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属于小人物的荣耀
中国,新疆,罗布泊基地。
在这个偏僻荒芜被人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一场要将中国历史分为上下两截来写的伟大事业正在
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美国研究原子弹时为了让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荒原里建造了一个小镇。
那个小镇完全是按照一个标准的美国中西部小镇的规格建设的。
有商店,有酒吧,有咖啡厅,还有电影院和一个小小的游乐场。甚至是在那个炎热的荒原里,他
们的小镇甚至还有冰激凌店和蛋糕店。
在里面工作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生活上可以说是很不错了。他们除了工作之外,其实就是相当
于生活在一个相对繁华的小镇生活。只是人身自由相对受到限制罢了。
单纯说生活上的物质享受的话,其实依旧是超于普通人许多的。不要说中国人了,他们其实过的
比很多美国中产还要舒适。
但是相比于那些美国同行,罗布泊里的条件就是真的艰苦了。
最开始,罗布泊这里大家都是搭帐篷住的。而这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还真的是不给来这的
中国科学家、技术员、战士们一点面子。
三天一小风,五天一中风,每个月来一场大风吹都是正常情况了。
这里的风还邪乎的很。专门挑你不注意的时候来,一来就能把正片营地给掀翻。
大家日日战风沙,战了差不多一整年。第二年才好点,因为基地搞好了关键的基础建设后,空出
了一部分人力来修建屋舍。
屋舍有两种,一种是水泥加砖头修建的正经房屋。这种房屋不用猜,肯定是用来放资料和设备的
地方。
另一种是干打垒(一种土坯房的修建方式)房屋。这种房屋则是给人住的。
干打垒的房屋其实挺糟糕的,因为是土加芦苇杆子修建起来的,那墙壁一蹭就是一一层土。还不能
用力抠它,不小心能抠出个大洞来。
但是就这么个玩意儿,在罗布泊基地里还不是所有人都能住上的。毕竟干打垒再差也是个正经房
子啊。保温性和抗风性比帐篷不知道强了多少。
最开始是让给科学家和技术员去住的。但是科学家和技术员们拒绝了这件事。
“战士们比我们辛苦的多。我到现场工地上去看了,我们缺少工程机械,很多建设都是靠战士们用
肩膀扛用背背。很多战士工作一天下来,双腿都打抖了。工作量太大了,他们需要更好的休息。而不
是半夜被罗布泊的低温冻的双脚冰凉。”
当时邓稼先作为科学家和技术员的代表在基地会议上发言:“我们怎么可能去住这个房子?我不同
意,我的同行们也不会同意的。”
在科学家和技术员的的一致反对下,第一批干打垒土屋并没有成为科学家和技术员的宿舍,而是
被用作照顾队伍里身体较为虛弱的人。以及女同志。毕竟女同志每个月有一段时间不方便,她们比男性更容易在这个地方落下影响一辈子的病根。
一直到现在,罗布泊的房屋建设才算是勉强把大家都容纳进去了。
即便是干打垒,也比帐篷强。甚至考虑到在这里的战士和科学家、技术员们的精神压力会很大。
还运送了不少休息时候消遣的东西来。
包括各种书籍,桌游,象棋、围棋、各种球之类的。
毕竟人是一张弓,绷紧之后会很有威力,可是一直绷着是会断的。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罗布泊基地内却好像突然有一种从紧绷到突然放空的松弛。
在经历了多年的忙碌工作后,然后一天,张蕴钰代表中央军委下达命令。
对试验场周围进行大巡查,确保试验场方圆几十公里内一定是无人的。如果有珍惜的动物也采取
驱逐或先捕捉回来。
而技术员们的工作也好像突然停滞了一样,原本感觉看不到头的工作在某一天突然结束了。
就像是技术员小刘在做完日常的工作,准备领取新的任务的时候,他的组长却说:“没了。”
“啊?”小刘愕然:“什么就没了?”
“工作。暂时没了。”组长如此说道。
“....之前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呢,怎么就突然没了?我的工作呢?刚刚还在这,那么大的一摞工
....小刘的大脑还没反应过来。
组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的工作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了。”
“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