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裂变
人就是一种很喜欢抱团的生物,不论中外,更不分种族。对于前往台湾的国军士兵来说,抱团更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
因为六十万国军前往台湾,其中有一部分杂牌军被老蒋解散了。
但是这些从大陆被他带过来的人是老蒋在台湾的基本盘。
所以在台湾进行土改,打到台湾的地主,把土地分给从大陆来的地主和士兵。
国军士兵不得不和台湾的原著居民产生很大的冲突,抱团也就是在所难免的。
一般抱团都是按照地域来抱的,比如说山东的就和山东的一伙儿,陕西就和陕西一伙儿。就像是王赋和陈贵他们就有一群山东老乡组成的同乡会。)类似这样的同乡会在国军内部有许多。
毕竟国军的长官们都会搞山头主义,那么么普通的士兵,搞个老乡抱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啦。
张海来找王复他们,就是因为知道他们在山东老乡会里多少是能说上点话的。
因为王复这人比较仗义,在同乡会里声望不错,他要是带头的话,指不定能成。
王复和陈贵对视一眼,张海这话说得他们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因为底层士兵里想要逃跑的不仅仅是他们,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但是大家都是心照不冒的。
没人开口,因为就怕有傻子跑去找长官告发领赏。
但是张海他们肯定是不会告发的。
因为之前何光那个五美元每人奖赏最后变成五台币每人的奖赏实在是太让人寒心了。
最后的最后,因为起了冲突,何光居然连十二个人一共的六十台币都没给。
这事儿不光是自己营里的兄弟们知道了,就连团里甚至是隔壁团的一些兄弟都清楚了。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嘛。,?国军的长官们总是能一次又一次突破士兵们所认知的极限的。
王复看着张海道:“干嘛?”,??张海道:“别我问干嘛,我就问你们是不是想回家?"王复和陈贵交换眼神,最后双双点头:“明人不说暗话,我是想回家看我老娘了。你是不是也想走?"张海把两人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后才小声说道:"是想走。"陈贵却说道:“你们兄弟都被共军打成这样了,你们还想走?”张海可以确定陈贵和王复是要跑的。
所以他实话实说道:"兄弟,不骗你们。其实我们队伍里另外十八个兄弟其实没死?”“没死?!"王复和陈贵惊讶的声音有些大。然后两人猛地注意到自己音量,左右看看没人,才再次压低声音急促的问道:“没死是什么意思?”“就是那个意思,没死。”
“你们没遇到共军,那十八个兄弟是开小差溜了?”“不是,我们遇到的共军了。“那你…………等等,他们是和共军走了?!”王复和陈贵这才注意到事情的真相。
张海也点头道:“确实如此,他们是和共军走了。”“那你们还回来,你们是来帮共军劝降的?”王复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陈贵也开口道:"你就不怕我们揭发你?"张海笑了笑:"揭发我做什么?拿五台币的奖励吗?"这话一出,陈贵和王复沉默了。
过了半晌,王复冷笑了一下:“呵呵,还真是。在国军给长官卖命凭什么?就任五块新台币?陈贵也恶狠狠的道:“就是!五块新台币够干什么?在台湾的小店里连一盘荤菜都吃不到!"张集那天和何光的冲突是他故意挑起的,而现在来看,这场冲突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产生涟满。
去了台湾之后,这群国军总算是勉强能偶尔吃个饱饭,来了朝鲜之后美军管着后勤物资,大家都能吃饱喝足了。
很多人就忘记了曾经的老长官们是多么的不做人。
而何光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尘封的记忆都被唤醒了。
国军始终是那个国军,长官始终是那些长官,他们从来都没有变过,也未曾改变初心。
想明白这点之后,王复和陈贵很显然知道应该相信谁。“张海,怎么说?”王复问道。
“什么怎么说?”张海反问。“就是共军那边怎么说,如果说是投降过去,怎么说?还给路费吗?”这是王复和陈贵最关心的问题,像他们这样的大头兵就算是有逃跑的打算,把之前的积蓄全换成银元带在身上,那又有多少钱呢?旅费自然是能少就少。
“路费给的,你报你家的地址,那边直接给你安排回国,然后给你买车票,一路让你回去。不过估计只能到县里,你们想回自己村,那就要靠自己走回去了。”
“能到县里就成啊!对了,那边共军的兄弟知道我们来朝鲜了,他们还有没有别的说法?”王复和陈贵也很关心这点。
张海道:“当然有说法,不然也不会让我们回来了。对面的共军兄弟说了,中国人在外国的土地上为了外国人的事情互相打来打去不值得,都是兄弟何必流血?“要是我们这边国军的兄弟现在要是投降回去,那可以就地解散安排回家。一路上的路费和伙食费他们都包了。
而且回去之后和当地政府报备,村里的土地也有咱们兄弟一份。"张海这话一说,王复和陈贵的眼睛就亮了。
早前听收音机的时候听说了,很多地方都有了土改。大家按人头分地,平均每人能分两到三亩土地。
对于中国人来说,土地情节大概是最重的一个情节了。三十个大洋给人的安全感,远不如三亩水浇地的安全感。
所以志愿军司令部对招募这群国军士兵前来投降祭出的最大武器就是他们回家可以分地。
果然这样的大杀器一出,王复和陈贵坐不住了。“你说的是真的?”“张海,你没骗人?骗人是小狗!你说,你对天发誓,骗人你是狗。"张海哭笑不得:“好,我张海对天发誓,我要是骗人我是条狗!可以了吧。”
王复和陈贵陷入回家可以分地的喜悦中。
张海继续说道:“对面的共军兄弟也说了,咱们也不能光顾着咱自己。咱要多拉些兄弟一起回去才好。要不然前面共军还再打仗,打的又是咱们的兄弟,里外里都是不合适啊。”
“而且吧,要是就我们几个人跑,要是其他兄弟不明所以,长官又下令开枪,你说多危险啊。”
张海说得这些还真的是很有道理。
王复道:“那你的意思是?”“多拉一些兄弟跑啊!你们想想,同乡会里有哪些兄弟想要回家的。一起带上呗!要是大伙都跑了,你说光杆司令的长官有什么用?难道还能一个人来撵我们一群人?”“这话说得,确实有道理啊。”
在张海的劝说下,王复和陈贵这本来就打算跑的人一下就被劝说住了。
而类似这样的对话和劝说,正伴随着张海这个排的战士四处游走而不断的增加。
如同王复这样的士兵随后也加入了劝说其他同乡士兵的行列。
回家的心是密切的,但是很多人其实都怕对面的共军不认账。
而在这样的劝说下,回家的愿望就像是裂变一样开始传染。
但是对于底层士兵所发生的事情,国军上层向来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
他们只是按照盖伊的布置,开始准备士兵开拔。
但是又准备做好他们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