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斩开个朗朗乾坤
坐在吉普车上,张集的心里感慨万千。五年前,他是从这儿走的。他想要为他娘挣一个诰命。
五年后他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而且荣誉满身。人生充满了变化,如果自己不是选择加入志愿军,而是还跟着国军混,现在指不定还在战壕里吃土呢。
从朝鲜回来的时候,张集是和他抓获的那一群国军高官一起回来的。
张集还顺便当了一路的警卫,省的这群人里有人逃跑或者自杀。后来他才发现,自己高看这群人了,这些国军高官惜命的很,压根没有逃跑和自杀的打算。
自杀自然是不敢的,逃跑也跑不掉啊。朝鲜这荒山野岭的,你敢跑一个试试,晚上就被狼给叼走了。
这群人就是很老实的待在车上,一个都没走。就是周文涛看着张集,总是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弟啊!我待你不薄啊!你怎么就投共了呢?!"张集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想后说到:“那次美国人派我们出去找志愿军的东西还记得不?我问过那个叫威尔斯的家伙了。他们说美军给的五百美金的奖励。
你知道发到我们手上一人是多少钱吗?"“多少?”周文涛问道。纬国也竖起耳朵听。
“一人五块台币。”张集道。
这话一出,纬国都怒了:“周文涛!你们扒皮也太狠了!五百美金我可是全发下去的。你一个师长,贪这点小钱干什么?周文涛也委屈:"二公子,钱到我这就三百五了,我想着上面人都拿了,我不拿就不合群了。
我就拿了两百。"“哈!你拿两百,下面团长在拿点,营长在拿点,连长在拿点不就没了吗?!”纬国气的咬牙切齿。
张集给二公子纠正道:“不,连长没有拿。钱到不了连长手上。营长手上就没了。”国军高官们都失语了。
周文涛不甘心道:"老弟,你也吃了这么多年党国的饭,怎么一点旧情都不念呢?"张集仔细想了想:“我想想啊,在东北有一次断顿了七天,一粒米都没有。全靠挖野菜掏松鼠窝子活下来。”
“在中原有一次断顿了三天,有一次是两天,还有一次是六天。"“在华北有一次是六天,还有一次是一个月一点盐都没有…………”
张集掰着手指头算,然后惊奇的发现。
自己当国军五年,吃饱的日子加起来还没一百天。这不到一百天的饱饭日子里,还有几十天是来了朝鲜后美军供应的。
而且美军供应的还有肉罐头,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美军对张集的恩情比国军大多了!张集这么一算,国军高官集体黑脸。
得,没得说了。这群人和张集一起被送到了北京。他们去北京什么地方,张集不知道。
不过张集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
这让他受宠若惊,而且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亲自提笔写了字,让人做成了牌匾,再加上彭德怀在朝鲜送给他的字,刚好三块匾额都有了。
在北京的时候,他还见了一个笑眯眯的年轻人。那年轻人皮肤保养的极好,看着比自己还少兴。
但根据别人说,他是部长,是新中国中央级高官。这位李部长找到他问道:“我听说了,你在朝鲜做得事情。嗯,演技不错嘛,形象也不错。有没有兴趣来当演员啊?”“啊?”张集愣了:“这,李部长这不行。我不想演戏,而且我要回家。"张集对演员这种工作毫无兴趣。
在朝鲜演美国人和国军,那是战场需要,这不代表他有着多么强烈非要表达不可的表演欲望。
李部长和自己聊了好一会儿,从朝鲜战场聊到自己的出身。最后李部长说道:“我之前已经让人调查过你了。你家里在商丘过的不算好。你母亲和你出身的问题我都知道。
你愤怒吗?"“愤怒!"张集直言不讳:“我恨那儿!"“为什么恨?”“因为他们就知道欺负我和我娘!族里的和族外的都是这样。"“你只是恨那些欺负你的人?”“嗯?”“张集,你只看到了他们欺负你和你娘。你看到了他们为什么欺负你和你娘吗?"“嗯?”“是我们地方上的顽固余毒是,吃人的封建礼教。除了你,这天下还有多少人被这些东西荼毒呢?”张集陷入了思考,然后摇摇头:"不知道,但肯定很多。
