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天经地义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四百零五章天经地义

杜志仁的话音刚落,整个功德林内所有的学员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他说的话可是让很多人急切的想要得知真相,想要知道自己的家眷在台湾究竟过得如何?

其实不光是他们,原本在会客室里-起旁听的王英光和副所长两人听到杜致仁所说的话,都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副所长更是在王英光耳边低声耳语道:“还记得当年淮海大战前,司令员和咱们开会讲话鼓舞士气的场景吗?”

“当时司令和咱们说,蒋介石的军队是一一个依靠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关系来维系的封建主义军队,是一只落后的军队,是战胜不了先进的人民军队的。但我现在觉得司令可能说错了。“副所长看着群情激

奋的功德林学员,他低声说道。

“我虽然也没有学过什么大学问,但是延安的抗大还是学了一段时间的。小时候在老家也经常听一些评书先生讲三侠五义,罗通扫北之类的评书故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军队还讲究一一个食君之

禄,担君之忧。君王还要想着给自己的臣子们相对优渥的生活。还要推衣衣之,推食食之来收买人心呢。这蒋光头看起来连这好像都做不到呢。

王英光低声回了一句:“要不然主席怎么会把蒋介石称为运输大队长呢。听说当年主席他们制定解放战争的时候是预计解放战争要打五六年甚至是七八年的。谁能想到4年他们就逃到台湾去了呢。

“主席他们已经是按照封建军队的方式来计算蒋介石的战斗力了,谁又能想到他们连封建军队都不如呢。看起来症结就在这里了。”

两人低声说了会儿话,看着功德林里那些学员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王英光不得不站起来,用力拍了拍桌子。

“肃静!肃静!所有人都别激动。大家都安静,听杜致仁把话讲完,有什么问题等人家把话说完以后你们再来问。

王英光在功德林还是很有威望的,他一开口那些学员们当即就不讲话了,只有躲在角落里的蒋二公子缩了缩脑袋,他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等到众人都安静下来之后,杜聿明代表所有人开口问道:“你把老头子在台湾做的事情,都好好和大伙说一说。”

“好“杜致仁亲了亲嗓子。

”别人家就不说,先说我们家好了。最开始蒋介石以为父亲您牺牲了,战死在了沙场。他还颇为假惺惺的发了-份悼词。说是感慨您为党国这么多年做出的贡献。”

“原本说是还有一份抚恤的,具体金额是不知道。但是我估计不会太多,至于为什么,我后续会说。"

”反正后来他听说您不是战死沙场的,而是在战场上面被俘虏了。之前说的话就全都不作数了。本来你应该还有一笔安家费的,但是到了台湾我们一分钱都没有领到。”

“不仅如此,本来说好的,您要是在战场上有什么意外。您的薪水也是照常发放,一直发放十年,足以让我们兄弟姐妹有独立赚钱的能力为止。这笔钱我们也是一分钱的踪影都没看见。”

“姐姐和姐夫在美国,也是做着相对清贫的研究工作。没有余力来资源家中开支。弟弟妹妹又小,就连我也尚在求学之中,没有办法为母亲分忧。”

“母亲只能将家中可变卖之物尽数变卖。当年父亲您送给母亲的金银首饰,还有你们的订婚信物和结婚戒指都被母亲拿去变卖了。”说到这里,杜致仁忍不住红了眼眶。

“孩儿不用,堂堂七尺男儿却要连累的母亲连结婚的首饰都保不住。在家中空吃闲饭,孩儿对不住父亲!”

