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因为投降或者是被俘虏的队伍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观众们都只能简单看一下番号了。什么英国的,什么法国的,什么土耳其的。什么美军XX师王牌团,什么美军XX师XX团英雄连等等。很多美国自己叙事的时候宣传的所谓王牌部队,这次全都成了俘虏了。欧洲观众只当是看个乐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个乐子。不过在欧洲的很多美国人却破防了。
比如说非美调查委员会的赫尔托斯,他看着电视里的内容,他的脸皮直跳。
美国二战宣传的什么王牌部队,英雄部队,在志愿军的镜头下被撵的和狗一样漫山遍野的跑。美国人是要破大防的。在中国的海明威看着这些内容他也是非常的尴尬,有一种说不出来,但是又很怪的味道。
第一,他不认为美国加入朝鲜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第二,他爱美国。
这就让他很难受了。尤其是当画面里出现了美国军队为了逃跑,朝着英国军队头上打照明弹的骚操作之后。
别说海明威绷不住了,之前在东柏林参加中国百货展览会的一群英国商人那是更绷不住了。就美国人这德性,咱大英帝国居然还要一起维护美国利益,这群英国商人也是恶心坏了。而当镜头转到志愿军的时候,如李锐所说的,他要向这个世界揭示志愿军为何强大。镜头里,一支二线修整的志愿军部队正驻扎在北朝鲜的一个村庄里。村庄不大,大概也就三百多号人。志愿军有一个营从前线退下来进行修整。
这个村庄已经颇为破败了,遭受过美国大兵的过境,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家里稍微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吃的喝的也都没了。
营里的一个连长带着一百多号士兵在村子里的空地站着。
“老乡们,我们是志愿军,从中国来的。来朝鲜是帮你们打美国鬼子的,你们不要怕。我们不是南朝鲜伪军部队。”连长的话被队里一个朝鲜族战士翻译给村子里的老百姓听。
“我们就驻扎在村子外面,你们村子里有什么困难就和我们说。我们会在这修整几天,有什么要帮忙的,老乡们可以开口。”
北朝鲜的老百姓听到这些话,才怯生生的从破败的家中走出来。
他们看着这群志愿军士兵在村外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这些士兵没有打扰他们,也没有进村子里,完全秋毫无犯。这样,这群老百姓才相信他们真的是从中国来的同志。
村里的村长号召村子里的村民把家里还剩下的一些粮食捐出来劳军。当志愿军看着这群瘦弱的北朝鲜老百姓扛着十几袋粮食来营地门口,局促不安的站在那儿时。营长连忙出面道:“老乡啊,咱们志愿军不用你们劳军啊。你们苦啊,咱们一路上都看到了。南边的伪军和美国鬼子把你们祸害惨了。咱现在帮你们北朝鲜把他们打回去。”“你们再等等,打赢了日子就好过了。这些粮食你们先拿回去,咱不要啊。”志愿军不收北朝鲜老百姓的粮食,而北朝鲜的老百姓却非要将粮食送过来,哪怕他们自己都不怎么够吃。
因为北朝鲜的老百姓想的事情也很简单,中国志愿军是一群外国人,现在却是在为自己国家的独立而战。自己能坐视不理吗?
在镜头下,欧洲观众看到了一副许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军民鱼水情】。嗯,是的。欧洲很多观众真的很难理解。
在二战的时候,是有一些欧洲的游击队和老百姓有鱼水情,但那基本上是基于游击队就是在家乡附近打游击抵抗纳粹。
对家乡是有感情的,所以不会祸害老百姓。老百姓也因为这些游击队的小伙子全是本乡本土的子弟,所以愿意提供各种帮助。
但是美国佬登陆欧洲后你和我说【军民鱼水情】?欧洲人民真的会谢。这么一对比,大家伙就感觉出不对的地方来了。尤其是不仅仅是这个营,还有拍摄的其他地方。
在后方修整的志愿军,如果是组扎在村庄附近。如果他们有空,他们甚至会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去修补那些被轰炸过的房屋,帮他们重建家园。还有的部队明明应该是在后方休息的,但是有的志愿军士兵休息的时候还会跑去帮朝鲜老百姓种地。
还有镜头里,政委指导员的政工干部为战士们讲为何而战。
这些东西,李锐是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全都教出去了,你们学,都可以学。学不学的会,学不学的好,那就不是我能掌控的了。
而这些东西到底在外面有多少人会有所感触,那就不好说了。因为欧洲情况和亚洲不一样,李锐不指望欧洲观众能全都共情亚洲人民的悲欢,但是能有一个两个也是好的。当然,还有拉踩欧美产品还在继续。当第三次战役结束,联合国军损失的兵力数已经多达数万人之多,美军在朝鲜一半的陆军都被消灭(或俘虏)后。志愿军也迎来了他们的庆功宴。
拍摄于河北罐头食品厂的内容算是把欧洲人给震撼了一把。画外音道:“为了解决部队在外作战的特种需求,新中国中央领导人决定研发新的罐头食品。”“传统罐头食品虽然能满足基本口粮。可是在部队取得大胜需要庆功宴时,显然过于寒酸了。”伴随着画外音出现在画面里的是一盘色泽油亮,一看就非常有食欲的红烧牛肉。
“为志愿军战士们提供更好的伙食保障,是保证他们战斗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