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财不可露白
日本的七豆渔村,吴斌在这里当赤脚医生已经一年了。
从刚来日本时,日语只会简单的几句,到现在他已经能磕磕绊绊的和当地的渔民进行简单的交流。
一年前,重信末夫在日本开始搞赤军,并且通过野坂参三和中国取得联系后。中国方面就开始支持重信末夫的行动。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支援就是派出赤脚医生和通过渔船运输各种抗生素药物。赤军拉拢人进来的主要一个手段,就是依靠几乎免费的医疗给工人渔民治病。以此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取得扩张。这种依靠医疗资源取得他人信任并且在民间取得威望的手段并不新鲜,远在汉朝的时候大贤良师张角就做过。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开启了中国最纷乱的三国时代
手段有的时候不在干多新鲜,主要在干好不好用,就像是现在给日本普通民众赠医施药,效果就非常的好这些赤脚医生哪怕仅仅只是只会使用抗生素疗法,对于这个年代的普通民众来说也都是神医了。要知道,现在很多普通日本人可没有办法去医院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吴斌在这一年里,在七豆渔村以及周边区域取得了巨大的声望,渔民们自发给他修建了房屋,给他置办了各种家伙事。各种好吃的东西也不忘记他一份。
吴斌在日本第一次吃到冬狮鱼,他从前都没有想过鱼肉居然可以和猪肉一样香一样肥。村子里的人教他用萝卜、味噌和冬狮鱼一起炖,炖的一锅鱼肉可是异常肥美。
不过这样的好东西不可能什么时候都吃到,那是在日本盂兰盆节的时候,才能吃到的好东西。平时渔民们要是捕获到了狮鱼这种好货,都是拿去卖钱的。根本就不会拿来自己吃。今天又是一个出海捕鱼归来的日子。吴斌给渔村的老人检查了一下常见的风湿病,并且从周围农民手里换来的艾草给几个人做完艾灸后,这些原本走路都不利索的老人一下就好了许多。
“吴医生,您可真的是太厉害了。我的风混病这么多年了,一点都没有缓解过。之前去大城市的医院做检查,都没有很好治疗方法。有一次我和儿子去东京看女儿,女儿女婿带我去和平堂医院看病,医生开出的治疗风湿的价格就算是把我们家所有财产卖了都不够啊。”村子里的上一代村长活动了一下原本有些麻木的关节,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好转了许多。不仅仅是他,还有其他几个老人也是如此。“哎呀,真的好多了呢。”“吴医生,你可真的是神医啊!"老人们对吴医生称赞有佳,因为风湿病几乎是所有住在海边的渔民都会得的一种病,这病不死人,但有的时候比死了还受。
年轻的时候靠着身体强壮还能熬一熬,但是等到年纪大了,那么就是全身气血不畅。
吴斌学着《赤脚医生》手册里面关于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的那一个章节,找到了最便宜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因为艾草在日本也是有大量生长的,只不过日本的草药医生很少拿这个入药。所以日本人不知道艾草的药性,不过想要用艾草彻底治疗好风湿是很难的,更多的情况是一种调理。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让老人们全部从靠近海边的渔村,指迁到内陆干燥的地方去居住。
不过这就是痴人说梦罢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好的条件让你走。
"定期过来做艾灸,不要做太劳累的事情,身体会慢慢好起来的。"吴斌洗了个手,对老人们说到,“渔船回来了。”门外有一名女人对着里面说到,
"哎呀,渔船回来了。吴医生,我们渔民只有到死的那天才能休息啊。”老村长笑着说着,然后对着其他老人说到:“去帮渔船卸货!"
一声令下,七八个老人穿好衣裳,风风火火的朝着码头走去。在海上漂泊了好多天的渔船,今日回港,所有的鱼师都面露笑容。"快看我们捕捉到了什么!"渔船队的老大,沧澜丸的船长黑田士郎兴奋的对渔村里的村民叫喊道,“大家帮我们卸货,我们村里能过一段好日子了!"
伴随着黑田士郎的呐喊,船上的船员们用固定在船上的滑轮组将鱼舱里的大鱼给弄了出来。“呀!是金枪鱼!"有一名前来帮自己老公干活的女人看见从船上卸下来的狠货,她惊讶的长大了嘴巴"居然是蓝鳍金枪鱼?!这……这鱼有多大?”老村长和其他村民推着小车,准备帮着卸货的。现在大家看见蓝鳍金枪鱼。大家都不淡定了。
“这条大鱼,足足有三百公斤哦!"黑田士郎哈哈大笑:"这条鱼送去东京的筑地市场,最少能换到六百万日元哦!如果是早市拍卖的话,说不定能卖到七百万日元!
“而且不仅是一条!”
伴随着黑田士郎的话,其他几条渔船也在卸货。这一次沧澜丸带队捕鱼,冒险去了更远的海域,但是居然运气极好的抓住了三条蓝鳍金枪鱼。这可是海货中最景的一种鱼了,不仅单价高,而且它们的个头也很大。黑田土郎那条三百公斤的监鳍金枪鱼是最大的。
则下的两条,一条一百五十公斤,一条两百公斤。蓝旗金枪鱼是个头越大越之前,一百五十公斤的这条估摸着能值个两百万日币,两百公斤那条换个三百五十万到四百万日币问题不大。
吴斌收拾好诊所的东西,也来到码头准备帮着他们卸货。他是内陆出生的人,本来对海货的认知就不深。之前吃狮鱼的时候觉得这个鱼一条有十几公斤甚至二十几公斤,已经是不得了的大货了。
可是当他看见三百公斤的蓝鳍金枪鱼的时候,吴斌都被震的说不出话来了。这么大的鱼在海里怎么抓起来的啊?