我小时就看过有村里的女人被浸猪笼,那时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她们犯了错。后来我才知道,我娘也差点要浸猪笼。是我外公一力保下来的。”
那位李部长点点头:“对,这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地方残留的可怕余毒。你的家乡如此,中国和你家乡一样的地方到处都是。
你的恨仅仅是你个人的吗?面对李部长的询问,张集想了想后说道:“这么说的话,那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还有这全天下和我一样的人!李部长点点头,然后对他说:“你在朝鲜的事情,彭德怀写了详细的资料给我。他说你是一块好材料,不从军回到地方工作也不能浪费你的才能。
那么张集我问你,你愿意成为一把利剑吗?"“做什么的利剑?”张集问。
李部长看着他的眼睛说:“一把划破黑暗,给世间带来朗朗乾坤的利剑。从你的家乡开始,从你娘亲的事情开始。你现在是朝鲜战场最知名的英雄了。你要化为宝剑,将要面领无数的艰难险阻。”
“但是你能拯救更多和你母亲一样的人。你敢做吗?张集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坚定的点头:“敢!李部长你说吧,怎么做。我恨不得将它们统统撕碎!”!李部长道:“那就先从你娘的事情开始做起。先回去,组织上帮你安排了开封市尉氏县大营区的工作,你去找那儿的区委书记,你先帮他做事。
“那区委书记叫啥啊?”“焦裕禄!”张集从回忆中醒来,而孙福集乡也近在咫尺。
今日孙福集乡可谓是一片张灯结彩,就连道路都经过仔细打扫。因为全乡都知道了,从前那个乡里看不起的野种张集在前线立了大功回来了毛主席、周总理、彭德怀司令三人分别给他题词写匾。
这是何等的荣誉啊?在乡民眼里,这和从前古代皇帝、丞相、大将军题词送匾有什么区别?张氏一族今日显得特别兴奋,张氏族长穿着黑色长衫站在头位。
当市里的车队到时,张氏一族的这些族伯、族叔一个个的兴高采烈。
尤其是当带着大红花的张集出现时,现场气氛到达了巅峰。
而张集看着出现在眼前迎接自己的这群人时,他是一点高兴都没有的。
因为这里和过去一样,看看吧,队伍里一个女人都没有。为什么?因为女人上不得台面。
联想起母亲的遭遇,和在北京那几日李部长对自己的许多教导,张集越发的觉得如孙福集乡和周遭这种腐朽的事务还是一同丢进焚化厂的好。
这也越发的坚定了他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扫除封建余毒的任务,就从自家开始。
不过张集的演技确实是很好,虽然心里再多愤恨,但是表面上的他却依旧能面不改色的笑着。
面对着前来迎接的族伯、族叔什么的,他也能微笑面对。
这群人看着张集身后带来了四块牌匾并不是传说中的三块。
四块牌匾都用红布盖着,显得特别隆重,这群人脸都要笑化开了。这以后,张家氏族不得在乡里横着走?到时候怕是县里都要给面子!张集从这群人的笑容里就能知道他们的想法。
但是这次注定不能让他们如愿了。
在人群里张集找到了自己的外公张全茂,爷孙相认才是真正的情感流露。
张集眼角的泪水抑制不住。他恭恭敬敬的对张全茂跪下:“外公!孙儿没让你蒙羞。我带着荣誉回来了"张全茂也是泪如雨下,他搀扶起张集后说:"好外孙,好外孙。
你只要活着回来就好,活着回来就好啊!"张氏族长在旁笑呵呵的问道:"张集啊,这些牌匾什么时候挂起来啊。"张集哈哈一笑:"就现在吧。"“好好好”张氏一族人喜笑颜开。
他们在前面带路,去往张氏祠堂。可是在三岔路口,张集直接左拐。张氏族长连忙跑了过来:"张集错了错了,祠堂在那边。"张集挥挥手:“没错,祠堂在那边,而我家在这边!"这一句话呛的张氏一族人脸色有些难看。张集也懒得管他,带着队伍前往自家。
祠堂?呵呵,李部长说了,以后全国的祠堂全都要改成老年活动中心,这东西就让它随风散了吧。
张桂芝和金梅在家中期待着张集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