼睛如白头鹰一般锐利可怖,仅仅是被他看着就让人全身发寒。这个原本在另一条历史线上寂寂无名的男人并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这个世界线上搅动什么样的风云。

他开口了,冰冷的如同钢铁:“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卢比夫人,你的农场涉及偷税漏税与非法利益链条输送。跟我们走一趟吧。”刚刚回家的尚恩·卢比还没搞清楚状况呢,他就看见自己的母亲被几个黑衣人直接拖拽上了一辆福特汽车。

推荐一本新书《1937另一种可能》是书友写的,也是息壤本站的,目前已经十万字,大家可以去瞅瞅小树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