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次世界大战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军战俘邓肯中校很生气。“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家里人发电报?!"他对着自己这组的管教忍不住大吼大叫。

战俘营的管教猛地一拍桌子:"邓肯,注意你的态度。这是你和我说话应该有的态度吗?!"

所谓恩威并用,战俘营的管教们来这之前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不能对战俘太好,也不能对战俘太差。要适当的拿捏好一个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让这群桀骜不驯的外国佬既听你的话,还要感激你。

历史上的碧潼战俘营其实也有类似的心理学高手指点,而这一次不过是李锐提议了一下,让管教们少走弯路,大家都要学会如何拿捏就像是现在这样,平常对美军战俘笑眯眯的管教一发怒,目光死死地盯着邓肯中校,邓肯就不自觉的低了一头。

他语气变得有些结巴:“不…………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罗管教,我是代表我的战友们一起过来问的。为什么英国士兵可以给家里报信,而我们不信?如果是支付电报的费用,我们也可以支付的。"

"我们可以让家里人代为支付越洋电报的所有费用。"邓肯急匆匆的说着。

现在的越洋电报价格是非常昂贵的。

邓肯等美国士兵还以为是中国考虑电报费用,所以才不让他们发信呢。

而负责邓肯他们这组的罗管教听到邓肯的话,他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才说到:“这和钱不钱的问题不是很大,主要是英国和中国,美国和中国,你们两个国家和我们国家的关系不一样。

罗管教比划了一下,示意英国要近一点,美国要远一点。

邓肯不解:“为什么?”

罗管教耐心解释:“因为在去年一月份,英国已经率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与政权的法统。所以虽然中英没有建交,但是我们有正常的通讯往来,只要英国人原意,我们和他们公平的做生意也是可以的嘛。"

"但是美国不一样了,你们的美国政府到现在依旧不承认我们新中国的合法性。依旧支持台湾的老蒋,认他为中国正统,这不是瞎胡闹嘛?”

“这样弄,这是基本原则问题。在美国没有正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怎么和你们美国政府打交道?要我们破坏原则吗?"罗管教这话说得义正言辞。

道理也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英国是承认新中国合法性的。

所以两国之间不管如何,至少通信往来是正常的。美国就不一样了,他们承认新中国是要有前提的,在49年老蒋已经全面溃败的情况下,美国佬依旧自高自大。

并且傲慢的提出要求:要我们和新中国建交,承认你们的合法政权,并且将民国的援助利益渡让给你们?可以啊,拿条件来!

简单来说,美国佬要求中国承认从清末到民国对美国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且要求完整保留美国在华全部利益,给与美国最惠国、美国公民在中国的治外法权等等。

虽然理论上来说,新中国可以和美国人讨价还价。

但是毛主席看到美国人提出的这条件后,直接丢进了垃圾堆。

司徒雷登(美国当时驻华大使)还是拜拜了您嘞。

中美建交,并且指望美国佬和中国公平相处?不可能的。你不卖国卖到一定程度,人家连你的法统都不认。

还有什么可说的。美国人既然不屑于与新中国建交,那我们也不用热脸贴你的冷屁股了。

罗管教的话已经很明确了,中美之间没有正常的通讯渠道,你们美国佬不要指望给家里报信了。

邓肯一脸沮丧的走出罗管教的办公室,而在外面的活动空间,他队里面其他的战友围了上来。

“邓肯怎么样?"

“我们可以给家里报信吗?"

“我们都可以出钱的。"

战友们热切的看着邓肯,邓肯一摊手:“不行,罗管教说中美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通信渠道,我们不能和家里报信,他回绝了我的请求。

邓肯这话说得让在场的美军士兵一个个如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实际上不止是邓肯这一支队伍,其他很多美国战俘都派出了代表,去咨询自家的管教。

但是得到的回复都是一样的:不行。这让营地里的美军士兵别提有多沮丧了,不过美国士兵们很沮丧,英国士兵们却很开心。

为什么?因为他们可以给家里报信。不仅可以给家里报信,还可以帮战俘营的其他战俘给他们家里报信。

比如说战俘营里的法国人,人别说什么英法两国世仇。

实际上英法两国士兵相处还是比较融洽的。

法军士兵虽然屁事很多,比如说要求手纸,熨衣板,要求用刀叉吃饭等。

但实际上法军士兵相比干其他国家士兵来说,要文明的多,他们基本不会与其他国家的战俘起冲突,甚至法国战俘里还有几个手工大佬问战俘营的管教,能不能淘换点废旧的弹药来。

当时战俘营的管教很警觉的问:“你们要干什么?"

法军回答:"我们想组建一个乐队。"在管教半信半疑之下,弄了一些子弹壳和炮弹壳。

这群法国人叮叮当当一通敲,还真的弄出了不少乐器。还搞了个简易的小乐队,能在休息的时候吹拉弹唱。

结果这群打仗不行,但是浪起来非常靠谱的法国士兵成为了战俘营里最受欢迎的战俘。

从其他战俘到管教,都挺喜欢他们的。除了浪和屁事多以外,他们没什么毛病。

英国士兵和法国士兵关系也不错。英法靠的也近,两国之间发电报也便宜。

很多法国士兵委托英国士兵帮忙给家里发报,英国士兵也同意了。

这样法国士兵虽然没法直接给家里发报,但是能委托英国士兵给家里发报时提一下自己。

然后让英国士兵的家人在英国给自己法国的家人发报。

走了一个曲线,但至少能报个平安,自己和家人总是能放心的。而除了法国人之外,如十耳其人也想给家里发报,也找到英国人,土耳其人没有和法国人那么受欢迎,和英国的关系也一般。

不过土耳其战俘也厉害,上山砍树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些树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