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定要买一个
这场来自于中国的购物节能在苏联和东德推动,在这里还真的要必须要感谢一下赫鲁晓夫同志。
在历史上中,这位可是带着苏联和中国直接断交交恶了,还有长期的中苏论战。
但有的时候,不同时空,一些不同的变动会将很多事情导向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现在的赫鲁晓夫被斯大林任命为全权处理中国对苏、东国家商贸事宜的处理者。
从各种方面来说,现在的赫鲁晓夫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已经和中国利益一定程度上的捆绑在了一起。
而且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发展符合赫鲁晓夫的利益。也符合苏联的利益。
所以赫鲁晓夫不遗余力的推动这场展会。
不过也不知道赫鲁晓夫到底是真的蠢还是政治敏感度并没有那么高,他逢人就说中国以后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食堂、裁缝铺、工人俱乐部。
这话说得真的是没那么讨喜,甚至说让人讨厌了。不过最近十年,中国大概率还真的只能先忍着。
食堂就先当食堂吧!至少当食堂,咱们弄点油水,先把本国老百姓给喂饱先。
中国的态度也是很简单,闷声发大财。反正你说你的吧,我们怎么发展还是按我们自己的节奏来走。
不过很多人看着中国不做声,还真以为赫鲁晓夫说的话是对的,中国人是默认了,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后勤部了。
这事儿吧至少从这个时候来看,是利大于弊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去搞什么世界争霸这件事。
至少苏联那边一群人天天听着赫鲁晓夫宣传中国是苏联的后勤部这件事,他们中有不少到是放下了戒心,或者说戒心没那么强。不过从十几二十年后的长期来看,这个标签贴在中国身上就未必是好事了。
倒不是说那个时候中国要争霸了,而是要为长远的未来打算。如果那个时候苏联还是勃列日涅夫上台,或者是一个和他类似的人上台。
那么中苏关系和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就要早做准备了。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现在说这个还太早,只能是未雨绸缪的先准备。
毕竟所有的准备和谋划都需要足够的实力。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本事,所有的谋划都是假的。而现在,中国重工业刚刚起步,很多厂子还只有一个雏形,他们都嗷嗷待哺呢。
在竟可能不依赖苏联贷款的情况下,从国际市场上搞到外汇,自我造血,解决国内就业岗位问题和给重工业输血的问题。
这就是这次购物节举办背后的深刻含义。
当然,对于苏联人和德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怎么意识到现在中国的问题。
对他们来说,这次的购物节简直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
在购物节的会场外,有一个露天的展台是专门用来展示摩托车的。
而这是第一个吸引到所有人的目光的东西。
因为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国完全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就像是单身汉威廉一样,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读过一些关于中国的书籍。
那是因为他父亲曾经是德国洋行的驻华办事人员,他父亲的洋行在中国的主要工作就是卖染布的颜料和机器给中国。
在中国近代印染历史上,德国颜料和德国机器,很长时间内都代表着高端。
威廉的家族也靠着向中国出售印染机器和染料赚得盆满钵满,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好日子才算是到头。
威廉的父亲德鲁并不是特别想来看这个购物节。
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人能摆出什么东西呢?但是架不住儿子的再三劝说,以及儿子之前打包回来的中国菜(锅包肉、酸菜白肉、糖醋排骨、干炒牛河…………)
也确实好吃。听说购物节现场依旧有小吃摊,德鲁想来现场吃。
不过在来的路上,开着闪电欧宝汽车的德鲁还在念叨:“其实中国人的商品也就那样。我在中国很多年了。他们真的生产不出什么很厉害的产品的。你想买中国人生产的摩托车,我觉得你还是算了。”
“如果真的喜欢摩托车的话,你可以买宝马的。”是的,威廉一直劝他老爹过来,其实就是想要买一辆摩托。
但是摩托车是大件,总是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的。
威廉听着老爹的话,他不是很高兴的说道:“爸爸,宝马的摩托确实不错。但是它太贵了,而且造型我并不是特别喜欢。我有个朋友有宝马的R24,修理起来也非常麻烦。我不想太麻烦了。”
这年头汽车和摩托三不五时的坏两下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能拿七十年后的宝马质量来看待它。
德鲁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些离谱,明明德国就有很好地摩托,为什么要买中国的?
而且听说还不是给了订金就能交车,还要等,听说要等三年才能正式交付。
虽然说现在苏联买什么东西都要等排队。
就算是在西德购买如同汽车和摩托这样的大件商品也需要几个月的等待。
但是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简直就和在苏联买汽车需要的时间一样长。
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停好车,来到会场。
威廉就迫不及待的拉着自己的父亲前往中国这次在购物节上科技程度最高,机械程度也最高的展台。
也是唯一的户外展台。才刚刚抵达这,德鲁就发现会场这边居然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而且刚到这,德鲁就碰见了一个老朋友,从前也是在洋行工作,后来回国成为了一名销售,最近听说跳槽到了宝马当销售的大卫。
“老朋友,很久不见。最近过得好吗?”“还行,你还在卖你的染料生意?”
“对啊,你呢。听说你成为了宝马摩托在西柏林的销售经理了?”两人寒暄打招呼,聊了一会儿有的没的,才聊到摩托车上。
“德鲁,你也来中国购物节的展览。想要买什么吗?”
“哦,我儿子威廉。你见过的,几个月前我们两家聚会的时候你见过他。他想要买一台摩托。其实要我说,买宝马就很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