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寇可往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一日,海风和煦,风平浪静。
日本海上一艘渔船之中,伊达令闭着眼睛养神。在渔船之中,还有五十名赤军士兵也在船内。
“伊达长官,我们已经要到岸了。”一名士兵从船舱外走了进来。
“好。”闭目养神的伊达站了起来:“所有人准备,我们的同志们已经在前面准备好迎接我们了。”
“记住我们的任务!这一次我们势必要解放日本!”
“嗨伊!”
渔船缓缓靠岸,这是日本的一个渔村。就像是其他任何一个日本渔村一样,平凡的让东京的大人物们一眼都不想看。
这里没有特产,没有特色,甚至连渔获都不算多。除了在收税和征兵的时候会想起他们,其他时候县里的领导们根本懒得看这里一眼。
而现在,他们要为自己的轻视而后悔了。
因为现在,这里有几百名赤军士兵在此集结。而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兵者,从中国回来的佐藤山正等着最后一帮士兵在此集结。
解放战争时期,四野解放东北之后,有很多日本士兵被吸纳入解放军队列。
不要说那些后勤、医疗等兵种了。就那些正儿八经打仗的士兵数量都不少。
其中有很多日本士兵在一开始是对解放军持暴力不合作态度的,给解放军添了不少麻烦。
不过当时解放军的政工工作当真是天下无敌,有一批信念坚定且工作能力过硬的指导员和政委。由他们对这些日军士兵做各种工作。
同时解放军也真的是按照建设共产主义的方式前进着。也因为这样,很多人在了解并且看到实际情况之后,他们的思想开始了转变。
根据四野的官方记录,其中很多日军士兵在改造后转投解放军不说,他们中不少人对共产事业的支持甚至比中国人还高。
在元时空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就开始分次分批的遣返这些日军士兵。其中很多人哭着喊着不想走的毕竟在解放军的队伍里虽然穷,但这里可以当人啊。
回到日本,他们这些大头兵不仅继续穷,而且连狗都当不上。他们自然不愿意走了。
元时空之中,为了给日本种下革命火种,中央是让这些人都回去了。毕竟按照毛主席当时的思想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要让这些星星之火在日本掀起燎原之势。
虽然说在元时空之中,日本没有革命燎原,但是也不能说这些人回去了就都没用,毕竟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日本浩浩荡荡的左翼运动也不是凭空出现的。
只不过这个时空之中,有了李锐和他带来的网咖,很多事情都变了。
就像是本时空没有大肆鼓励朝鲜族士兵在建国后返回朝鲜去支援金将军对南面的攻势一样。
本时空之中,中国也没有把这些进行过改造的日籍解放军放回日本。
因为他们是一个重要的力量,在必要的时刻他们是可以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的。
而现在,就是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时刻了。
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日籍战士佐藤山觉得自己现在身上充满了使命感。
因为他们是【志愿军】。
是的,就和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当年那些被吸收并且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日籍解放军们,他们要以志愿军的身份来解放他们的祖国了。
中国政府不会插手他国内政问题。
但是这是日本人民内部的阶级矛盾,身在中国的日本人有权力也有义务为他们所处阶级的老百姓发声出力。
于是佐藤山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上万名日籍解放军。在他们后面还有数万名日籍解放军还在来的路上或者正准备来的路上。
他们带来了新中国方面为他们制定的作战方针。
【快速穿插】
【城市包围农村】
【对日本国内阶级敌人进行全民公审】
【宣传队要跟着部队一起行动】
“所以,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在第一次战役中拿下青森、秋田、山形、新泻和福岛。”
“之后来自中国的宣传队会立刻跟上。帮助我们宣讲我们的主义,并且进行更加深刻的土改!”
“我们要在第一次战役中打蒙日军。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需要在日本军方和文官系统达成一致之前,在美国反应过来之前发起第二次战役。”
“趁着他们立足未稳的时间,一举拿下群马、长野、静冈!尤其是静冈,这是东日本最重要的工业重镇。这只要拿下了,我们才有可能在东日本站住脚跟。而这甚至还可以让我们包围东京!”
“中国和苏联的同志已经答应我们了,他们会源源不断的支援我们的,只要我们的革命可以成,他们会倾尽全力让我们对日本进行社会主义化改造。帮助我们抵御压在我们人民头上的大山。”
从中国回来的坂本龙英带来最大的礼物就是这个了。
来自中国和苏联的承诺。
如果是往常,斯大林也许不会做出这样的承诺。因为这样做的战略风险大大了。这个时期的苏联如果能够按照他的计划稳扎稳打的走下去,其实是更能让斯大林有信心的。
但是在之前经历了一次晕倒之后,他就有一种急迫的感觉。这个冬天,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
虽然说上次的晕倒没有要他的命,但是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的他非常害怕寒风,在隆冬时节的莫斯科,他在外出的时候不敢将自已的左手从口袋里拿出来。
因为他不想被人看见他左手微微的颤抖。
钢铁的领袖还不能出现任何软弱,不然可能就会有豺狼冲出来咬断他的脊柱。
他要坚持住,让自己的革命继续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