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北京火车站这边,来迎接南洋子弟的对口单位还真的是不少。
毕竟中国现在缺人。科学家缺,高级技工一样紧缺。现在是谁家都不嫌弃自家的技工多。
于是乎在火车站这边还出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场面。
那就是一些专业对口的厂子来了好几个,他们是干嘛来的?
是抢人来的!他们抢人可不光从言语上抢,从行动上也抢。这年头干工厂的,不管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经营班底,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经营班底,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匪气。
具体到事情上就是大家会争抢资源。而且很多时候争抢的还很凶。
如果说计划物资还属于听从国家调配的话。
那么人才的流动就要宽松多了。
别以为现在的中国企业不懂什么叫做挖角。
哪怕是后面搞计划经济了,国营厂之间也会想办法挖角。
虽然没办法将自己看上的高级技工的工作关系转过来。
但是可以借调啊!有的厂子为了借调一个高级技工,那可是开出过不少好处的,还要给这高级技工的原单位一些好处。
整的就像是足球俱乐部里的球星转会一样,还要给转会费。没办法,谁让新中国缺人才呢。
中华民国大概是中国漫长历史上最费拉不堪的时代了。
就算是后世被人唾弃到地底的满清王朝还知道在王朝末年搞洋务运动呢。
中华民国这种,全中国都在紧缺钢铁。
但是后方还能把钢铁厂整倒闭的操作,放眼全球也是独一份啊。
这就造成了新中国接手的这个烂摊子,就连合格的产业工人都培养不出来。
这导致了工厂领导抓破脑袋都想着多搞些有本事的技工回来。
于是这群南洋子弟刚下火车之后就面对着他们前所的场面。
“谁是赵明同志,我们是北平标准件一厂的,我们很需要你啊”“别吵别吵,你们北平一厂要,我们天津标准件六厂不要吗?””哎呀你们别吵,我是天津纺纱一厂的,我听说咱们这里有个江山同志懂纺纱机也懂纺纱对吧。
我们厂特别需要…………““你们纺纱一厂已经多吃多占了,我们纺纱三厂是后娘养的啊?江山同志必须要跟我们走!”
现场很乱,乱的和菜市场一样。
这场面把黄江等一众南洋子弟吓得不敢下车了。
还是随行的工作人员对着他们大吼道:“别吵了!南洋子弟的安排有上面的分配,你们还真当自己是土匪来抢人了啊?!”
“都散了都散了!在不散,我工业局轻工局写抗议信了啊!”在这样的威胁下,这群准备来抢人的工厂代表才散去。
不过散去之前他们还是留下不少礼物的。
毕竟是来抢人嘛,还是南洋子弟,空着手来多不好意思啊。
大家都准备了一些不贵但是又很实惠的礼物。
“这是大顺斋做的牛舌饼,老地道了。你们在南洋没吃过吧,都尝尝,都尝尝。”
有厂代表送来一小盒点心,这东西好吃不贵,费不了几个钱但却是一种心意。
临走前这厂代表还不忘回头说道:“记得啊,我是北京标准件一厂啊!”
又有几个厂代表过来送了点心。
大家似乎都是商量好的,送的都是各种点心。其实这还真不是商量着来的,而是这年头京津冀这边去走亲戚也就提一盒细馅点心罢了。
“你们在南洋长大,一定没吃过正宗的天津麻花,你们尝尝,尝尝…………”“我这还有稻香村的桂花糕…………”
“尝尝我带的,这是山楂糕,酸甜可口。就是别多吃啊,吃多了吐酸水。”
“这是牛街的白记年糕…………”黄江等人从刚刚被一群人争抢的惊吓中陡然变成被一群人疯狂塞点心,这种巨大的反差感让他们有些迟钝。
除了说谢谢之外,这群南洋子弟都不知该说什么了。好不容易把最后一个厂代表送走,众人手里都满满当当的抱着各种点心。
这些点心确实是大家都没吃过的。南洋有南洋的点心,南洋华人多是两广和福建籍。
就算是做中国点心,那也是两广福建那一派。这种北方点心他们也没见过。
随行的工作人员对他们道:“你们做了几天火车也辛苦了,我先把你们送去宾馆。你们休息一晚,明天带你们和外交部的同事见面。”
工作人员将这群南洋子弟安排在北京一处不错的宾馆后就准备走了。
不过离开前却被黄江叫住。“诶,哥哥,我们不会被编入军队吧?”“啊?”
工作人员有些傻眼:“你们听谁说的这种谣言?”
“我们自己猜的,因为之前我堂哥在民国就被编入军队,然后死了…………”
“这…………你放心吧,不可能把你们编入军队,更不可能让你们上战场的。”
工作人员拍了拍黄江的肩膀。
他对这个一直喊自己哥哥的年轻人有着莫名的好感。
当黄江走回房间时发现,自己的这群同伴们都聚在一个房间内,大家兴致勃勃的拆着厂代表送的各种点心。
“牛舌饼是用牛舌头做的吗?”有同伴拆开牛舌饼的包装,大家以为牛舌饼是用牛舌头做的一种点心,可能和牛肉煎饼之类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