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掰手腕
香港,九龙城寨。这是香港真正意义上的三不管地带。当年清政府对英国割让港岛时,广东地区的官员还是留了一个心眼的。
在九龙城寨所在地修建了一座卫所,有城墙有驻兵,就是静待时机看看哪日可以收复香港赶走英国人。
可惜清政府软弱无能,卫所修建好后却再也没有机会赶走英国人了。
港英政府多次抗议九龙城寨的存在,因为这一个屯兵所让港英政府如芒在背。
所以港英政府多次想要清政府拆除城寨。
但是广东地区的清政府官员在这件事上还算是顶住了压力,一直没有废除卫所。
一直到满清末期国家动荡的厉害,广东地区再也不能给卫所资源。卫所也就自己散了。
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港英政府派遣了几百名英军进攻卫所,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
因为英军未携带重武器和炸药,所以也没有摧毁卫所。就让城寨存在于此了。
又因为这里不属于英国索赔的割地范围,英军没有驻扎多久又退回本岛。
在之后中国陷入了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之中。
城寨为广东地方乡绅武装势力所控制。
一直到1941年香港沦陷,日本攻陷城寨拆除城墙。城寨便只剩下一个虚名了。
再到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城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其中也有中国政府借着九龙城寨掩人耳目,方便调遣香港地下工作的缘由。
于是这里就成为了一个三不管的地带香港警察在48年曾经想要进入城寨进行管辖,遭遇了城寨居民统一的抵抗。
随即港英政府便宣布放弃对九龙城寨的管理。
九龙城寨的荒唐岁月与传奇故事也便由此开始了。
陆尧是生活在城寨边缘的一个居民。九龙城寨其实本身面积不算很大,一共就二点七公顷。
但是这里面却生活着数万人。内里可谓房挨楼挤。靠近城寨边缘位置的地方尚好,越往里面越是见不到阳光,青天白日里也是被楼宇遮蔽了日头。
整个城寨内部就像是永远生活在阴暗之中一般。
后世的香港电影每每谈及九龙城寨,似乎这里只有黄赌毒以及各种灰黑产业一般。
其实不然,九龙城寨巅峰时期有十余万人居住。
仅仅依靠黄赌毒等产业是无法供养起这么庞大的群体。
实际上九龙城寨也是香港最大的小手工业者聚集地。
因为九龙城寨的居民大多没有香港政府承认的居民身份…………所以这里的工费相较于本岛的人工还要便宜几分就像是陆尧,他原本在内地的时候是一名医生。
后来中国风雨飘摇战乱不断,陆尧想尽办法脱了身,来了香港本想要谋一个平安的寄身之所。
但是来了香港之后才发现,香港这边完全不认内地那边的行医资格。
想要陆尧重新再考一个香港这边的行医资格证却是不行了。
毕竟陆尧已经四十岁了,这个年纪再去和那些耳聪目明的二十来岁年轻人去比较,自己怎么考的赢?再说目前香港的医生教育和考试体系是全英文的。
陆尧英文水平根本支持不了香港医疗中的英文强度。
所以陆尧干脆心一横,来了九龙城寨的边缘地区当起了【蒙古大夫】。
所谓的【蒙古大夫】多少带点贬义,在此时的香港代指庸医或者是如他一样没有行医资格证的医生但是被同行笑话为蒙古大夫就蒙古大夫吧。
至少有口饭吃啊。和陆尧一样在城寨边缘经营诊所的大夫很多。
九龙城寨向南的那面是诊所比较集中的区域。
大约有五六十间诊所在这里开着。“陆尧医生在吗?"诊所外传来变声期的少年鸭公嗓。陆尧穿着白大褂出来:“小于啊,怎么了?""陆医生,城寨里一家五金作坊出了意外。好几人伤了,现在都被送到我师傅的诊所内了。
我师傅忙不过来,师傅让我来请您去帮忙的。"好。我现在就去。"听闻这事,陆尧也没有废话直接带上自己的工具箱就去了。
在李记诊所内,六名身上带血的工人在一旁哀嚎。
也不知道那五金作坊是出了什么意外,工人身上有很多被利器切开的口子。
有的人身上翻出大片粉色的肌肉,看起来好不骇人。李记诊所的李医生也不和陆尧客气,他对陆尧道:"辛苦陆医生了。
帮个忙。给这些病人创口清理缝合一下。我这里实在是忙不过来了,等会儿诊费从我这里一起结算。"“好。”陆尧也不客气。
李医生点了两个学徒去帮陆尧的忙。而他手上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手术。
一名五金作坊的老板被一根细管穿胸而过,目前还没死,看起来没有破坏主要脏器。
但是管子不取出来,伤口不做处理,那么死就是早晚的事情。在陆尧之后又匆匆进来了两个医生,都是李医生请来助阵的。
城寨里就是这样,这里没有正规的医院,都是这样的诊所。
一家做不完的事情就会把同行一起叫来。
陆尧是个内科医生,外科不是他的专长。但是这个年头的医生,尤其是在九龙城寨的医生,那当然是什么都要会一点。
至少普通的清创和不太严重的外伤缝合陆尧都是会的。
这边陆尧在帮那些工人清理创口,那些李医生请来助阵的其他医生也去帮忙处理五金作坊老板的穿胸之伤去了。
陆尧处理这些工人的伤口,清创总归是很痛的。尤其是五金作坊工作环境肮脏,很多人伤口里都是铁砂碎屑。
这些都是必须要仔细清理干净的,不然日后很有可能化脓感染。这是个细致麻烦的活儿,陆尧处理完几个工人的伤口后,他已经热的满头大汗了。“谢谢医生,谢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