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暖与刺
491
很明显,谈判到这里就进行不太下去了。
李锐是皱着眉头听完赫鲁晓夫诉求的。中方自然不可能同意这样的条件。赫鲁晓夫倒是也很干脆:“那不如休会,你们好好考虑一下。毕竟这是我们的土地,如果你们不同意,那么我自然也不能白给你们。”
谈判是下不去了,不过出于外交礼节,中、苏双方还是吃了个便饭。
吃完后李锐原本打算先回基地的。不过在他回去之前,总理派人叫住了他。
“李部长,总理找你。”
跟随者随行人员,李锐上了总理的车。
“我现在要去中南海和主席汇报一下情况。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吧。”总理说完这句话后就开始闭目养神。
李锐也没有打扰他,因为不消一分钟,头枕着座椅靠枕的总理就传来均匀的呼吸声。李锐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总理的秘书。
秘书很清楚李锐目光中的含义,他张开嘴,没发出声音,用嘴型传递消息:总理每天最多睡五个小时。
他伸出左掌比划了一个五。
李锐明了,点点头。现在新中国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太多了。即便是网咖出现了,带来了很多好东西,让中国比历史上好太多了。
但同时带来的变数也很大,需要忙碌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以主席和总理的性格,自然是不可能躺着睡大觉的。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盘算着如何让网咖资源利用最大化。
李锐也用嘴型道:等会儿让总理睡半小时。
秘书却是苦笑着摇摇头。李锐很快明白秘书摇头的意思了,在车上睡的很安稳,就连汽车有些颠簸都能睡着的总理。汽车一停就立马醒了。
“到了。小叶,你开车是越来越稳了。”总理下车前夸奖了一下司机。
名叫小叶的司机憨憨笑了笑。
总理转头对李锐道:“走吧。”
在前往主席办公室的路上,总理和李锐两人一言不发。一直到主席办公室,主席正在用毛笔给前线的一份文件做批示。
是关于大量美军向我军投降的,彭德怀发来电报,要求后方提供更多的后勤支援。同时还有志司拟定的关于52年志愿军春节后勤补给方案等等。
这边主席刚刚批示完,就看见总理和李锐两人脸色并不太好的走进来。
他俩人一走进来,主席就用一种不出所料的语气说道:“让我猜猜,今天的谈判不顺利。”
总理毫不见外的找了个沙发坐下来,并且招呼李锐也坐下来后,总理才道:“我的表情有那么明显?”
“嗯,一般不会。”主席看着总理的面相,一瞬间化身成为推理侦探了。他说道:“我们的总理总是很沉着的。能让我们总理面色有些不好看,并且到这个程度的,我猜只有一点。”
“哪点?”
“领土问题。”主席笑吟吟的说着。
李锐现在也来了精神,他看向主席:“主席,你现在这一番推理还真像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写的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那个小说界的大侦探的名字我也听过。但是我肯定没有小说里的他会推理。但是我对总理熟悉啊,啊对熟悉的人有时候不需要太多推理的。”主席已经猜出了今天谈判是领土问题,而且多半是谈的不顺利。
但是相比于总理和李锐的不好脸色,他却显得尤为镇定。
“说说吧,李锐同志你给我汇报汇报。那个被你称为赫玉米的男人提出了什么非分之想。”
听到主席这么说,李锐就原原本本的将今天谈判的过程和最后苏联代表提出的要求全都告诉主席了。
原本他还想要愤愤的加上一些自己的见解。但是最后那些愤愤之话却被他压下,没有开口说出来。
反而是开口道:“主席,我看您倒是完全没有奇怪,也没有生气啊。我们代表团的很多同志都不满赫鲁晓夫提出的这些条件。”
主席道:“意料之中罢了。倒是总理也有些生气倒是出乎我的预料。”
总理勉强开口笑了笑:“我倒不是因为赫鲁晓夫的条件生气。而是突然联想到1860年清朝签订的中俄条约。把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一大片土地全都割让了出去。”
“哪怕是清朝当年是用“租借”的方式签订条约呢。只要有一条“租借”的名义,我们都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周旋。割让…………当真是憋屈!若是还有海参崴,今日又何必听赫鲁晓夫在谈判席上说的这些话呢。”总理长叹一口气。
主席走过来拍了拍总理的肩膀。
其实李锐作为一名后世人,其实他和很多后世中国人一样,一直对几个有领土争议的地区也是有疑问的。
包括瑷珲条约中割让的外兴安岭,瑷珲条约中一开始协定为中俄共管。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又变为割让的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所以李锐忍不住开口问道:“瑷珲条约中的土地一点都拿不回来吗?”
主席看了看李锐,然后用一种微妙的语气说道:“当然可以。”
“嗯?怎么拿?”
“当年沙俄怎么夺走的,怎么拿回来。比如说让我们的战士去北边把远东地区苏联一百多万的红军全部消灭,再把远东的苏联海军全部消灭,在消灭第二波支援的苏联海军。再把坦克开进莫斯科炮指克里姆林宫,那样的话苏联基本上就会还回来这片土地了。”
主席看着李锐,他靠在沙发上:“小李啊,你觉得这样拿怎么样。”
李锐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但是转念一想,也确实如此。为什么总理会说瑷珲条约和接下来的中俄北京条约中那些“割让”要是换成【租借、共管】都有在外交上回旋的机会呢?
割让了,那如果想要拿回来。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全面战争。
没有人会因为外交上的谈判和辞令就放弃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只能是怎么丢的就怎么拿回来。
大国相处是没有那么多温情脉脉的。真正涉及到核心利益,那都是刀刀见血。
主席和总理想的很清楚,所以新中国没有承认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的合法性。不承认苏联对这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法理性。目前这里属于有争议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