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都觉得苏联赢定了
扎瓦茨基的同事给他送来的好剧本,正是《赡养人类》的剧本。这个剧本在苏联电影人内部传播之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本剧本很好。
因为从五十年代开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就开始了长期的论战,为了证明谁的主义正确谁的道路正确。
资本主义的资本家们甚至不得不违心的给工人们提高工资待遇,这简直是比杀了他们还要让人难受。
有句话说好:看你们赚钱,简直比我亏钱还难受!着大抵上是资本家的想法,很多时候他们不是赚得不够多。
甚至说他们提高工人待遇,可以让他们赚得更多。但是每次谈到提高工人待遇的时候,他们就一副要他们吃屎的模样。
当真是看工人赚钱比他们自己亏钱还难受。
而这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论战,一直到五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1959年莫斯科的厨房论战是这场辩论的最高潮。
人类该走怎样的道路?这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所关心的议题。尼克松赢了赫鲁晓夫,其实并不是代表资本主义赢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苏联是个瘸腿的巨人。
哪怕苏联的轻工业产品稍微能强点,厨房辩论也不至于变得那么难看。
当然,苏联的输掉是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单纯的归咎于一个轻工业产品上。
实际上文化产品上,苏联也是有劣势的。
苏联时期诞生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苏联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从诗歌绘画到芭蕾舞蹈,还有电影小说等等。
但这里面还是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苏联的文艺作品也面临着苏联深加工副食品一样的问题,那就是质量好但是量少。
苏联时期自己生产的副食品,有的时候资本家看了都要落泪。
为什么?因为太实在了!这年头谁见过卖果汁饮料的使用的果汁含量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只加了糖调味以及少量稳定剂的果汁饮料啊!
这年头美国佬卖的果汁饮品,里面果汁含量超过百分之五都算他们输了。
这种追求精品的态度不是说不好,但是在解决大多数人“有没有”这个问题前就先搞“好不好”这显然是不大合乎时宜的。
搞得再好,也只能是满足少部分人。甚至是满足特权阶级,那这东西搞起来有什么用呢?
现在的苏联电影作品也有这个毛病,那就是很多时候陷入小圈子的自嗨。
搞得好,有艺术性,但有时候真的挺无聊的。不是说电影不好啊,比如说苏联科幻电影《飞向太空》明显就拍的比美国人同题材的《索拉里斯》好。
扎瓦茨基也拍过很多留名后世的名电影。
但始终是逃不过一个窠臼,那就是这些电影对文学素养没有那么强的普通人并不那么有好。
因为电影想要面对的观众是全体的,你必须要包容只读过小学甚至识字都不多的观众,你不能求所有电影观众都熟读伏尔泰、高尔基。
所以当《赡养人类》的剧本送到扎瓦茨基的面前时,他忍不住翻阅了好几遍。
最后猛地合上剧本道:“好剧本!故事很通俗,但是内在核心却很值得思考。”
“这部电影如果拍的好,那么不管是大学教授还是青年旋工都能看得懂。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故事里看到自己想要的,喜欢的东西!”
扎瓦茨基这么称赞这部电影剧本不是没有原因的,《赡养人类》这部小说原著经过李锐的剧本改编后添加了许多观众们喜闻乐见的元素。
比如说电影里有很多给男主“滑膛”展现身手和枪战的画面,这是很多观众都爱看的。
而在这些动作戏外,还夹杂着“滑膛”人性滑落和回升的场面。
这里面有谜团有铺垫,有揭开包袱后的那种畅快。还有外星球上关于终产者的戏码。
以及资本家们为了最后的自保,而搞了全人类的“财富液化”计划。
扎瓦茨基看完后连连赞叹,他对同事问道:“这剧本真不错,是哪个编剧创做的?我想要亲自见见他,我想要指导这部电影!”大导演雄心勃勃。
但是同事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扎瓦茨基,你不要太高兴了。这剧本不是我们苏联创做的,是中国人的剧本。是想要和我们搞中苏合拍。”
“但是中国人要拍摄的主导权。所以我们和他们打了一个赌。十五天的时间,大家都拍摄一段十五分钟的样片。从电影里截取一段剧情,在不剧透整部电影题材的情况下,将这个样片拍摄出来。”
“最后在到处放映,让观众们自己用脚投票。谁得票多,谁能获得拍摄的主导权。”
扎瓦茨基听罢陷入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样吗?哎,看来中国人在文艺方面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他们拍摄的电影手法和情绪引导都是很高明的。甚至连我都在尝试学习。”
“扎瓦茨基,你可是我们的大导演,你这是还没开始就想要认输?”
“不!当然不!我也要拍摄这样的样片,现在赶快回厂里开始筹备项目吧,争取三天内开拍!”扎瓦茨基直接拍板。
至于老婆交代买的各种东西,他放在拉达小轿车的后备箱里就已经忘记了。
等到他在厂里开会工作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家后,老婆不可避免的对他一顿数落。
当然有扎瓦茨基的参与,苏联方面关于《赡养人类》的剧组也很快的筹备了起来。
相比于中国方面拍摄《赡养人类》时那种没什么热度的情况不同。
扎瓦茨基是一个在欧洲都享有一定声誉的大导演。
他筹建剧组,苏联知名的演员都表示愿意来拍摄这部戏。
而且相关报纸也铺天盖地的报道了剧组的情况。
不仅仅是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报纸,包括其他欧洲报纸。比如镜报、法新社、西班牙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