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都散出去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一十九章都散出去

119

在东柏林的这场电子游戏元年大事件中,有人哭有人笑,有人不知所措,更有人看到希望。

因为这看似电子游戏元年的诞生,实际上是宣告中国在电脑数字设备上第一次走到了全球领先。

世界第一-这个东西对很多人,尤其是对很多国人来说是一个魔障是一个执念。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那就是几乎所有国人心中的一种:贪嗔痴。

这种执念很奇怪的,理智和现实告诉大家,这世上不可能事事都去争第一-的。现在世界已经变了,很多事情是要走合作才行的。毕竟地球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

对于很多国人来说这个道理可以懂,但是从感情上来说却又想要处处争一个第一。

尾随于人后的滋味并不好受。这种心态大概是从清晚期至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国人所造成的一种畸形心态。

因为中国人真的知道受限于人,被人各种拿捏各种欺负是什么滋味。当真是人家指着裤裆,你再委屈再不愿意也要钻过去。

所以当东柏林的中国游戏厅开业之后,之前欧美国家渲染的各种谣言抹黑。说什么中国搞出二十倍美国算力的计算机是谣言,是中苏之间搞得战略欺骗。

还有类似:苏联阵营的中国为了帮助他们东方阵营吹牛,已经谎话连篇,已经完全不顾事实,全是一群骗子。

这一类的抹黑谣言已经是不攻自破了。所有的谣言在真相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当然这个世上总有一些叫不醒的人,因为他们永远都在装睡。比如说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来,很多离开中国的人。

这其中有相当-部分可以说是被新中国排挤出去的。因为有那么-部分人,你说把他们都抓起来都杀了,他们又不够格,亲手做的坏事又没那么多。

但是让他们在国内好好的生活吧,他们又是不愿意的,总是想要说点怪话的。对生活总是不满的。而他们的不满又不是出于公心。

而是觉得自己没有成为人上人的不满,没有能占到其他人便宜的不满。

这一类人正是被李锐各种挤兑走的文化文艺界的各种“大师”。有的人心中是没有祖国也没有立场的。

李锐不喜欢动武,也不想在文化方面开武的口子。因为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容易,收起来就难了。毕竟元时空之中主席就反复强调,不要动武,可惜根本没人听。

李锐可不想在本时空出现老舍投湖的戏码了。自己划拉了清单,该抓的抓,该滚的滚。

而这帮滚到国外去的“大师”们就是叫嚷的最大声的一群人。他们之前叫的有多大声,现在脸色就有多难看。

他们很多人逃离中国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低工业国家,很多工业产能甚至还赶不上清末的时候。甚至很多人在跑去国外之后,开始摇旗呐喊帮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些吹捧

文章,不管别人要不要,先当了别人的狗再说。甚至于当狗当到自备狗粮的程度。

对于这些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复打他们的脸,让他们难受的无法自拔。只有中国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好,他们才会才越难受。

就像是现在这群人难受的要死。现在就是如此,现在全世界所有报纸都在吹中国的电子计算机了。

他们现在是浑身难受啊。这破地球是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而至于欧洲的一众媒体,要么就是集体沉默假装看不见。要么就是为了销量现在开始疯狂吹。

反正之前多么疯狂的黑,现在就要多么疯狂的吹。-切都是为了赚钱嘛,不寒碜。

《中国计算机超越美国!》

《中国将成为世界计算机头号大国!》

《苏联购置三百台中星一号,算力赶超美国,美国恐成最大输家!》

《中星一号,到底能走多远?!》

《间谍之王钱学森到底从美国带走多少东西?》

《新的赛道已经开辟,苏联和中国携手绝尘,美国赛车还未驶入赛道》

各种标题,各种报道,各种引人眼球。反正就一-个字,吹。

而在这个时候又怎么能少的了欧洲现在少有的公平客观的报纸媒体《独角兽日报》的评论呢。

主编贝尔可是好好的撰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分析中国电脑和中国之后的技术走向。这一波当真是主打一一个公平公正客观了。

现在全世界的媒体变成了两派,-派是继续疯狂唱衰东方阵营的。说苏联和中国还是骗局,云云。他们都是收钱办事的。

另一派则是疯狂唱响东方阵营的,说不日苏联就要饮马英吉利海峡等等。这些也是收钱办事的。

而在这世界舆论左右摇摆的情形中,中国又和不少国家签订了电脑购货协议。先款后货,没款没货。这---次谈判的代表硬气的爆表,--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如越南缅甸之类的小国还想着卖个人情。但是这次是一点人情都没有。

但是相比于这些小国希望卖人情这种事。另外-件事才是更让人想不到的。

那就是居然有好几个国家想要购买游戏机!

“哈啊?”李锐原本还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些外汇印钞机搞出去呢,怎么就有人上赶着要啊?

“日本、南斯拉夫、捷克、波兰、苏联等国都愿意采购。“情报员向李锐报告着最新的消息。

不过李锐想了想之后,忽然想到了一点。冷战冷战,很多时候不能只算经济账,政治账在很多时候比经济账还重要。

这些街机看似是经济账,实际上却是稳定国民信心,提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一个大杀器。

现在包括苏联在内的不少国苏盟国却的是温饱吗?不是,缺的是温饱之上更高--层的满足。

知道在中国尽可能的满足苏联糖果和膨化食品之后,苏联将大量的资源抽调出来做什么吗?做冰激凌!

1956年,苏联冰激凌产能比1951年翻了三倍。

如今每到夏季莫斯科的街头的冰激凌摊开的到处都是。宿舍楼下、工厂前、学校门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