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分房子了
问:法国人的特性是什么?
答:浪!是的,不是浪漫,而是浪。在很多时候法国人说自己浪漫,富有情调。
但是更多时候这只是一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体现罢了。
浪,才是法兰西的主旋律。从沙龙时代开始,一直到近现代。法国人以浪闻名。
浪出了高度,浪出了风格,浪出了世界范围内的名声。甚至连现在法兰西的文化也是如此。
拍电影、写小说、画画,只要你不脱,不描写两性。
那么你多半不是一个合格的法国文艺创作者。
不过就这么浪的法国人,最近这段时间内却开始因为中苏拍摄的《赡养人类》而不那么浪了。
拉姆费尽千辛万苦搞来的样片带终于被送到了法兰西,期盼已久的法国人如获至宝。
各地的咖啡厅影院都开始轮番播放这俩样片。
浪浪的法国人都开始讨论其关于人类宿命的问题了,甚至还有很多地下社团开始讨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好坏。
毕竟是革命老区,法国人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只不过现在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不当人子,紧跟美国,对美国亦步亦趋。
实际上这行为在法国国内是饱受诟病的。
因为英法两国的很多民众还生活在英法是世界核心的旧日荣光之中。
法兰西第四帝国的行为以及对美国的退让是让很多人不满的。
这也是后续法兰西第四帝国倒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法国人除了看了样片开始讨论赡养人类里面的哲学问题外。
其实大多数法国人更关心的是中国版《赡养人类》里面那些人的穿着。
中国版的《赡养人类》其实只给滑膛的衣服做了植入广告一样的宣传。
其他的人物虽然没有宣传,但是服装设计却也不丑。
尤其是财富液化委员会的那些有钱议员们,他们的服装都是李锐借鉴了后世的设计给弄出来的。
再加上滑膛的穿着,整个电影里特别有范儿的穿着其实很多。
而法国人对于衣服穿着和审美这方面其实有相当多的研究。
这点是必须要承认的,法国人在服装设计领域确实是很不错。
于是伴随着这些样片在法国的热度,不少法国的服装商人动起了心思,他们想要生产这些服装或者是从中国进口这些服装来卖。
因为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这时候的法国对中国的态度是很暧昧的。
法国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资本主义大国。
中法之间的交流也一直持续不断。甚至法国人还拍摄过一部《解放军占领巴黎》的电影来自嘲自己。
法国人动了这样的心思,有些大胆的商人甚至直接找到了柏林那边的走私贩子。
希望他们能进口一些中国的商品(主要就是电影里的那些同款服装和汽水)来法国。
汽水好说,在上个月莫斯科的罐装厂已经完工。现在只需要从中国进口浓缩糖浆,莫斯科当地就可以直接罐装汽水了。
这样一来就迅速缓解了汽水的生产压力。
因为之前汽水数量不足,主要是被火车的运力给耽误了。现在只运送浓缩糖浆就简单多了。
所以走私贩子很明确的表示,汽水可以帮着搞。但是服装有点难,因为现在全东欧的中国服装都卖断货了。
梅花牌的飞行员夹克系列是卖的最好的。
甚至很多国家开始仿制生产。而法国也想要梅花牌的飞行员夹克。大家想要的是滑膛同款,因为梅花牌的飞行员夹克有一个梅花牌自己的梅花logo。
它不仅仅是品牌logo,同时它也是整件衣服装饰的一部分。少了这个梅花logo,就感觉整件衣服都不香了。
而这样一部样片引起的涟漪才刚刚发酵,等到传回中国国内的时候对亲身经历者就如同滔天巨浪一样。
南京梅花厂,厂长办公室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的来。
“莫斯科又要追加三千件?好好好,我尽快安排。”“华沙也要两千件?好。”
“什么?斯大林格勒追加五千件?还有列宁格勒在追加七千件?还有东柏林、爱沙尼亚、什么什么斯坦?”
“喂喂喂,不要在追加了,不要在追加了!工期都排到两个多月之后了!”
梅花厂的厂长压根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去年在商务部牵头组建下的厂子仅仅是发展了一年,刚刚走上正轨,它就开始爆单了。
本来刚开始搞这个厂子的时候,大家都没看好的。
因为大家觉得上面给设计的衣服好看是好看,那种飞行员夹克配上牛仔裤和圆头皮鞋穿着就精神。
但是飞行员夹克的制作成本也贵啊。这么贵的衣裳,中国没有多少人买得起吧。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人家没有在中国卖。
商务部的同志把衣服全都拉去苏联卖了。
一个冬天的时间,飞行员夹克系列在苏联疯狂热销。基本上是生产多少,他们就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