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做得说一遍
接下来李夏自然是继续带着这群代表们在战俘营里各种参观。
一号战俘营是第一个修建好的战俘营,各项设施比其他几个战俘营都更全更好一点。
尤其是很多营房现在都在改建,要把木头结构改成砖石结构。因为中方和朝鲜方面沟通后,朝鲜方面表示战后如果直接把碧潼战俘营舍弃就未免太浪费了。
因为五万多名战俘在这里搞起了各种小工厂和小手工作坊。
战后朝鲜必然是百废待兴,这片战俘营工厂大概是保存最完好的工业区了。
到时候把旁边的水坝修起来,水电厂的电拉过来。
这里就能当一个小型的工业城市来用了。
所以朝鲜方面希望中方把碧潼战俘营这边按照小城市的规模去规划建筑。
这对中国来说也算是一个机会吧。
毕竟中国现在还没有多少具有现代城市设计规划的专家人才。
刚好碧潼战俘营这五万人的面积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可以给他们拿来练练手。
场地和资源是朝鲜的,劳动力是十七国联军的。
这种彻头彻尾的白嫖好事可是千年难得一遇啊。
所以吧,中方也很配合。
就算是中方也搭少许资源进去也可以,让我们的规划人员有个地方练练手也是好的。
毕竟不能把城市规划这么重要的事情全都交给苏联专家去做。
更不能自己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听命于专家的。所以战俘营现在也算是大兴土木吧。
很多战俘开始学习工地上的活儿。什么扎钢筋,什么搅拌混凝土,什么砌墙,他们都开始学。
而且很多人学的还挺快。所以在这个战俘营里,所有人看见的并不是垂头丧气的战俘和严厉的管教们。
反而感觉是看见了一群昂扬向上的工人,他们正在积极的工作。那种劲头实在是太少见了。
媒体代表还是不信邪,他们在路边只要逮住战俘,他们就会上去套话。
因为他们不相信中国能请那么多的苏联演员来扮演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
总会有几个露馅的吧!
但是您猜怎么着?嘿!他一个露馅的都没有啊!全他妈是正儿八经的外国人。
这可是把很多抱着任务来的媒体记者给气到了。
你们中国人怎么办的事情啊,你们战俘营没有搞成集中营,没有焚化炉、毒气室、香皂厂也就罢了。
为什么连带着皮鞭的监工都没有呢?
你们这样让我们很为难啊,显得我们的国家就像是小丑一样啊!可是啊,人怕什么就偏偏来什么。
这一路参观,媒体记者是一点真实的黑料都找不到啊,只能是想办法自己去瞎编。
但是大家又想起了法新社记者之前在车上的话,这次事件一定是会登上传媒学教材的大事。
自己瞎编乱造写的新闻很有可能会跟着一起上教材啊!
那时候自己可能会被全世界所有学新闻的后辈嗤笑,而且还可能会给自己取各种外号。
想一想就觉得脊背发凉。因为这种社死是可以估算得到的。快则五年,慢则十年。
碧潼战俘营必然被写入传媒学教材。并且很有可能占据很大的篇幅,因为这个传媒传播包含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含义。
说不定以后是学生的必考题啊!
要是自己在上面成为一个笑话…………这群记者中很多人开始纠结了,到底是为了眼前的饭碗,还是为了十年后的社死呢?
他们慢慢地纠结着。而大学生代表们在经历了最开始的不熟悉后…………几个大学生代表团的人通过各种交流也算是熟悉了。
目前中国和朝鲜的大学里主要教的是俄语,也有部分英语。法语只有极少几个人会。
这极少的几个人中就有一个张学长。
因为他看上对面学校一个美术系的妹子,想要追求人家。
想着法国有很多优秀的现代美术作品,自己要不然学学法文,朗诵一下法文诗,介绍一下法国现代艺术品来吸引对方妹子。
于是乎张学长努力的学习了两年法文,他的法文越来越好,但是美术系的妹子距离他越来越远。
终于,张学长学会了法文,妹子已经和别人处对象了。“这么多年了,没想到我的法文用在了这种地方啊。”
张学长感慨一声,便参与到了中朝苏法四国大学生的翻译之中。
会法语的不多,张学长的任务很重。
而这群学生讨论的重点都集中在了美军士兵为何如此反常之上了。“一定是美国士兵被用了药。”
一名法国大学生摇着脑袋:“我来之前还不相信中国人对美国战俘进行了药物洗脑。但是现在一来,我就发现他们确实对美军洗脑了。不然怎么解释他们的不正常?”
苏联学生安德烈怒了:“共产主义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心灵解药。我才不相信中国的同志会对战俘使用洗脑药物。
如果中国有这么强大生物药物,那么这场战争早就结束了。还轮得到联合国军打这么久?”张学长作为中国学生的代表,自然也是强烈反驳:“就是,就是!我们的同志才不会用药呢。用药都是美国人干的好事!”
朝鲜大学生代表自然也是站在中苏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