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联盟初现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二十三章联盟初现

123

本时空之中的索尼过的可不太好。因为半导体行业被中国领先-一步,他们差点被挤兑破产了。

其实不光是日本索尼这样的企业,原本许多元时空之中该发展起来的外国公司,现在都被中国挤兑的欲仙欲死。

因为李锐和破晓基地的专家们搞了个非常缺德的科技时间表。就是参考元时空之中科技和产品出现的时间,然后再结合本时空中出现的波动,最后制定了一一个卡死对手的计划表。

很多元时空之中本该起来的欧美企业,现在都被中国挤兑的非常难受。

在一战、二战的时代,海军中有-一种说法叫做:这艘船还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

因为那是战舰更新换代最快的年代。航母时代还没开启,大家还在拼战列舰的时代。这边刚刚设计了一一个草图,对面更快更强的战列舰已经舾装。

你这边刚考虑好装什么主炮,对面的船就已经下水。

现在全世界有很多企业和科技公司就有这种感觉。每次他们下了重金研发-种东西,比如说晶体管的便携收音机,比如说新的信号制式的电视,新的传输接受设备,新的电脑...

自己这边科研多年,已经砸下去了好几百万美元了。马上就要出成果,样品已经送出去。大家反应都还不错,董事会已经把香槟准备好了。就等着新产品上市去收割超额利润,让自己赚的盆满钵

满呢。

但是就在自己准备量产化的前夕,中国的商品已经开始疯狂的铺设进入市场。而且他娘的比自己的产品还好!

好的还不多,就好半代。

导致自己的产品还没问世呢,就直接成为落伍的产品。而且关键是自己还没强行发行产品来赚钱。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量更好,他们的商品在市场上就是个顾客心理锚定的价格。

自己花了大心血大价钱做研发的产品,只有按照和中国商品-样或者更高的价钱去卖,才能收回研发成品。

而中国商品的锚定价格就在那,他们的产品还先进半代呢。自己卖-样的价格能卖得出去?

拿自己只能跌价卖了。但是跌价卖的话又有-一个问题。

第一是会降低自己的品牌认知度,自己价格比中国商品便宜了,那是不是就自己承认自己是比中国同类商品更低一个档次呢?

第二就是回本周期极其漫长,甚至看不到回本的希望。

所以现在欧美的很多企业其实撑的很难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说动政府推动相关政策,彻底封死有关的中国商品流入,以免对他们的商品造成冲击。

于是乎,现在非常好玩的一幕出现了。

元时空之中是东方阵营对西方阵营的商品流入严防死守。苏联等国甚至将西方流入的很多商品斥之为危害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害物品。

而现在情况反过来了。现在是资本主义阵营的部分群体在高声叫嚷着:“不能让那些带着红色洗脑基因的东西流入本国!”

没办法,李锐的这招太狠了。让很多公司辛苦的研发和投入直接打了水漂。

就像是索尼一样,如果不是赤军解放了日本,将其收编为国有。索尼这个公司也就不会存在了。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两人估计只能提早退休,然后去养养鱼种种菜了。

现在两个中年人还很有激情。他们仔细考察了中国商场的相关产品,包括了街机,还有在东京科学馆里供人参观的最新式中星-号电脑。

井深大回去之后立刻组织了索尼旗下的技术人员开会进行研讨。

将自己收集的情报一-罗列了出来,看看索尼可以帮着代工做什么,还有看看索尼能不能作为独立第三方在生产些什么。

这个研讨会开了五天,之后写成了-个非常详细的报告,由盛田昭夫递送赤军政府新成立的工业部。

盛田昭夫痛陈利害:"索尼是一个拥有几百个工人的工厂。但是我们现在因为产品销路问题却面临资金短缺,甚至可能倒闭的风险。虽然国家给了我们补助,但是长期吃补助对国家来说是一一个巨大

的开销。

“我们必须要自救。所以这是我们呈上的改革方案。我们索尼的技术储备也都在这了。这是我们可以加工的东西。我们愿意协助中国的工厂提升产能,快速的扩展他们的生产力。”

“他们必然也知道,只有快速的提升生产力。他们的产品才能更快的普及出去。才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品形成数量优势。尤其是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如果产能不够,他们怎么能赢得冷

战?'

盛田昭夫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不仅仅是站在索尼的立场上考虑了。还站在了中苏政治立场上考虑了。

所以他呈现的报告很快到了重信末夫手上。

重信召集专家开会之后,当即决定将盛田昭夫亲自找来问话。随后又将日本国内一众轻重工业的厂长、高管、专家给召集了起来开了一个协商会。

在会议上盛田昭夫凭借出色的口才,和不俗的商业眼光获得了重信在内的一众赤军领袖的信任。

重信下发从中国谈来的一众合作项目。而盛田昭夫也被重信当做特使派入中国,谈关于合作代产事宜。

说实在的,中国目前也在为这个事情挠头呢。

因为培养工人不是朝夕的事情。农民进城工作当然可以,但是工厂开夜校培训他们也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眼瞅着产能上不去,很多原本可以赚大钱的项目现在赚的并不多。一些有先发优势的产业,现在都快被欧美同行追上了。

盛田昭夫的到来到是给瞌睡的中国送来了枕头。

没办法办,中国现在的合作伙伴太少。有完整工业体系的苏联、东德之类的国家,他们可没空帮中国代工生产什么玩意儿。他们自己还有-堆事呢。

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个工业化产能完备的日本。而日本现在一众公司恰好是难受的不行,很多公司产品需要迭代。他们需要赚钱。

既然如此,双方是一拍即合。

很快中日工业的全面合作被谈了下来。这次到是不用担心花五十万盖一个日本厕所的屁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