黑田士郎看见吴斌来了。他跳下船帮,顺便还带着一个面色有些苍白的年轻人过来,“吴医生,你帮一郎看看。我们之前在海上抓这条鱼的时候,一郎左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被绳索拉伤了,肉都被摩没了骨头全都露出来了,我们害怕他在海上感染,只能把他的两根手指切掉了。"在黑田的介绍下,一郎的左手摊开,小拇指和无名指已经被连根切下。吴斌看见这样的处理方式都忍不住眼皮直跳。但是在大海上不这么处理,还能这么办呢?现在这个年代在海上渔船一旦感染,那就是一个死字,只能是舍弃两根手指了,“吴医生,你看看一郎的伤口要怎么处理吧。"黑田说到,吴斌点点头:"好。一郎,有发热和疼痛吗?""痛是一直在痛的,不过没有发热。”一郎说到,他的脸色不是很好,但是精神不错。
“嗯?”吴斌感觉他完全不像是丧失了两根手指的样子。要知道一郎才十九岁,这样的年轻人没了两根手指,按道理来说应该是难以接受的。
也许是看出来了吴斌的疑惑,一郎指着那条三百公斤的金枪鱼说到:"黑田哥哥说了,能抓到那条鱼,我是首功。我可以分到一百万!”一郎的眼神熠熠发光,1951年的日币还是比较值钱的。以51年的日本东京物价为例,一张明信片价格是五日元。浴池洗澡一次十日元,东京城内装修不错的咖啡厅一杯咖啡价格二十八日元。东京山手线的票价为八日元。如果按照食物的价格来换算的话,现在日本一斤大米的价格是二十日元。鸡肉的价格在九十日元一斤。东京城内比较好地段总面积约两百平米左右的一户建(私房民宅)价格也不过在三十万到五十万日元左右。吴斌现在理解为什么一郎没那么难受了。一百万日元,足够一郎在渔村盖一个大房子然后悠闲的过一辈子了。如果不是在渔村,去东京的话也能买下一处不错的民宅,然后盘一个小店简单的过日子了。向大海要饭吃,有的时候就是把脑袋别再裤腰带上。这次沧澜丸带队,让大家抓了三条蓝鳍金枪鱼。别说是一郎断了两根手指了,吴斌相信,就算是死上几个人,船队都会觉得值。甚至于说一郎仅仅是损失了两根手指就把一条三百公斤的大鱼抓上来,从上到底都觉得非常划算。
一郎没有觉得有任何问题,一郎的父母有些心疼,但是听儿子说他能分到一百万日元后,两人又觉得可以接受。毕竟出海捕鱼就是这样,只要人没死,其他都是小伤。整个渔村都陷入到了一片喜悦之中,船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渔获,但是大家伙已经看不上了。三条蓝鳍金枪鱼足够给小村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把船舱里的杂鱼全部捞出来,我们今天全村吃席!”黑田士郎大声道。没人反对他的提议,大家都在欢呼。黑田安排了一名叫做仓田重的年轻人骑自行车去市里租一天卡车,和运送渔获用的大箱子和大量的冰块回来。今天晚上他们就要开车把渔获送去东京的驻地市场,等着明日早上的拍卖。仓田重骑着自行车紧赶慢赶的来到几十公里外的市区,骑车骑的嗓子都冒烟了。但是他一刻都不敢停歇,立刻跑去租车行去租了汽车。然后去市里卖冰块和专门做渔获箱子的地方买了相应的东西。渔获箱子的老板不可思议道:“你们要这么大的箱子?乖乖,你们七豆这次渔获丰收了吗?”仓田厚喝着老板送来的茶水,得意洋洋的说道:“嘿嘿,那是。老板,我和你说。这次我们可是抓到了大狠货。”“多狠?”
“诺,就你拼接的箱子这么狠。”老板瞪大了眼睛:“我的天!一条鱼这么大,这是大蓝鳍金枪鱼吧!别的鱼不可能这么大”“嘿嘿嘿。”仓田厚得意的笑着,不做声。而一只手搭在了仓田厚的肩膀上,一个冷漠的声音传来:“你们村子里捕到了蓝旗金枪鱼?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我们要运去东京筑地市场,不会卖给你们这些中间商的啦,不要烦……我…”仓田厚转过身来,他得意洋洋的语气说不下去了。
因为在他身后是几名穿着黑色西装,领口别着金色领花的男人。
为首的男人,也就是刚刚和仓田厚搭话的那个男人转头问同伴道:“那个什么七豆渔村我们是不是还没去?”“是的。”
“名单上有七豆渔村的人吗?”“有一个叫黑田士郎的。看资料,42年入伍,在中国华北地区当了三年小队长。”男人点点头:“好,那我们去七豆渔村看看,顺便尝一尝金枪鱼的美味。"PS:今天还是头疼,先写了这么一章。第二章能不能写出来不好说,所以大家不要等更新。最后等着明天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