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值点钱
“好久不见啊!我当时不知道,你是那么厉害的作家。等你那次走后,我才知道你的事迹。还去县里借了你的书来看,你写的《永别了,武器》可真好看啊!”
对于再次见到海明威,张金富也显得很高兴很激动。
对于张金富来说,海明威像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几年前他乘坐着县里的吉普车来,在自己这里待了一段时间。说是观察体验生活。
当时张金富就在心里想着:一个外国人有什么可体验生活的?听说是个作家?但是外国人在中国体验生活,能写出中国的好文章吗?
张金富是持怀疑态度的。他当时的阅读能力一般,基本没有看过中长篇的小说。只是看朝闻杂志上的那些短篇故事。
他觉得中国本土的山药蛋派作家们写的东西就很好了,外国作家能写出啥?
等到海明威走了,他下一次去县城的时候,县里的人和他聊起来。他才知道,原来那个海大胡子原来是世界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啊!
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也被誉为二十世纪代表美国形象的男人。
当时张金富就在想:这大抵是哪里出错了,老海这人挺好的啊,没美国那么坏。这种好人怎么能当美国男性的形象代表呢?应该是报纸上那个美国总统麦克阿瑟才合适吧。
后来张金富看报纸,又看到曾经被美国媒体追捧为美国女性形象杰出人物的诺玛·简(玛丽莲·梦露),也跑到中国来了。
他当时只能挠头:“这还真怪了,这什么男的、女的,什么形象代表都来中国了。那美国还能代表个啥呢?啥都不代表了?”
这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张金富搞不懂。他只是去县城的时候租了本老海的中文翻译版的小说《永别了,武器》。
张金富一眼就被这个小说的标题吸引了,虽然没看过长篇小说,他的阅读能力也一般。尤其是这样的翻译小说。看起来其实更吃力,文章里有很多地方是他生活中触碰不到,也无法联想的。
但是这不妨碍他耐着性子一直看下去。
虽然说无法和外国人的一些思绪一起共情,但是书中那些因为战争而把一切美好都毁坏的情结却让张金富感同身受。
“要是人类不打仗就好了。”在把海明威和小王让进屋子里后,张金富聊着:“要是没有战争,要是大家都能如书中描绘的美好世界一样和平共处就好了。”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明明已经很难了。我们要面对无法抗衡的疾病,难以防御的天灾,还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我们都这么难了,但是还要互相为敌,互相杀害。”说到这里,张金富摇摇头。
海明威道:“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了解了一个事情。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帮助。这件事比制造原子弹难百倍千倍。”
张金富听着小王的翻译,他看向了自己房里堆积着的种种东西。
有村民在外面抓到的野兔子,人家一口都没吃,直接给风干后送给了自己。有村民好不容易弄来的枣子干。还附有土豆、簸箕、一张新作的凳子……等等等等。
“我觉得还是造原子弹难点。”张金富如此道。
“对你来说,也许是这样。”海明威的大手拍了拍张金福的肩膀。他的眼睛扫过张金富家里的另外一边。
那里是一堆架子,架子上用竹筐装满了各种山野草药。这些可不是乡村医生中心下发配置给张金富的。是他在农闲时节去山野之间自己找来的。
甚至在后山,他还开辟了一小块药田。种植了一些常见且好养活的药苗。
而张金富之所以做这些,海明威很清楚,他就是为了帮那些村民省钱。
明明张金富根本没有出诊的费用,只收取最基本的药物成本。村民们发烧了,他开三天的退烧和消炎药,也往往只收取几分钱到一两毛钱的微薄药费。
但是很多农村的村民还是会嫌贵。锱铢必较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所赋予他们的特性。
海明威之前待在这里的时候,也帮张金富晒过药。
“你是个好医生。”海明威坐在自己之前就坐过的那个椅子上对着张金富笑着说道:“我以你为原型,写了一本关于中国乡村医生的小说。我给你带来了一本印刷的样品。”
说着,海明威从包里翻出一本还没有黏上封页的小说递给张金富。
“我?”张金富有些错愕:“我有什么好写的?”
“不,你才值得写。”海明威掏出自己的烟斗,点上了一撮云南产的烟叶。
“你和你的故事,以及千千万万我在中国看见的那些和你一样的人,他们都很值得写!”
海明威这本《东方良医》,并不仅仅是以张金富一人为故事模板的。他这几年在中国到处浪,见过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也见过很多曾经未曾听闻的故事和人。其中有让人感动的,也有让人愤怒的。
而这一切都被海明威记录了下来,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从收集素材再到创作。海明威写了一篇六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
在非网络小说的时代里,传统小说达到这个字数已经算是鸿篇巨制了。
而且这本小说有意思的地方是海明威一边写,还让中国这边负责翻译的人跟着他一起改翻译的稿子。
他说:“这是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在写完英文版的时候,同时能出中文版。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件事完成!”
海明威这话说的很让人感动。但是他做的事情却让一群编译不感动。
因为有的时候,编译们刚刚汉化完成几章的内容,那边海明威突然来了一句:“要修改!这样的内容不行!我打算推到重来!”
海明威要改,编译们就要跟着一起改。英译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是把英文翻译过来,还要润色,还要信达雅呢。
也就是海明威顶着【二十世纪最伟大美国作家,二十世纪全球顶尖作家前十】等名头,不然一般人这么搞,早就没人伺候了。
对于编译们来说,这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也算是一个政治任务吧。
海明威自己的英文版小说写完了,中文的编译紧随其后,在一个月后也完成了。
“这本书的收入,我会拿出一半来。用于支援你和你的同伴们(赤脚医生群体)的事业。”海明威笑着对张金富道。
如果说海明威要给自己送太多礼物,张金富是会觉得很不安的。因为海明威这次带来的礼物就很贵重了,不能再弄更贵重的东西来了。
但是如果说海明威的大作要拿出一半的收益,捐献给中国的赤脚医生群体,那张金富就特别高兴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同行们缺什么。易损的注射设备,新的听诊器,永远都不够用的红药水、蓝药水、医用棉签、医用酒精和纱布等等。
“那我可真的是由衷的期望,老海你这本书超级大卖啊!希望不仅仅是在中国卖得好,在外国也卖得好啊!”张金富由衷的希望道。
海明威一笑:“哈哈哈哈!这一点你放心吧,我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名头还值点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