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海的机会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海的机会

432

西德的混乱不过才刚刚开始罢了。

着还要多多感谢欧美的媒体同行们因为感觉抓到了破绽,所以疯狂的,不遗余力的输出。

他们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

这一波疯狂的输出和宣传,欧洲媒体是主动把核爆炸和核辐射会造成的各种问题全都疯狂说了。

就像是他们同业会议上确定的目标一样(就要连荷兰的挤奶女工都知道!)

好吧,他们的效果达到了。这会真的是连荷兰挤奶女工都清楚的知道核爆炸是怎么回事了。而且还知道《异尘余生》这部电影。

甚至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多人都看了。

但是原本他们计划好的反苏反社计划在进行到最高潮的时候猛然被打断了。

就像是纸皮车撞上硬钢板一样,瞬间解体了。

北约司令部正在对前往东德的方向各种设卡,防止西德的人群往东边跑。

还是那句话,如果西德跑的人太多了,那么他们北约的脸还往那边放?

但是很显然,这一波苏联那边已经态度很强硬了。

史塔西方面把德国这边的情报传回莫斯科后,斯大林微笑的看着情报人员的来信。

他用食指轻轻的刮着自己的大胡子,笑道:“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中国的毛说的一句话。”

送信来的贝利亚好奇:“什么话?”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斯大林笑了,笑的很开心。

贝利亚许久没有看见斯大林笑的如此开怀了。就像是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也对,现在对欧洲的舆论攻势不就是相当于打了一场大胜仗吗?这一波就看欧美怎么进行防御反击了,或者是看他们能不能进行防御反击呢?

“欧美方面的反应比我们想象的要慢啊。北约方面居然连一个声明都没有,就让联邦德国的总理直接发表了这样的言论。他们昏了头了啊。”米高扬靠在办公室的沙发里,喝着一杯咖啡牛奶。

十一月的莫斯科已经算是进入冬季了,一杯温暖的咖啡牛奶和壁炉里燃烧的木材能给他带来不少温暖。

贝利亚在办公室内一边踱步一边说道:“我相信北约方面不是不想反击,而是他们自己也懵了。他们最高机密计划怎么会外泄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对他们来说,第一时间抓到间谍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吧。”

听到这话,斯大林哈哈一笑:“哈哈哈!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他们想抓的间谍已经在北京了。贝利亚,把这份信息原封不动的传到北京,给我们的毛同志看看。”

“我听说他这段时间也和我一样遭受了不少党内的非议。还有那位李锐部长,这信件给他们发过去。”

“另外,我要夸赞我们在前线的弗拉基米尔政委。等到事情结束了,让他回莫斯科学习一段时间。”

斯大林欣赏硬汉风格的弗拉基米尔。认为他做的非常正确,非常对。虽然说他跨国了东西德的分界线,可能会被北约抓住机会做文章。

但是斯大林不在乎,来呗。

从德国现在发生的事情,斯大林分析,美国在朝鲜战争已经是真正的深陷泥潭了。他们已经无力顾及欧洲了。

美国也力有未逮了。

而苏联只要不介入朝鲜战争,而是全力对付欧洲的话。那么苏联还是能腾出手的。

美国不想增援欧洲吗?非不想,不能尔。士兵都在中国的战俘营关着呢。

“领袖,我们还是要小心北约的反扑。毕竟他们在颠倒黑白这种事情上是非常有一手的。”贝利亚提醒道。

“嗯,让我们的扎罗多夫同志和那位李部长一起好好想想办法,怎么样把这件事彻底钉死。让北约集团没有翻身的余地。”

斯大林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他在房间里来回走着。忽然说道:“中国是不是一直在诉求一个东北方面的出海口?”

“对。”米高扬点头:“在去年他们就开始和我们以及朝鲜三方会谈了。希望在图门江有一个出海口。可以采用购买、土地置换的方式获得这个出海口。”

“但是我们这边和朝鲜一直是不同意的。斯大林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吗?”米高扬看着斯大林陷入沉思,他提醒道:“我们之前和中国牵过协议的,允许他们的船从图门江出海。他们直接在要一个出海口是不是太过了?”

斯大林来回踱步,走的很快。

办公室里的人都闭嘴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斯大林陷入深思的一种表现。

斯大林就这么来回走了十分钟,整个房间里只有他皮鞋踩在木地板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咔哒。

他站住了。

“毛是不是说他们在日本也发展了共产党,并且寻求起事的机会?”斯大林突然问了一个不相关的事情。

贝利亚点头:“对的,他们和日本的地下共产党请求过我们的援助,本着共产国际的精神,我批准了一部分援助。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因为我始终认为,想要真的在日本推行我们的理念太难了。”

“不讨论历史遗留问题,就说美国现在大军驻扎在日本。日本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如果我们牵扯太多精力在日本问题上的话,我们对欧洲的掌控力就会少。”

“欧洲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如果能将西欧国家一并纳入我们的集团范围,美国也就独木难支了。虽然它远在美洲,我们确实不好对他做什么。但同时,他们远离了世界岛。”

“只要对他们隔绝内外,美国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所以我不赞成对日本或者是东南亚投入太多精力。”

斯大林点头道:“贝利亚,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的眼前。看看美国现在吧,东西两方都失守了。”

“他们陷入朝鲜的泥潭出不来,当我们和中国对欧洲展开舆论攻势,调动人民的积极情绪时。他们甚至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国力虽强,但他们依旧没有能力支持东西两线同时开战。哪怕一边是物理战争,一边是舆论战争,他们都疲于应付。”

“我们不可以陷入他们这样的困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