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歌声嘹亮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歌声嘹亮

时间:一九五四年十月一日,上午九点二十五分。

地点:北京。

天气:万里无云。

“天气情况良好,可视范围极远,风速每秒三米,微风。前方空域开阔,畅通无阻。一队准备,通场飞行。”

战机里无线电信号传来的声音让已经在场外盘旋准备好了的王海精神振奋。

“战友们,今天咱们可是在全国人民面前检验咱们技术的时候。谁都别给我撂挑子,我丑话说在前面,谁要是今天出丑了,等会回去我大嘴巴子往脸上使劲招呼,知道吗?!”

王海在飞机的通讯频道里大声说道。

他的战友们也在通讯频道里回应着。

“放心吧,队长。就今天这样的场合,要是咱们出丑了,不用你。回去之后我不把我一嘴牙打掉了,我张字倒过来写!”

“那你说的话不能信啊,张倒过来写不还是张吗?”

“你们别开玩笑啊,我听说了,今天不光咱们的中央电视台在全国直播,还有中国之声广播电台也是在直播啊。最重要的是还有很多外国媒体。苏联、东德那些兄弟国家的不谈,我知道还有一家资本国家的媒体。”

“资本国家的媒体?他们来干嘛?”

“听说是李部长让人叫来的。就是要给全世界看看,咱们新中国五年发展的怎么样。那些外国人天天看不起咱中国人这、中国人那的。就是要给他们看看,咱们做的一点都不差!”

“对,一点都不差。之前组织咱们去工农业展览会上看到的东西哪个差了?咱们的苏联战友和教官不也卡卡掏钱买吗,甚至想要集资买大件,然后一起带回苏联呢!”

“别扯淡了,我们进场了。要记住,这次咱们一点点失误都不能有。咱们国家和兄弟国家的媒体不会说什么,但是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记者媒体,一定会抓住所有的细节。咱们只要有一点点失误,就会被他们无限放大。所以这一次我要求所有人不许有任何错漏,丝一毫都不行,通场飞行,米秒不差!有没有信心?!”

王海在飞行队的通讯频道内发出了最后的询问。而战友们给他的则是整齐划一的回应:“有!”

“好,进场!”

时间:一九五四年十月一日,上午九点二十九分。

天安门前媒体记者区,所有记者严阵以待。这是阅兵式,也是他们的一场大考。

对于国内记者媒体来说,这场阅兵式的意义无需多言。

而对兄弟国家来说,这也是从侧面了解中国军事力量的一个好机会。

对于资本主义媒体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ABC和BBC的记者架设好相机,打算拍摄一些矮化解放军的照片,然后去配合他们的文字报道。

他们所作的这一切自然逃不过同行的眼睛。不是所有同行都非常精通摄影,但是总有精通的。

比如说赛宾,他看一眼罗伯特和麦克所选择的位置,和相机的角度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了。

不是出于好心,仅仅是觉得这两人太蠢了,赛宾这人最难容忍蠢货了,所以他忍不住道:“你们打算拍什么?矮化解放军的照片?我劝你们省省吧,你们与其这么做,还不如把解放军拍的雄壮威武一点。”

“啊?”

ABC的罗伯特和BBC的麦克两人都诧异的看向赛宾。

赛宾看着两人还这么蠢,他完全忍不了:“伙计们,英国前前后后有差不多接近一万人被俘,美国不用说了,超过十万名的俘虏。战死的有多少,受伤的有多少。有多少军官被抓了?有多少官员被撤职了?”

“你们自以为是的去矮化他们的对手,你们就没考虑过这些人会不会对你们产生无穷恨意?因为你们矮化了他们的对手,你把他们的对手称呼为懦夫、低等民族,那么输在他们手上的人算什么?你们是真的不怕后背中上八枪,然后算你们自杀身亡吗?”

赛宾的话一说,这两人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妈的,反共反上头了,都忘记了自己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罗伯特和麦克立刻转移了位置,然后两人还非常感激的和赛宾握手,并且感谢道:“谢谢啊!谢谢!”

赛宾摇摇头,他主要是见不得身边有蠢货,这两人太蠢了!法国人的盟友都是这样的话,法国要被污染到什么程度啊!

赛宾摇摇头,回到自己的位置刚站好。他就看见五架米格战机破空而来。

五架战机飞行高度压的很低,仅仅只有百余米,对于喷气式战机而言这已经是非常低的高度了

而在这样的高度下,喷气战机发出的声浪裂开空气四处传播,如阵阵龙吟高亢嘹亮。

五条红线在长空之上不断延长,而伴随着这之后的则是第二批、第三批战机。

【各位观众,在我们眼前飞过的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士们。他们驾驶着米格15战斗机与美军飞行员激战长空,为我国和朝鲜战士撑起天空的保护伞……】

电视机里、电台里的播音员语气慷慨激昂。中央电视台多机位切换拍摄下,电视机前的观众能看到一架架飞机从天安门广场飞过。

对于很多国人来说,飞机还是个很神秘的东西,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见过或者只见过那种老式的螺旋桨飞机。而这一次因为有了电视直播,他们亲眼看见了什么是喷气式飞机。

“好快啊!”张祥胡同里的邻居们围在老李家的电视机前,看着呼啸而过的飞机,他们啧啧称奇。

“哎呀,这飞机是不是咱们捐钱买的那种?”上海李若梅和王玉珠的租房内,一群女同志们也叽叽喳喳道,抗美援朝期间,这群解放妇女也捐出不少钱。李若梅更是把自己藏了多年的私房钱全都捐出来了

在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功德林学员们站在靠近中山公园前面的地方,他们抬头仰望一架架飞过的飞机,众人发出了啧啧声。

“在抗战那时候,咱们要是有这么多这么好的飞机就好了,就不会被小日本的飞机欺负的抬不起头来啊!”有人回忆感慨道。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回忆起抗日时期航空战的屈辱了。民国政府不是没有飞机,有的,但是数量少、型号老旧。

中日空战之中,很多民国政府的飞行员都是好样的,驾驶着落后日军一代甚至两代的老旧飞机强行升空作战。

想到这里,杜聿明突然开口道:“是啊!我们的飞行员都是好样的!是英雄!可是蒋家、宋家对不起他们啊!”

当时抗战时,全国捐款加起来够买一千五百架飞机了,不说比日本人的先进,至少是战斗力相当。

“可最后呢。能飞起来的有多少?”杜聿明愤声而言。如果说对蒋光头他还有所顾及,不会用过于激烈且带有侮辱性的词语批评蒋光头。(毕竟是校长,有提拔之恩,杜聿明性格也比较传统)那么对于宋美龄,他是半点好感都欠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