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机遇与挑战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九十三章机遇与挑战

斯大林病倒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都是如此。

但其实这已经好多了。因为在历史上之中,斯大林是在1953年三月就突然去世了。

死得很突兀,前一天他还在精神奕奕的办公,第二天就死了。过于突然,造成了苏联内部的动荡,也造成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

而在这个时空中斯大林要好多了。因为之前和主席打赌,戒酒过一段时间,这对他来说有很大帮助。

因为这样一来,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血压降下来了。斯大林的突然死亡,和他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所谓钢铁慈父。这【钢铁】也有指带他身体坚强如钢铁一般的意思。

喜欢看电影到深夜,喜欢喝完酒后泡三温暖。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可能有两百多天是这样的生活习惯。

别说他七十岁了,换一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怕也撑不住啊。

也就是他身体底子好,还可以熬一熬,要是换成其他这个年岁的老人,这样早死了。

这个时空中因为和主席打赌,斯大林戒酒后身体休息了一段时间…………虽然之后他又开始喝了,但是喝得量比从前下来了。

这对身体的负担也小了。而且本时空之中,中国在文娱和轻工业上的发力,算是帮苏联缓解了长短腿的尴尬。

也减少了斯大林很多的压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个时空之中中国医疗产业的发展过于迅速了。

除了医疗器械里那些需要依托于大工业才能生产的高端装备外。

基础药品的研发,中国就和开了挂一样。其实也确实是开了挂,历史上的时间线比本时空提前了七十年。

而药品专利保护期是二十年。很多在这个时代都没有的药物,但是在网咖却都有详细的资料。

而且除开大规模生产外,实验室级别的生产能力想要生产二十年后的药物其实都不算很难。

很多药物疗效都很好。

比如说斯大林其实在最近一年就开始换了中国的降压药。

因为中苏医疗现在开始交流,发现苏联现在的医疗体系中的部分专科挺糙的。

如断肢续接,在1953年上海和北京的医院已经成功多例人体断肢续接后恢复断肢活性的案例了。

但是苏联现在却还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术。

本时空之中,苏联某工厂领导在中国医疗代表团来访期间,刚好断了手指。

中国医疗代表团直接给苏联方面秀了一波操作。

算是把苏联同行给惊到了。

其实这两年中国给苏联同行带来的惊讶已经很多了。

包括维生素低价提取,胰岛素新发现,多款抗生素研发,多项靶向药研发。

苏联医疗方面和中国的交流变得更深了。

因为药品不会骗人,治得好就是治得好,治不好就是治不好。

现在中国有这么多特效药和医疗手段,苏联方面自然是要学习的。在医疗方面,苏联大概是最早平等甚至带着一丝学习的态度对待中国的方面。

所以中国医疗代表团在来了苏联之后也在苏联方面多方负责人的关注下,对斯大林的身体健康状况做过检查。

可以说钢铁同志的身体当真是强壮,七十五岁了,各项检查指标比很多六十岁的人都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高血压。

这个年代对高血压的理解是有偏差的。1949年发布的现代医学杂志认为,高压小于210,低压值小于130,那么就是正常的血压。

但是七十多年后的医学发展,将数值标准定为140/90mmHg。

而斯大林的血压一测,好家伙170/110mmHg。妥妥的高血压,但是苏联那边的保健团队却坚持认为斯大林身体很健康,你看都满面红光呢。

中国医疗代表团表示,这就是高血压造成的身体表现啊!这种长期的满面红光,就是血压太高了在预警啊!

中国医疗团队建议给斯大林配降压药吃,并且开始完全戒酒。同时还要对饮食进行掌控。

不能吃东欧高纬度地区大家喜欢吃的高油高盐高糖食物。

这让中国的医疗团队和苏联的保健团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因为中国这么说,不是打我们苏联的脸吗?

他们坚决不认为斯大林同志身体有问题。

没办法,别人的地方,中方还能怎么说呢?只能是回来疯狂发论文了。

关于高血压的研究相关论文都发到了中国现在自己办的期刊上。

还专门翻译成俄文送到苏联去。斯大林有的时候可能有些刚愎自用,但是他又不傻。

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他还是很上心的。中国这边不断的发论文之后,并且毛主席还多次致电他,要他多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

斯大林同志还是考虑一下,自己还是上点心吧中苏医疗专业人士开始了一场关于高血压的论战。

一开始由斯大林身体健康状况引起,后来慢慢的变成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论题。

因为死在高血压并发症下的领导人并非只有斯大林一个。

还有一个罗斯福也是脑溢血呢。他的血压也是高达170。但是他的保健医生认为他很健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