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兄弟只配吃炸糕
袁隆平高兴的给在自己所在展台前的市民们盛饭。当然,这种展览会上的试吃,量都不会很大的。大概的量就是张福一口的量。
展会上有吃的,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新鲜的一件事。虽然说给的饭不多吧,而且也没有下饭菜,但是这年头大家对能白吃到一口热腾腾的大白米饭还是很开心的。
张福一口吃下去这米饭,在嘴巴里细细咀嚼其中的滋味。他颇为惊讶的发现,这个米饭真甜啊!
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南北方的饮食差异是巨大的。就像是米饭这东西,在南方是属于主要粮食,到了华北地区则主要吃面,而在向北的东北地区则又是主要吃米了。
当然这不是说地处华北的北京人就不吃白米了,只是很多人家吃的比较少,吃饼和馒头之类的吃得多,米饭也是有的,工厂食堂一般也有米饭卖。
只不过这年头不是谁家都能大白米饭一口气吃到饱的。这属于细粮,很多国人现在吃的米饭都是两掺米。有的是高梁米掺白米一起吃,有的是大米掺小米一起吃。还有一些其他吃法,但是纯吃白米还是有些奢侈。
比如在张福家中,只有老爹上班的日子里,妈妈会给老爹专门蒸一大碗纯白米饭。因为老爹张祥要去钢铁厂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
自己和弟弟们以及妈妈都是吃一半高梁米和一半白米的两掺米。这主要就是为了省钱,毕竟高梁米的价格只有白米的一半左右,但是高梁米是真的不好吃。每次吃,张福都觉得有些粗粝。
家里只有每个星期日的时候会煮一锅白米饭或者是白馒头给大家吃,算是一种改善生活吧。
毕竟张福家的人口实在太多了,尤其是他和四个弟弟,饭量可大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桂花都只能在粮食上面想方设法的让大家吃饱,但又不会过度的开销家庭开支。
就像是曹文清的家庭,其父母收入其实是与张福家接近的。
但是曹文清因为是独生女,所以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就要宽裕许多。至少曹文清是可以做到每天吃白米饭吃到饱的,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最近两年粮食产量稳步上升,而且大家又上调了一级工资的缘故。
张福也不是没有吃过纯的白米饭,但是像这么软糯香甜的,他还是第1次吃。即便是没有下饭菜,他觉得自己都能干上一大碗。
和他一样的北京市民不在少数。
“这米饭怎么这么香啊?”
“不光香还甜呢!”
“同志,我问一下这是什么品种的大米?我们市面上现在能买到吗?”
袁隆平所在的展台瞬间被北京市民给包围住了。
袁隆平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毕竟他可不是原时空那个身经百战,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农业学家。现在的他只是初出茅庐,刚刚崭露头角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农业工作者。
被北京市民包围后,他有些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向大家介绍这款,他们在湛江新弄出来的品种大米。
一开始湛江农科院大米研究所,主攻项目是杂交水稻以及后世的良种培育等。在这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原时空后世的良种被他们想方设法培育了出来。
有的则是在培育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毕竟生物上的事情谁都说不准。
就像他们现在弄出来的这款新的大米品种,湛江优选1号。抗倒伏能力极好。而且在肥料和水力跟得上的情况下,亩产能突破1200斤。不过这是在一群农业技术人员精心田间管理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产量。
如果是普通农民种植,如果肥料和农药跟得上的话,也能够差不多达到800斤左右的产量。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在广东一年能产两季,而且他和那些早稻不同,早稻的口感一般偏渣。
很多在东北吃惯了一年只产一季稻米的东北人,偶然去南方吃那些一年两产或者是一年三产的稻米。纷纷都表示南方的大米非常的难吃。在他们东北,如果这种米饭要敢收钱,是会被客人打的。
而湛江优选1号做到了一年两产而且大米口感还保持的相对不错。
看看这些北京市民的反应就知道了。袁隆平很欣慰,他们农科院现在在湛江搞了这么几年,总算是出了一些成果了。
几款新型的稻米,要想办法在合适的地方推广开来。伴随着之前杜邦和中国达成的秘密协议,杜邦援助的化工设备也大量抵达中国。
大型化工厂已经开始在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城市开始修建。
复合肥的产量也在稳步提升。
这一切都给从事农业研究的袁隆平和他的同伴们提供了坚实的信心。
他们对着热情的想要购买这些大米的北京市民们说道。
“大家伙不要着急,这款大米是我们湛江农科院大米研究中心新弄出来的。我们相信未来三到五年内,这款大米一定会在中国铺开来的。”
“到时候大家就能在粮店里买到这种大米了。不仅便宜而且好吃!我们这些研究粮食的,就希望我们所有中国人每个人都能吃饱饭。不仅仅是要吃饱,更要吃好!”
袁隆平说出这些话,这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就在今年主席南下考察,特别去了他们的农业研究院。
不光吃了他们种植的大米,还发表了重要的讲话。
“有人说我们这些泥腿子搞共产主义就是因为我们穷,所以才搞这个。他们说让我们看看国外的那一些发达国家,什么英国法国美国他们为什么不搞共产主义,因为他们不搞共产主义,所以他们才有钱!要我说他们是放屁!”
主席说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一派官腔,也不会过度拿捏腔调。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有的时候脏话脱口就说出来了。尤其是在非国事的场合上和老百姓讲话,他都会尽可能简单易懂,而不是强行搞些中译中的鬼话。
“我们中国现在穷,不是因为搞共产主义穷,我们现在是因为生产力落后,生产技术落后,所以才穷,这和共产主义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只有我们搞了共产主义,把我们的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够发展我们的生产力,突破我们的劳动上限!”
“老百姓别的不懂,但是饭碗里的米饭他们是最懂。锅里有没有米,盘子里有没有菜。几天能吃一顿肉,什么时候能吃一条鱼,这些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本账。”
“你们这些科研人员做的事情很重要啊。没有你们,我们中国老百姓想要吃饱饭是很困难的。我期待你们能够做出更好的良种,找出更科学的农耕方法。并且将之推广到全国开去。配合上我们的化工产业的进步,农业机械的推广,让我们老百姓切切实实的能够端好手上的饭碗,每天都有这么好吃的大米饭,大白面馒头!”
主席当时在湛江农科院的讲话袁降平记忆犹新。
当时他把自己的手掌都拍红了。他和他的同伴们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一次酒后,他和自己那位种菠萝的学长大声的吼道:“中国人挨饿的历史,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完结!我们要让所有中国人都能吃得饱!锅里有米,菜里有肉!”
当时那位种菠萝的学长也喝了半瓶广东五加皮。和袁隆平一样,也是喝了个半醉,他站起来,跟着袁隆平一起吼道。
“小袁说的好!你好好种粮食,我好好搞水果。这菠萝弄好了,咱们还有好多课题要做。我们要在中国南方建成一个大大的果园。”
“香蕉,荔枝,龙眼,西瓜!我要在我退休之前,让所有中国人想吃什么水果就吃什么水果!”
“我要让哈尔滨的工人也能吃到产自于广东的香蕉、荔枝!我们要生产各种水果加工制品,卖到全中国、卖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