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549
罗布泊内一声爆响。第一次轰爆实验算是圆满成功。即便是站在间隔很远的掩体内,张蕴钰还是感觉到身体都伴随着爆炸而全身震动了一下。“呵,轰爆实验的冲击波都这么强了,要是真的原子弹爆炸,这掩体挡不挡的住啊?”
张蕴钰半是玩笑半是询问的看向邓稼先。
邓稼先远眺着轰爆实验掀起的烟尘道:“挡不住。要是真的原子弹爆炸,这个地方就要撤了。只能放个摄像机,看看能不能记录下来爆炸时候的画面。人要是在这里的话大概率是活不下来的。”邓稼先说的很严肃。
张蕴钰咂咂嘴。其实他们所在的这个半地下的掩体,张蕴钰觉得已经是非常坚固了。
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在战争年代是那种一百多毫米口径的重炮正面砸中都打不穿的掩体。
但是在原子弹的面前还是有些儿戏。必须要更远离爆心才可以。
第一次轰爆实验的数据符合预期标准。
这让在一线基地里的邓稼先和张蕴钰都放心不少。
在二线基地的钱三强和邓稼先提着的心也放下了。
而在一线基地待了两年的张蕴钰也要回北京去汇报工作了。
罗布泊不是一个好地方,这里风沙大的不得了。而且日晒也非常厉害。
为了让在这里工作的战士和科学家的生活条件好点,李锐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比如说基地里研究了用罗布泊日晒时间长的特性搞出来的蒸馏设备。
这种设备不耗电,全靠阳光的热量来蒸发内部的盐碱水,然后通过蒸馏冷凝形成更为纯净的水。
这东西不难做,材料和图纸发到罗布泊基地后,那边的战士自己都能做。
一开始蒸馏设备不够,基地里就把蒸馏水紧着技术员供应。后来邓稼先等人带头,拒绝搞特权待遇。
让把蒸馏水和碱水混合稀释盐碱水的浓度,大家一起喝。在后来,设备慢慢的多了。
现在基地里每天生产的蒸馏水已经勉强够饮用。
还有就是李锐让基地里的化学专家们研究关于防晒霜的产品。
这玩意儿在后世有的是可以参考的资料。
而且很容易就能仿造出来。
因为别看后世各大品牌各种广告吹的狠,好像各种科技满天飞。
但实际上化妆品品牌商是全世界最喜欢生造化学名词的玩意儿。
其实很简单的东西,他们就要取十几个复杂的名字,让人觉得好高科技,然后在收割大家非菜。
很多玩意儿就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不断的起新名字罢了。
这些东西做好之后首先发到了罗布泊那边战士和技术员手里。
等到产量上来了会慢慢分发到其他高原、边疆、海岛等气候严酷的部队去。因为中国军队对气候和阳光方面的防护一直是很忽略的。
但实际上在高原和暴晒地区没有防晒用品是很容易让战士罹患皮肤病乃至皮肤癌的。
高原上战士的皮肤被晒的裂开,然后在长好,长好又裂开。这不是值得称赞的事情,这是后勤保障出了大问题。
即便是防晒防风用品不能做到百分百保护,但也比什么都没有强。不过防晒霜送去罗布泊的时候,除了女同志们很开心之外,其他的男同胞对此还是有所抵触的。
觉得大老爷们用在这玩意儿娘们唧唧的。
结果钱三强、张蕴钰、邓稼先等人必须要带头展开擦脸运动…………在飞机上,张蕴钰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他心中感慨万千。
两年,罗布泊基地从无到有。数万战士当真是流血流汗。
整个基地里这两年非战斗损失的战士多达数百人。
其中大部分牺牲在了基地建设初期。
刚来罗布泊的时候战士们不懂戈壁滩的凶险,经常是一场沙城暴或一场大风天就会有人失踪。
派去寻找的部队有时候也会失踪,最后能找到几只鞋子都算是幸运了。
罗布泊就像是个横亘在大地上的一头猛兽,吃人不吐骨头。罗布泊那个地方是戈壁,很缺水。
但是张蕴钰有时候情愿罗布泊别下雨。因为一下雨那个地方就很容易成灾。
暴雨下个一天一夜,和黄豆一样大的雨滴砸在人的脸上都是生疼的。
而且戈壁滩下暴雨的时候可不是凉快,大暴雨一般伴随着狂风降温。暴雨下来简直就像是到了冬天一样。
基地前期战士和技术员为了保护设备而被暴雨淋到身体虚脱,最终患病甚至死亡的也不在少数。
张蕴钰每每想到这些事情,他就觉得全身难受。
在本时空之中有了李锐和网咖的帮助,他们还如此艰难。在历史上之中,那些新中国的战士在罗布泊到底吃了多少苦啊?
张蕴钰不敢想,他只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等到飞机在南苑机场降落后,中南海那边已经派了车来接他。
…………“目前基地一切运转正常,轰爆实验数据也一切正常。”张蕴钰向主席他们汇报着罗布泊的情况。“好啊。全国各地的工厂也可以说是捷报频传。原子弹相关设备和原材料的生产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主抓新中国武器科技项目的聂帅也顺势说道。“主席,我们的原子弹项目看起来可以更快的完成了。”
聂帅这话说的是有些高兴的。
主席靠在沙发上,他说道:“光有弹不行,还要有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