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先使其疯狂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三百八十章先使其疯狂

380

“胡佛做的事情有点过分了。

“FBI简直让我们的尊严扫地。

在哈佛大学附近,-家主要为招待哈佛教职工的酒馆里,-群本该衣冠楚楚,谈吐斯文的高级知识分子们,现在却扯开自己的领带,松开自己的衬衫扣。

他们现在中不少人粗鲁的喝酒骂脏话,和码头那些干了-天累活的搬运工人没有差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身体更干净,没有臭汗,也不需要喝便宜的烈酒。

相同的是他们都接收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折磨。码头工人的折磨来自与劳动力的被剥削。这群知识分子的折磨则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压迫。

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们认为自己比那些码头工人遭受的折磨更狠。

"FBI把我的实验室给查封了。我现在已经无法继续做试验了。”

“你还算好的,我今天接到电话。是尚恩教授妻子打来的,他在麻省理工任教,做核研究的。他也被带走调查了。他妻子问我能不能想办法帮忙。哎,我有什么办法。

-群高级知识分子在这里喝闷酒发牢骚。

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太苦了。怎么生活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国家简直烂透了,我听说奥本海默又被带去调查了。他为这个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现在却连一个平安的生活都无法保证。要我说,我们不..."在一众高级知识分子中,有一人低声道。

他的声音不高,但是说的内容却很吸引人。周围的教授、博士、老师都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他用手做了个跑路的姿势。“能行吗?”有人怀疑的问道。

“其实,这段时间大家都感受到了吧。有大集团向我们中的一些人投了些工作邀约或者是购买专利的合约过来。只要签订了这些合约,好像就没事对吧。。

这位教授说的话没有说的很明确。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很明确了,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把所有事情都摊开来说的那么直白。

官商勾结,仅此而已,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爽又怎么样,现在的非美和FBI就像是拿着皮鞭和刀子的牧羊人,把名为科学家的羊群往公司的羊圈赶。

他们在二战后如何收割它国的外国科研成果,如今就如何收割本国的这些科学家,就是如此罢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愿意被这样收割啊。

不想要被压迫,又不想要被剥削,对于工人而言或许只有起义。但是对于这群高级知识分子来说还有很多路。

比如说:跑路。

“欧洲有公司和科研机构有意愿从美国招一批科研人员过去。给的待遇还算不错,主要是欧洲现在的局势没有那么混乱。“这名教力学的教授这么说着。

他的话让不少教授和教师都来了兴趣。润欧洲也是个选择啊。

当即很多人对这位力学教授所说的欧洲那边的招揽来了兴趣,并且开始打听门路。

还有-些人则直接想到,实在不行,不如直接跑路欧洲。哪怕是没有后路,留在美国也不如去欧洲闯闯。相比于美国的待遇,还是政治上的安全更重要。

实在是不行,去欧洲的高中教书总可以吧,混碗饭吃不难吧。难道咱们在大学里当教授、当讲师,还不能教中学生了?

先跑跑吧,等这波风头过了在说。

很多人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润欧洲去。

这波科学家和高校教师们的选择不意外,毕竟元时空中他们也是这么干的。

元时空之中,因为麦卡锡主义的盛行,逼迫的很多科学家和高校讲师们无法正常展开工作。他们要么润欧洲,要么就干脆不搞学术研术究,开始搞其他工作去了。

导致美国在一段时间内,科研效率极低。也让美国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的科技争霸中,居然有不少项目落后了苏联一步。

要不是苏联点错了科技树(包括半导体、农业等)导致苏联饶了一个巨大的弯路,不然就那么将近十年的时间,苏联其实可以很快的和美国拉开科技差距。(注:还有苏联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落地的

不配套。比如苏联七十年代搞微波设备,还要通过渠道从西欧买关键配件。过了几年考古科研后发现,相关技术早在六十年代早期就有了,只是一直没落地生产罢了。)

陈赓在抗法援越的时候,法军弱到他难以置信,越军弱到他火冒三丈。最后他说出名言:法国和越南,真是--对绝妙的对手。

实际上地球的优秀匹配机制又何止是越南和法国呢。

美国打出一一个昏招,嘿嘿,苏联打一个更昏的!

只不过这个时空之中来了个搅局的李锐,和他带来的网咖,引发的蝴蝶效应实在是过于的大了点。

有教授和科研人员想要离开美国现在这个混乱的地方,去欧洲找个安全点的地方重新开始。

而有这个打算的人还不止一一个。许多人都这么想的。毕竟政府能把奥本海默都抓了,自己这些小角色算什么?自己等人惹不起,也只能学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那样移居国外了。

风波酝酿之中,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高校教师们通过自己的渠道向欧洲方面伸出橄榄枝。

只要欧洲那边能落地,干啥都行啊。

有的人是真的怕了,因为有各种流言流传出来。说是奥本海默这样的大咖在FBI里面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说是掉了头发,上了电椅,注射了化学药品逼他招供等等。

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谁流传出来的。

但是确实是很离谱就是了。这些受到惊吓的知识分子们都不挑了,能去西班牙、阿根廷、巴西等地都行啊。先离开美国在说。

美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启了大移民时代。

基辛格质问赫克托尔:“你这么搞,难道不怕挖掉美国的基石?

“不怕。“赫克托尔当时笑着说:“为什么要害怕?人都是忘性很大的动物。只要鞭子不落到他们身上,他们是不会记得痛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