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宣传与建墙
352
海明威说自己这个名号还值点钱,这有些过分谦虚了,海明威的名字这哪是值点钱啊,那可是值老鼻子钱了。
别看海明威一直在搞流浪中国的行程,但实际上欧美诸多出版社可一直都盯着他呢。三不五时就会有人通过渠道将信息发到香港,再由香港转到中国内地,问海明威先生:您到底什么时候出下一本书呢?
我们这些出版发行商可都是已经将一踏踏的美元准备好了,就等着您呢。现在这个年代,欧内斯特·海明威这个名字就是销量的保障。和其他的一些畅销书作者不同。不论是《天使望故乡》的作者托马斯。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
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在这个20世纪风起云涌的文学年代,都只能算是昙花一现。虽然在这世上留下了一些不朽的作品。但却并没有善始善终。
有的是因为家庭因素,有的是因为个人身体,还有一些作家是因为他们乱七八糟的感情生活。还有他们那些令人感到绝望的生活方式,不管是过度吸烟喝酒还是为了寻找灵感而去吸食鸦片等。
很多作家没有来得及留下更多的作品就泯然众人,甚至是失去生命。
但是海明威不同,海明威写的小说从出版至今每一本销量都非常可观。并且每一本都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他是这世上少数仅有的那种下一本小说比上一本小说写的更好的人。
大多数作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就像是元时空后世日本写推理文学的作家东野圭吾。能写出巅峰的《白夜行》,但是其后的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很多人都说读东野圭吾的书只要看一本《白夜行》就够了,其他用不着再看。而读海明威的小说,你是可以看完一部,再看一部,继续看一部。按照他写作的时间,从头看到尾。你可以从他的字里行间看见他对人生,对世界看法的转变。一个普通的男人如何一步步转变为坚毅的硬汉。很多看海明威书长大的人,都迫切地期待他下一本书什么时候发布。海明威读者的阅读粘性可不是后世网络小说的作者作品可比的。所以当海明威的小说据说要发布的时候。那些欧美的出版商可都像是闻到了血腥的鲨鱼一样。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去,把这口肥肉吃下。是的包括美国的出版商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
或许看起来很奇怪。明明海明威在中国流浪了好几年。还发布了好几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作为反共先锋大基地的美国,怎么还有出版商敢出版海明威的小说?
这就不得不谈谈美国那别扭的反共形式了。没错,美国需要反共,但同时美国也需要脸。
海明威和玛丽莲·梦露不一样。现在已经改回原名诺玛·简的玛丽莲·梦露。她的逃亡过程可是太过于高调了。想压都压不住,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可是让CIA丢大脸了。这件事情国际影响极大。美国可以不当人,但是却不能不要脸。或者说现在的美国政府处于冷战时期,他们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就像是在元时空中FBI的局长胡佛对付海明威。用的也只能够是精神压迫的方式。通过不间断的对他进行监视。监听他的电话,检查他的信件,并且似有似无的让海明威察觉到这一切。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海明威陷入到焦虑和恐慌之中,最后活生生被心理压力给摧垮。从而选择走上自杀的道路。
而在海明威死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胡佛可是动用了很多有关系媒体记者,让他们口径一致的说海明威家族有自杀遗传。他的祖先中有人自杀,所以他也跟着自杀。
这话简直就和放屁一样。听说过秃头有遗传的也听说过,心脏病有遗传的。但是自杀不自杀和遗传不遗传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就是美国依旧不希望他们把自己的吃相弄得太难看。
他们在元时空中是如此处理海明威的事情,而在本时空之中,差别也不大。对于海明威流浪中国的事情,其实美国政府早就知道,但是三缄其口。不光他们自己不主动报道,甚至压着他们的媒体和盟友媒体,在这件事情上也不要发出过多的声音。
因为他们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代表着美国硬汉形象的海明威居然在中国流连忘返。海明威如果回美国,也许他们会给他定个叛国罪,也许不会。但是海明威在没回来之前,他们绝对不会多说一句话。
还是那句话,美国政府不当人,但他们却还是要人脸的。他们对于海明威的处理只打算按照尽可能低调的方式去解决。只要海明威不跳出来说他反美,那么美国那边就只当看不见。
所谓掩耳盗铃,他们玩的也是很溜的。而海明威似乎也察觉到了美国政府心理所做的小心思和盘算。所以他的这本新书也耍了点小心机。作为一个基本写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这一次海明威算是大胆创新了,写了个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里面的国家是虚构的,社会也是虚构的。但其中所指向的政治意图,但凡是个人就能够看出来。但是没有关系,既然有人想要掩耳盗铃,那么大家就陪着一起掩耳盗铃就是了。欧美的出版商和资本主义商人们很清楚。只要美国没有下达明确的禁止令,他们随便刊印海明威的书籍来赚钱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美国政府明令禁止了海明威的新书,那么他们就悄悄的印悄悄的卖,赚的就更多了!反正所有的事情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挣钱。海明威新书的故事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不太简单。
在他虚构的一个东方国境内。一个四处流浪的医生治病救人,并且在东方国境内结交各种朋友。并且互相鼓励。要将一个腐朽的国家和人民拯救的故事。这个国家有很多的疾病。那名流浪医生需生要通过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将病人治好。这一路上他的敌人、他的朋友、他的爱情,他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全部交出在一起。但是和海明威的一些书不同。在海明威的一些书中,主角的走向往往是抵不过命运的纠缠。最终的结局经常是走向一个无力的深渊。但是这本书不同,海明威在这本书里面保留了自己写作的风格,但是又加入了大量的昂扬向上的描写。
光是阅读,就已经让人感到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主角和他在旅途中结识那些朋友们,一路上有着太多的苦痛和磨难。很多人都在这一个旅途中死亡。但是不管是谁牺牲,却总能够在字里行间里看出来,有一种不屈有一种奋斗的斗志在那儿燃烧。整本书发的刀子很多,但是除了让人热泪盈眶之外,更多的是让人想要加入这场伟大的旅行和冒险。
哪怕失败都不可惜。因为只要这个旅行的团队中还有一人在向前,那么就总有希望,将这个腐朽的国家治愈。并且海明威还给这本书写下了一个相对团圆的结局。这对于海明威来说可真的是有些难得了。所以在海明威把样章发出去的时候,很多出版社已经准备好了钞票,他们打算直接将书拿出来印刷赚钱了。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开始营销关于海明威新书的事情了。而在西德那边,美国的情报部门CIA已经有些难以为继了。不仅仅是他们,最近斯大林要求苏联的西攻更快更猛。这个“攻”自然不是真实的物理战争。而是一场场文化战和意识战。
克格勃的情报能力已经被完全整合了起来,整个西欧对苏联来说已经和透明的一样了。
在苏联加速“进攻”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开始东进。
这对于欧洲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几乎就是在欧洲媒体大张旗鼓宣传海明威新书的时候,在西柏林,以CIA以及欧洲诸多情报机构和代表为主的会议正在召开。这场会议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