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番外 穿越八十年代
本章作者:馄饨粉丝汤——“x&%¥*…………%@^(和谐友善得礼貌问好)这个时空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顶着黑眼圈连续熬了一周夜的马哲抱着脑袋坐在书桌前痛苦得哀嚎着。
“我,一个2000年的硕士,为什么会在80年代经历这份痛苦啊啊啊!”
“李锐你这个混蛋!!”是的,她是个穿越者,从2000年的平行时空穿越到了80年代的自己身上。
刚穿越来的马哲正踌躇满志,打算利用脑海中先进了20年的知识吊打80年的同行。
刚冒出这念头,甚至还没来得及详细展开,就发觉自己面临着学生时代最深恶痛绝的事件——
期末考试,考试时间还是下周。不得不说,在这个时空的马哲是个有上进心的好孩子,密密麻麻得课程安排,加上修得双学位,排课之紧密,涉猎范围之广,令穿越来的马哲看得头皮发麻。
好在有尚未结束的求学生涯打底,仗着还没遗忘得知识,大半水水的学科相信只要看两眼题型,再突击背一下考试范畴就能混个及格——
在翻开复习资料之前她的自信心能冲出地球直达月表。
“那么,先从第一门需要考的开始吧,我看看,《现代传媒理论》。唔…………大学的时候好像选修过,但是得回忆一下。这门课不难…………什么?老师甚至给出了考试范畴,nice!”
年轻的小姑娘脸上洋溢着轻松得笑容,光滑饱满得皮肤在灯光下简直熠熠生辉。
扫了一眼案例分析题:“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介,以下分别是我国传媒学之父李锐在传统纸媒、录像影音和数字化网络平台的经典操作案例,请分析不同媒介在其中承担的作用。”
“李锐?李锐是谁?朝鲜战争…………文化攻势…………啊?我们的文宣原来这么厉害吗?”
对近现代历史深恶痛绝以至于没认真学习过的马哲对朝鲜战争的知识储备近乎于无,对这场战争的所有认知就是抗美援朝是在朝鲜打的,因此她此刻还没意识到哪里不对。
“唔…………还是先把纯靠背就能拿分的简答题做一做,这道题好像挺简单的:“我国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领先时代的传媒法案,请列出我国通过的第一部传媒法名称和时间,简析50年代至今我国传媒法案的变化。””“现在是几几年??几几年至今??50年代??50年代建国初期就有传媒法了吗?”
(画外音:建国初期我们有传媒法吗?)年轻的马哲第一次感觉到了事情有哪里不对。
不幸的脚步正悄然降临…………
两天后,马哲两眼通红得做着笔记,嘴里不住得碎碎念:“近代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但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崛起之迅速令世界瞩目…………呜呜呜,我最不擅长历史了,我为什么要选近代史…………”
“呜呜呜,为什么跟印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呜呜呜,我为什么要选那么多门课,为什么我一个理科生还要学《国际贸易》,现在的大学要求怎么那么严格?”
“被誉为“可乐建交”的可乐品牌为山海关可乐,请问山海关第一次出口是在什么时候?
淦,“可乐建交”是什么鬼?
请简析“可乐建交”对我国国际贸易起到的作用。所以什么是这该死的“可乐建交”啊!!!”“请简析我国计划经济初级阶段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呜呜呜,我经历计划经济的时候还不记事吧?没经历过我怎么知道嘛。计划经济还有初级阶段和终极阶段的吗??”
“x&%¥*…………%@我到底选了几门经济方面的课?为什么要学经济学模型?”
“我真的不会啊!!”“好耶,终于看到专业课了,这还不是手到擒来??”
“呜呜呜,1980年的课怎么那么难,妈妈我想回家。”饱受精神折磨的马哲同志每天的安慰就是吃饭时间。
俗话说得好,想要安抚一个人的心,就要安抚一个人的胃。宁可过劳肥,也不能委屈自己。
“师傅,给我一份松鼠桂鱼。”马哲大声对着打菜窗口的师傅说道。
“小马来了啊?不是我说你,看你这小身板,你一个人吃得了那么多吗?”
打菜窗口的大师傅碎碎叨叨得把在蒸箱上热着的松鼠桂鱼端给了马哲。
“吃得了吃得了,师傅你还不了解我吗?您看我什么时候浪费过?还不是大师傅的手艺太好了。”
“那可不,我们这窗口的大师傅那可是国营饭店退下来的老师傅,也就是你们这一代有福了,以前哪儿有这样的条件。”
打菜师傅还待再说什么,后面排队的学生已经开始催促了,马哲赶紧端着餐盘一溜烟跑了,“师傅我就不挡别人道了,下次再聊啊。”
“嗨,这孩子…………”打菜师傅难得遇到愿意听他反复唠叨往事的学生,这没几天也开始滑溜了,师傅摇摇头放下杂念“同学你点得什么菜”找到空位坐下来,马哲迫不及待得舀了一勺松鼠桂鱼的酱汁,浇灌到白生生冒着热气的米饭上。
颗粒饱满的米粒瞬时被油亮红润的酱汁浸透,泛着诱人的色泽。夹上几筷子鱼肉,堆在米饭上,一勺子挖下去,嫩香的鱼肉连着炸得酥脆的鱼皮,伴随着浸润着汤汁的米饭送入了口中。
她脸上不禁泛起了幸福得微笑。
“这个时空可真棒啊…………”马哲含糊得想着,大学食堂竟然能有如此人间美味。
从这短短几天的校园生活来看,这个时空的物质条件比原时空可好太多了。
单从吃的来看,不止种类丰富,这个时空的厨师厨艺也不错。
大学食堂的师傅——至少她现在上得大学食堂师傅干不出番茄炒西红柿,西瓜炒橘子这种事。
她所在的大学食堂水准远超自己时空的水平,甚至开了一个窗口,可以提前跟大师傅预约想吃得菜,大师傅会挑选呼声最高的几道菜在第二天出售。
当然,虽然食堂的菜都有补贴,但预约菜的菜价还是会比其他窗口的大锅菜贵。
自从知道这个窗口以来,马哲同志顿顿蹲守,原因无他,大师傅的手艺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大师傅最早是炊事班出身,还随军打过仗。
在军中最喜欢看得就是吃他饭菜的人露出幸福得表情,从而激发了对做菜的热情,退伍后通过自身努力进了国营饭店,甚至一度当上了饭店主厨。
后来快到退休的年纪,这所大学邀请大师傅来为学生改善伙食。
不知道大师傅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答应了。
背后的故事马哲还没来记得听打菜师傅说,但这些都暂时跟她无关了。
能在食堂吃上松鼠桂鱼,这是什么样的天堂啊。晚上学累了,一口山海关可乐,一口带葱香和肉味的蛋白质饼干,也足以让自己提起精神继续奋斗了。
此时,年轻的马哲并不知道在小商铺铺货量最大的饼干原料是什么。
虽然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补充蛋白质,蛋白质饼干也改良了很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