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双赢
富兰克林在美国开始散播他的小道消息了。
目的是什么?不问可知。投机者,冒险王,做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光明正大的。
因为他们要赚的是快钱。
而就在富兰克林觉得在香港的问题谈得胜券在握的时候。
雷月星也把会谈时的细节都报告给了江明。
在香港坐镇的江明心中有一些猜想,因为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富兰克林这么搞似乎不太正常。
他要在香港开工厂,从大陆进组件。一堆散装零件,他也时按照699美金的价格收。
他还有租场地,请工人,搞包装印刷还有机器组装等等费用呢。
这些不都花钱的吗?他干嘛这么做?江明觉得有些奇怪,所以直接把香港这边发生的事情上报了。
除了上报专门负责外事的总理之外,他还给李锐去了一封电报。因为就江明所接触的一众高层来看,李部长其实最懂西方商业那一套。
甚至就江明自己的判断来说,其实李部长应该把对外贸易的部分担起来。
至少应该可以和叶部长搭档干活。江明的电报很快传到了北京。
总理和李锐都收到了这种美国商人反常的商业行为。
总理也没有端着架子,他直接把李锐召来。“李锐啊,你怎么看?”听到总理的问话,李锐恍惚间感觉这词儿有点熟,差点就想要直接回应道:大人,我看其中必有蹊跷!
还好,他摆脱了来自DNA里说台词的冲动,稍微思考后回应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对啊,不管是马克思的理论,还是我们所见过的事实。无一不向我们证明一点,资本家可以卖出绞死自己的吊绳,但是绝不会做赔钱的买卖!所谓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干,也就是如此了。”总理沉吟着。“可惜啊,我们在美国方面的情报实在是太少了。我们的情报组织伸不进去啊。”总理有些无奈。
国与国之间,情报战大概是最重要的一环。
想当年还是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打过那么多胜仗…………
其中有一半的功劳归于主席超乎寻常的战略指挥和战略决策。
其中还有一半的功劳需要归于情报部的强大。
中国缺少在美国的情报网,这一点太致命了。其实总理一直想要组建北美情报网。
历史上中之所以没成功,很大原因就是没钱。培养情报人员没钱,去美国没钱,去了美国之后没有活动经费等等。
算来算去,北美谍网机构的预想只能胎死腹中。“我们现在对美国的了解,只能依靠我们在中南美洲活动的同志们传来的只言片语,我们了解的太少了。”总理叹口气。“这个叫富兰克林的要搞么,我们也不清楚。谁能知道他是不是给我们挖坑呢?”
李锐想来想去,最后对总理说道:“这个富兰克林要做的事情,也许我大概能猜得到,他的想法是什么。”“嗯?说说。”“也许是一场金融诈骗。当然,他这个诈骗到底是以融资为主,还是纯粹的圈钱跑路,那我们就不知道了…………”
李锐将他的猜测给总理说了一遍。
富兰克林这种搞法无非就是几种捞钱的手段。
第一:从华尔街和美国银行进行融资吸纳大量的钱财,真的在香港搞出一个颇有规模的组装工厂。
他们机器可以卖的贵,但是牛逼可以吹,再把公司放到华尔街去上市。
接着拉高股价,收割一批韭菜。
第二:依旧是从美国融资,但是融资完成之后没有厂也没有货,捞了钱就跑。
第三:不仅仅是从美国融资,甚至把中国一起算进去,他是钱和货都要一起骗。
李锐之所以能一瞬间想到这么多,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聪明。
而是在历史上中他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骗术和手段了。
别以为华尔街的投资人都很聪明,他们被骗子收割韭菜也不是第一次了。
李锐记得从前美国就有个骗子,搞了个什么高级果汁机,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词说的天花乱坠,又健康又养生…………
好像用他们的榨汁机榨出来的果汁吃完之后可以长生不老。
而且这种榨汁机还不能直接轧新鲜的水果,要配套的压榨他们工厂生产的水果包。
而且还宣传,这种水果包只能用他们的榨汁机压榨出来。
用了什么最新技术等等。这玩意儿当年在美国卖的很贵,李锐当时去美国旅游的时候见到过,一个机器卖几千美元,水果包一包就是大几十美元,而且还只能榨出一杯的果汁。
在美国都属于贵上天的东西。
李锐当时差点都被销售的话术给说心动了,想要在美国买一台人肉背回国。
后来想想觉得不对,果汁再建康也不可能有新鲜水果好啊。
中国又不缺水果吃,我为什么要买果汁啊?随即,李锐放弃了这场购物。
然后回国没多久,李锐就听到新闻,美国这个高级水果榨汁机爆出巨大的丑闻。
他们所谓的水果包所谓的高科技都是假的。
水果包说是要搭配他们的机器才能使用,结果有一个顾客用手直接从水果包里挤出果汁了。
其实所谓的水果包,里面就是工厂生产好的果汁。
那个榨汁机其实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所有的高科技都是吹牛逼出来的。
这样一个智商税产品还卖这么贵,是不是没人买?还真不是,在美国几大城市,一堆中高收入人群上赶着被收割智商税。
里面有明星,有运动员。
榨汁机的创始人还从华尔街融资数亿美元,其中还包括从比尔?盖茨手上融资了一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