杜致仁说到这里,忍不住跪下来给杜聿明重重的磕了一头。

杜聿明连忙将自己的孩子扶了起来,他的眼眶之中也是红红的。杜致礼挽着丈夫杨振宁的手,捂着自己的嘴在无声的抽泣。

在场的功德林学员们看到这一-幕也纷纷低生哀叹。

这能怪杜致仁吗?肯定不能啊,虽然说他确实是个七尺堂堂男孩汉子,但也不过是个才20出头的小伙子罢了。可能现在还在念大学呢。学业还未完成。能够去哈佛读书,证明这小伙子是个学习的胚子。

在场的所有人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家小子有能力实打实的考进哈佛,并且每年准时修完学分。不拖沓的修完大学,学业顺利的拿到大学毕业证。

那么在场所有的功德林学员都会倾尽全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这个学业,而不是让他读到一半,然后辍学去工作。

要知道这个年头,美国对中国别说反共反华了,仅仅是种族歧视都严重的不得了。进入哈佛或者是麻省理工这样的美国最高学府,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的,你需要在学业上展现出远超同期的天

赋,美国大学才会愿意收你。

所以杜致仁有错吗?他没有错,有错的就是蒋介石。但凡蒋介石按照当初约定好的说法给杜家-笔安家费。然后准时的发放杜聿明应该领的薪水。那么杜家都不会如此难过。

而这还是杜聿明的妻子尚有一点家底。还有的金银首饰可变卖。要是逃去台湾的家人带的黄金首饰不够,没有可变卖的东西,那日子会过成怎样啊?

蒋介石这人出尔反尔前倨后恭的事情干的可太多了。原时空之中,他将杜聿明的大儿子杜致仁给活活逼死,结果一年后,杨振宁拿着诺贝尔奖。

蒋介石又立刻对杜家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给杜家人房子票子。杜聿明的工资照常发放,发给杜聿明的妻子。

目的就是为了笼络杨振宁夫妻。原始空之中,杨振宁携妻子来北京看望杜聿明,之后和杜聿明深切长谈。最终决定不定居台湾。

而在原时空之中,-九五九年杜聿明在功德林改造成功成为第1批特赦的功德林学员后。蒋介石还从台湾发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来。说是让杜聿明回去台湾,还继续让他当将军,并且还要给他多少

多少钱。

最终杜聿明直接拒绝了台湾方面的邀请,把家人接来北京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有了个工作,在大陆安度晚年。

“杜长官可是老头子的心腹爱将。就连他都这样的待遇了,他人的家眷怕是好不到哪里去了。”看着杜家人抱在那里哭成一-团,邱行湘忍不住开口道。

“那那些战死的将军呢?我听闻黄百韬兵团长。战死之后,老头子亲自给他发了悼文。"在锦州被俘的范汉杰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心里多少有些庆幸。当初在锦州时候,为了表达自己死守锦州的决心,自己将家眷老小都接去了锦州居住。

最后锦州城破,自己被俘-家老小也落到了马列党手上。

他的妻子和子女也在接受马列党的再教育。要改掉他们身上军官太太和将门子弟的娇蛮之气。原本范汉杰还觉得自己的家人怕是和自己一样,也要受上个几年的苦了。

但是听着杜致仁如此之说,反而却有些庆幸。如果自己的家人是在如功德林--样的地方进行改造的话,那么至少生活无忧。甚至可以说过得还挺健康的。

如果去了台湾的话。怕是连衣食都没有着落了。想到杜致仁所说的有些军官的家眷活不下去,只能让女人去当半掩[]的暗娼了。

想到这里,范汉杰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要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争落到这个境地,那还不如把他杀了算了,堂堂七尺男儿让妻子女儿做这个,哪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这世界。

而听到范汉杰此言。杜致仁又忍不住冷笑了一下:“姓蒋的给了-笔抚恤金,话说的很好听,但是最后给黄百韬加卷的只有10万元金元卷。这也就是我说的,要是爹您战死在了战场,我们也不会有多

少抚恤金。

听到他这话,功德林的学员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蒋总裁已经不是一般的刻薄寡恩了,就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刻薄皇帝和他相比都稍显逊色。

在整个解放战争之中,黄百韬是唯一-个杀身成仁,为了所谓党国大业而牺牲主动自杀的高级将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